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东经济》2009,(8):42-42
为贯彻落实《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合作协议》,务实推进广东、广西两省区农业合作.两省区人民政府在广州举行粤桂农业合作座谈暨企业对接会。广东省副省长李容根、广西区副主席陈章良出席了会议。两省区有关部门分别介绍了农业、林业、渔业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广东经济》2005,(3):4-9
2004年12月23日,广东省打私办主任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广东省打私办领导、省打私领导小组成员、21个地级以上市和34个沿海反走私重点县(市区)打私办主任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一年来全省打私办系统工作,交流经验,分析形势。研究部署2005年的打私工作。广东省副省长、省打击走私领导小组组长李容根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后,我刊记者就当前反走私的形势和任务,反走私与和谐广东建设等问题采访了李容根副省长。  相似文献   

3.
《广东经济》2011,(1):59-59
2010年12月23日,省政府在佛山市召开全省提升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十一五”时期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实施省人大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的成绩,认真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全面推进广东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发展工作。省长黄华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副省长李容根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克山县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摆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和示范引导,有力地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各类运行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达到91个,人社和人会农户达2.4万户,社员总数已发展到7.44万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黑河市(以下简称我市)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适应市场农业和市场经发展规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措施,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情况、主要服务水平与业务模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结果表明,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了本地农业产业化,顺应了大市场的需求;但也存在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融资渠道单一、政府和社会力量扶持缺乏针对性与持续性、组织生产模式需要转型升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良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尽管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不同,但政府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的影响和作用都是客观存在且至关重要的。现阶段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仍然应该以政府推动为主体。政府行为在促进我国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用中存在着缺陷和不足,要结合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践,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实,从政府实施农业政策角度入手,以法律保障为基础,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扶持,恰当规定政府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推进民主管理,构建良好的服务平台,着力培育新型农民,通过实施农业项目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是龙头企业偏少、规模不大;农业产业化组织利益结合方式比较松散;农产品加工层次、科技含量低;农产品基地建设不到位;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等。各地和政府部门应从积极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加强产地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加快探索,搞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身建设;加大扶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大量涌现,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丰富的组织资源,促进了农业生产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本文在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马军村果蔬协会为例研究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农业产业化的作用,并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吉林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状况吉林省的农民合作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政府的扶持,现已形成一定规模。截至2005年底,吉林省有各类农民合作组织4958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120个,占总数的23%;农业专业协会2242个,占总数的45%;农民合伙和股份合作组织850个,占总数的17%;其他类型的合作组织746个,占总数的15%;带动农户89万多户,占全省农户总数近30%,有效地拉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家庭经营与大市场对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各种障碍,如外部环境障碍、组织成本障碍,针对这些障碍。提出了加快组织立法、政策扶持、搞好试点、强化教育培训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改革过程中由农民首创的新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对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的十分有效的形式。本文从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发挥农民合作组织作用的立场出发,通过对其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观察分析,从依法规范;建立农村新的产业化模式;加大政府扶持;维护专业合作组织权利、尊重其内部契约观念和效率精神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若干见解和政策建议,认为只有从上述几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才能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长足发展,得以发挥其重要作用。文末特别阐明了专业合作组织在完善农业经营体制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这种组织创新可能也昭示了我国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未来模式。  相似文献   

14.
《广东经济》2009,(11):61-61
在11月9—10日举行的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副省长李容根代表省人民政府作了题为《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发展,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但仍然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弱的问题。本文对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政府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2月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着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元服务主体,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现状,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及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金融支持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我省为了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应对国内外市场竞争,依托农业龙头企业组建了一批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研究会、农民联合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这些专业合作组织虽然名称各异、形式不一、发展层次不齐,但在帮助农民进入市场、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应对加入WTO挑战、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江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 ,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形成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研究参考》2008,(31):16-19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的必然趋势,是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然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效发挥了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发展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如法律身份不明确、内部运行不规范、一些公司等单位"翻牌"冒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些地方政府指导缺位与越位等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配套法规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了依法发展的新阶段。法律实施半年多来,总体效果明显,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和重点,抓紧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加强培训教育工作,广泛深入开展普法宣传,依法做好指导、扶持和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的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20.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基础力量。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芦草沟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入手,分析了该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新疆疆内疆外的模式,提出了芦草沟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模式选择,并给出了促进该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保障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