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部控制的本质是一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风险控制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根本目标.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体系的组成部分,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外部审计依赖于内部控制.对所有者和经营者来说,外部审计是一种风险监督机制.基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审计之间的密切联系,笔者构建了由经营者、所有者、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组成的企业风险综合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风险存在于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风险和利益相伴而生.经营者进行企业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控制风险、增加利益.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为企业增值服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是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内部审计已经从传统的财务真实性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变,审计范围和审计方法也在不断变化中.内部审计已将企业风险控制作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
审计风险是“如何审计”的核心要件之一,文章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以命题论证型取证模式为背景,提出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风险的理论框架。对于政府部门财务报告中的财务信息审计风险,文章阐释了财务信息审计风险的本质、产生和防范;对于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文章阐释了什么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风险、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是如何产生的、如何防范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4.
理论上,内部控制质量是审计收费的决定因素之一,但是由于内部控制信息难以获得,因而鲜有这方面的经验证据.而2007年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提供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规定为评价内部控制质量提供了契机.根据审计价值理论,以2007年深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控制风险(内部控制质量)和诉讼风险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风险和审计收费之间的确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审计收费中包含了一定程度的风险溢价.  相似文献   

5.
1.内部审计应参与推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内部审计师在考虑风险、了解风险并加以治理方面的专长,意味着内部审计有能力作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推动者。具体而言,内部审计可以承担的工作包括:将内部审计分析风险和控制所用的工具与技术提供给管理层;充分发挥自身在风险管理和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指导组织风险和控制框架的建立;协助管理者确定降低风险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6.
浅析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通过对企业风险的评估来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重点,并评价和改善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加。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以企业风险为导向,扩大了审计的范围,促使内部审计人员从被动承受审计风险转变为  相似文献   

7.
高校内部审计风险诱发因素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日娟 《会计之友》2006,(12):49-50
随着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将面临更多、更大的风险.本文列举了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具体表现,深入分析了诱发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和控制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日新月异.内部控制审计信息化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蕴含诸多风险.文章探讨了我国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审计信息化的意义,对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审计信息化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风险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无处不在,基于对风险控制的诉求,内部控制和风险导向审计不断得到应用和发展.内部控制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础,因此在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时,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评估结合起来是非常有必要的,两者的有效结合将更有助于风险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释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念;分析其产生的现实背景以及与传统的内部审计相比较所具备的基本特点;进一步比较了传统内部审计和传统内部控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的联系;指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对我国内部审计实践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释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念;分析其产生的现实背景以及与传统的内部审计相比较所具备的基本特点;进一步比较了传统内部审计和传统内部控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的联系;指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对我国内部审计实践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2.
化解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各种经济活动的日趋增多,高校内部审计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风险逐步增大.从高校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客观和主观因素着手,文章提出探索高校内部审计模式的新框架,健全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追究体制,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加强对审计计划的控制等措施,来防范控制高校内部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3.
本期刊登的一组文章,以“信息系统如何加强内部控制、防范审计风险”为专题,重点论述了信息技术在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工作中对审计风险各要素的影响;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化的风险控制,以及审计风险理论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借助于工程技术方法和计算机系统,提出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和审计计划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在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中运用内部控制审计模式及方法,能够更加充分有效地提高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效能,促进企业优化风险管理,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本文介绍了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的特点及流程,分析了石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石油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事业单位审计分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内部审计主要针对事业单位内部,具有较强针对性;外部审计又分为国家审计与民间审计,具有较广的覆盖范围。内部审计就是通过监督、分析以及建议等方式,对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与内部管理,为开展各种业务活动保驾护航。目前,事业单位大多是以账项为基础的审计管理模式,内部审计方法缺乏科学性,如何以内部审计为抓手,有效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是我国事业单位进行风险控制的热点问题。鉴于此,本文重点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6.
从管理层舞弊谈制度基础审计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方法也日趋完善.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对于加强企业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内部控制系统却无法正常工作或者是不可信赖的,最重要的是不能防范和控制管理层的串通舞弊.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审计大多数采用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也就是以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减少舞弊的发生这一假设为前提,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程序.这种方式减少了取证的盲目性,降低了审计风险.但由于内部控制不能减少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串通舞弊的风险,管理舞弊成为最大的审计风险,因此,制度基础审计的假设前提不能成立.改进制度基础审计内在缺陷的途径是改变传统的审计模式和审计程序,引进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相似文献   

17.
李耘 《当代会计》2021,(1):127-128
文章通过以全面风险化管理的医院整合型制度在内部审计模式的内含、实质和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随着医院内部审计制度的实施,揭示了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模式的关系,并提出了实施全面风险化管理有利于保障医院内部控制.全面风险化的管理可以合理有效地建立医院内部管控体系,使风险化管理在内部控制管理中发挥更具体、更实际的作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和新的组织形式正在增加医院的风险.传统内部审计模式不符合医院实际需求,而社会提供的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满足风险管理的要求,为医院提供了更多的"增值"服务,是内部审计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浅谈供电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供电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就如何控制和降低供电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提出了防范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及其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迟荣 《会计之友》2008,(10):66-67
风险基础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基础上发展、完善而成的.风险基础审计是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制定审计战略,制定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划,使审计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就我国审计实践中如何运用风险基础审计模式提出了四点具体思路,即: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评估固有风险;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估控制风险;充分利用分析性测试,降低审计风险;合理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范围和抽样方法,确保审计证据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20.
全面风险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在战略层面的新发展,主要特征表现为依据风险控制及管理机制识别固有风险与剩余风险,并根据审查出的剩余风险指导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安排.全面风险管理审计重点关注评估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控制固有风险范围,并通过评价固有风险管理机制,识别与管理企业剩余风险.本文通过构建全面风险管理审计框架,重点探讨分析基于战略视角的内部审计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