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些年来,国考报考人数和竞争比例逐年攀升,被视为公务员热持续升温的一个突出例证。从去年开始,情况有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2011年国考通过资格审查实际参考人数为103万人,比2010年减少一万人。从长远看,要使公务员热真正降温,一方面需要深入推进包括行政体制改革在内的综合改革,降低公共职位的“含权量”和“含金量”,降低公务员岗位对社会人才的“过度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李彦 《走向世界》2011,(2):32-33
“国考”一词乃近几年出现的新词,从百度百科搜索到的解释为:“国考”是指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时间相对比较固定,—般集中在10—11月份。国考是国家部、委、署、总局招考在中央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招考条件相对比较苛刻、严格,  相似文献   

3.
国考20载     
又是一年国考. 11月24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4年度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下称“国考”),在全国48个城市同行举行。  相似文献   

4.
每年10月份,总有一个词十分火爆,这个词是“国考”。当微博上“国考”成为最热关键词之一时,我很老土地上网搜索了一下它的意思,才发现它是“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简称。我还以为只有以前皇上钦点状元、榜眼、探花,才叫“国考”呐。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学界对"国考热"的成因缺乏令人信服的解释。基于理性选择理论视角,文章认为"国考热"体现中国大学生占有公职的凡勃伦效应——在求职中进行炫耀性消费。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公务员在人力资本收益水平上高于其他岗位,而且这种情况至今鲜有改观,这就刺激大学生通过考取公务员积累人力资本。凡勃伦效应的存在不仅显示中国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私人效用和社会效用不相等,而且印证了国家加强公务员绩效考核无益于推动政府机构改革。由此,文章认为"国考热"与公务员制度缺陷之间存在关联。这将促使中国将推行政府雇员制改革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6.
又是一年公考时。不出所料,2011年中央机关公务员报考人数再次突破百万。 据统计,今年国家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下称“国考”)的报名总人数为141.5万,继2009年以来第三次超过百万。加上各省市组织的公务员考试,考试人口无疑是个天文数字。考生们将公务员称为“红领”,看作比“白领”、“金领”更高一层次的职业选择。  相似文献   

7.
统计部门透露, "国考"报名通过审核人数已连续三年超过100万人."国考"事实上已成为华夏大地最热门的考试,这说明了什么呢? 一方面,"国考热"是对政府有信心的表现,说明许多年轻人希望为社会建功立业.另一方面也与公务员工作稳定、福利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一年一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其竞争程度愈演愈烈,甚者达到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年年国考的大热,红火了一大批与国考相关的出版和培训行业;个别高校也开设了国考辅导课程;更有甚者几年如一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国考书,屡败屡战……于是,有外媒议论,如此声势浩大的中国国考规模扼杀了中国人的创造性,将阻碍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刻扳印象内涵及公务员职业刻板印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了大学生对公务员职业刻板印象的表现和原因,提出消除大学生对公务员职业刻板印象的对策建议.认为应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高校就业帮助、政府开放和媒体引导等途径,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公务员职业,理性对待国考热.  相似文献   

10.
"国考"一词乃近几年出现的新词,从百度百科搜索到的解释为:"国考"是指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时间相对比较固定,一般集中在10-11月份。国考是国家部、委、署、总局招  相似文献   

11.
每年10月份,总有一个词十分火爆,这个词是"国考".当微博上"国考"成为最热关键词之一时,我很老土地上网搜索了一下它的意思,才发现它是"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简称.我还以为只有以前皇上钦点状元、榜眼、探花,才叫"国考"呐.  相似文献   

12.
任月红 《宁波经济》2006,(1):27-28,26
透视“公务员热”现象,其背后之深层次原因在于公务员管理中存在着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不顺畅,导致公务员自身动力不足和对其约束不力的问题。由此而带来不利于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种种弊端。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机制,畅通公务员的进出口渠道,是当前公务员管理制度创新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时下,关于"国考热"这一公共话题的关注热度似乎一点都不亚于国考本身,甚至连国外的媒体也加入其中。人们从不同视角、基于不同身份、出于不同目的对国考热给予全面解读,大多围绕着"国考热"产生的原因以及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而展开,  相似文献   

14.
逄翠玉 《理论观察》2013,(10):19-20
文章论述了我国的公务员“考试热”现象,指出了公务员录用人数的连年增加、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公平机制发挥显著作用、公务员职业本身具有一些诱人的特质以及歪曲的社会心理等因素是公务员“考试热”现象出现的原因.在分析了这一现象造成的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施行聘任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加快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加强对公务员的制度约束.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我国公务员考试持续升温的现象和产生的原因,分析了“公考热”的负面影响,提出抑制“公考热”的相关建议:进一步完善社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树立公仆意识;学校应合理设置学科专业,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就业渠道。希望能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公务员考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相似文献   

16.
考公务员去?     
又是一年公考时.不出所料,2011年中央机关公务员报考人数再次突破百万. 据统计,今年国家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下称"国考")的报名总人数为141.5万,继2009年以来第三次超过百万.加上各省市组织的公务员考试,考试人口无疑是个天文数字.考生们将公务员称为"红领",看作比"白领"、"金领"更高一层次的职业选择.  相似文献   

17.
时下,媒体已把国家公务员招录笔试称为国考。2011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录笔试已开考。根据统计,今年报名确认参加考试的人数为103万,这一数字比去年少了1万人,而录取的人数是1.6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000人,这也就意味着,201 1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录取率将有所提高,报考与录取比是63.6:1。  相似文献   

18.
"国考"意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部、委、署、总局招考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招考对象一般要求全日制本科应届、往届毕业生,部分职位需要硕研以上学历。  相似文献   

19.
应该说《公务员法》的实施,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以正视听之效,当然也给公务员热泼了一盆冷水。当上公务员不再等于进了“保险箱”、端了“铁饭碗”,这是《公务员法》备受关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传媒精点     
●公民表达给工农国考机会,尚须清除政策障碍背景:一年一度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录公务员工作即将开始,国家公务员局负责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透露了2011年度的考录工作将有三项改革创新举措。其中之一就是积极探索从村(社区)干部、优秀工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