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的是中央银行的政策引起经济过程中各中介变量的反应,进而影响实际经济变量的方式和途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信贷渠道为主.本文通过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验证了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渠道的信贷渠道具有地区差异性.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地区差异性的根源在于我国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标准,提出推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有效抑制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结构性向量自回归模型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角度讨论了金融中介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政策利率将货币政策目标精准传递至实体经济的效率较低;外国货币政策对我国存在一定的溢出效应;汇率调整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传导存在时滞.据此,本文提出了一些优化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的可行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解决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我国的货币政策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从偏紧缩的政策转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适度宽松的政策。本文通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冲击反应分析和预期误差项方差分解等方法,发现信贷传导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并且信贷传导渠道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信贷传导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选取2005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4季度的相关经济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信贷传导渠道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袁明琴 《云南金融》2011,(9X):139-139
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独立性的增强、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我国信贷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会逐渐弱化。从长期来看,货币政策应积极拓展其他货币传导渠道,但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仍以信贷渠道传导为主,疏通信贷渠道是保证货币政策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我国信贷传导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独立性的增强、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我国信贷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会逐渐弱化。从长期来看,货币政策应积极拓展其他货币传导渠道,但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仍以信贷渠道传导为主,疏通信贷渠道是保证货币政策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郝林 《金卡工程》2010,14(3):288-289
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否顺畅。本文首先介绍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的信贷渠道,并将其拆分为两个过程:由货币供应量到信贷量的传导和由信贷量到总产出的传导。然后,本文就上述两个过程传导在我国当前状况下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得出结论: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顺畅,包括利率传导渠道、信贷传导渠道、汇率传导渠道等。本文主要讨论其中的信贷渠道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并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中国2000-2008年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信贷渠道影响经济的。另外,我国的信贷传导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样才能保证经济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下,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所引起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分析,即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结合目前我国区域在经济金融方面存在差异的现实情况,探讨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的原因,从而为我国统一货币政策的实施及货币政策实施有效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信贷渠道是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然后,分析了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