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1995~2013年江西省农业主要碳排放源诸如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及农业机械动力等方面的统计数据,测算了江西省近20年来农业碳排放量及其变化,并探讨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根据测算结果显示,近20年来江西省农业碳排放在总量上逐年增加,而在碳排放量的构成中,化肥为最主要来源,其他构成依次为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灌溉等。在对影响农业碳排放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后,得知农业经济发展对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最为明显,在抑制农业碳排放增长方面,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劳动力规模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农业生产效率发挥的作用最大,抑制效果最为明显,而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劳动力规模也达到了一定的抑制效果,但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局面的各项任务中,第一位是农业,发展农业必须以不断提高经济效果为前提。 海南岛的农业生产建设要想得到振兴,也必须是走提高经济效果的道路。 海南岛的农业生产三十年来还是不断上升的,  相似文献   

3.
试论欠发达地区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发展王文义我国农村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一系列改革,为农村经济注入了强大活力,农业生产力获得了解放,扭转了农业生产长期低速增长的局面。14年来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基本上解决了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保险为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自1982年保险业全面恢复开始,我国农业保费占总保费的比例经历了"U型"发展过程。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属性、农业保险的功能以及WTO规则决定了河南发展农业保险势在必行。文章认为未来河南发展农业保险必须建立政府财政支持和民营公司有限自主经营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以"保本微利"和"农民自愿"为经营原则。  相似文献   

5.
霍玲  王玫 《经济论坛》2003,(12):64-65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基础部门,也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生产部门,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石。但是,自十八世纪,特别是近数十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爆炸式增长,由于传统农业的产业结构不健全,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恶化,因而陷入了困境。进入新世纪,如何使传统农业加快向以现代管理理念经营为特点的工业型农业发展成为一个新课题。21世纪农业的出路在哪里?邓小平同志十分明确地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用生物工程解决农业出路这一科…  相似文献   

6.
农业用地市场化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78年后,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地制度改革,用对土地使用权的占有所产生的激励效应来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极大地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是,80年代中后期我国农业生产出现徘徊甚至倒退的局  相似文献   

7.
生态农业的提出,使人们对农业的认识、自然资源的利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笔者认为,要建设生态农业,就必须转变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用生态农业观点来利用自然资源,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观点来建设生态农业。一、用生态观点指导农业发展。建国以来,我国在生态方面是有深刻教训的。教训之一,就是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失误,对农业的理解不正确,以为粮食就是农业,对生态和农业的关系缺乏全面的认识,不同程度地违反了生态规律,因而造成生态失调,自然灾害频繁等恶果。1981年,四川省丘陵区遭到百年未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经济经过几年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生产责任制的推行,使多年来单一经营的格局得到突破,产业结构开始进行调整。农民在拓开自然经济及生产力被多种因素束缚之后,而激发了原有增产潜力的进发——已有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面临着建设与经济环境相适应的高效能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吉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5年来,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全面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探索农业生产关系变革途径,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走出了一条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代化农业的新路子。省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出用15年的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粮食大省、畜牧业大省、农产品加工大省和农村经济强省的跨世纪宏伟目标,开创了吉林农业新的征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由1992年的184亿公斤,提高到233亿公斤,5年间增加了近50亿公斤。粮食商品量、商品率、人均占有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5年来,我省提供商品粮总计达到620亿公斤;出口和调出粮食190亿公斤,仅1995年、1996年粮食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主要农产品已经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大体平衡和丰年有余,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市场需求约束力的增强,农产品产量增加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滞缓的矛盾更加突出,作为粮食主  相似文献   

11.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持续稳定增长、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确实足一个需要引起极大重视的问题。目前,关于增强农业发展后劲问题观点颇多,笔者仅就发展生态农业增强农业后劲问题谈点自己的认识。一、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现状浅析建国三十多年来,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从1949年到1966年,经过17  相似文献   

12.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佳 《时代经贸》2007,(6Z):58-59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已经运行了20多年,在历史上它对农业发展曾起到过促进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它越来越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瓶颈,必须通过改革土地制度,建立农村合作组织的方式来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莫氏(Malmquist)指数法,研究了1978-2009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构成的时序特征及其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绩效。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1978-2009年的31年间,年均增长率为26%,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中国农业仍然保持粗放型发展方式,目前主要处于低度粗放型阶段。在未来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中,通过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和生态环境保护来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对农业产业化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产业化是在农业生产标准化基础上,在农业关联产业充分发展的条件下,把我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的农业生产转变为商品生产,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政府应该在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农产品交易费用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变革来促进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5.
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来评价农业系统是否持续、协调地发展,是一种把产量、质量、效益与环境综合起来安排农业生产的农业模式。以此为依据构建湖南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子系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分析湖南省2001—2011年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武金琢 《经济论坛》1999,(11):41-41
随着农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运作环节紧密连接,正在朝着经营一体化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原来按照计划经济体制设置的与农业相关的政府机构,已不适应市场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管理机构的改革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一、市场农业要求实行农业经营一体化。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等运作环节,是由不同的经济主体来完成。其中,农产品的生产由农民来实现;农产品加工由加工企业来实现,而且多数加工企业设在城市;农产品的流通由国合商贸部门的销售企业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论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伴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地向城市转移,从而对农业生产结构产生影响。从城市化和农业生产结构的现状出发,根据城市化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来探讨浙江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2009-2020年中国的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测算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和经济增长指数,并运用耦合关联协调模型测算农业绿色发展和经济增长两者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研究表明:自2009年以来,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2017-2020年,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及多项分指标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达到了优质耦合协调状态,两者的相互促进效应日益明显;农业绿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主要通过资源环境、生产效率、环境保护、生态系统、质量高效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川中丘陵农区位于四川中部、长江上游地带,长期以来人们为了生产更多的粮食,不合理地扩大耕地面积,过度垦殖。结果造成自然植被破坏,森林覆盖率很低,仅3%—5%,水土流失严重,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弱,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阻碍了川中丘陵44个县农业生产的发展,致使70%的县处于中低产落后的地位。 1984年,为了加速川中中低产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南充县共兴乡,采取了生物、工程、耕作相结合的措施,建立了生态综合实验区。通过四年来的探索,总结出如下比较成功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加快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玲  王玫 《经济论坛》2005,(21):128-130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产生基础部门,也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生产部门。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了人类和社会制度的革命性变化,亦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石,因而从根本上来说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永恒主题。但是,自十八世纪、特别是近数十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爆炸,由于传统农业的产业结构不健全,因而陷入了困境。进入新世纪,如何使传统农业摆脱工业化石油农业的困境,快速进入以现代管理理念引入为特点的工业型农业成为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