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以传统旅游目的地肇庆市为案例地,以旅游地官方照片和旅游者所发布的网络旅游照片作为研究样本,借助Nvivo 11软件对两组照片内容进行质性编码分析,获取主、客双方所表征的旅游地形象,并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两者所表征的旅游地形象的异同,比较照片表征内容结构。研究发现:两组照片所表征的内容结构符合旅游目的地意象"地脉文脉功能"三维耦合结构,并且内容要素可分为七个节点类目,其中在自然资源、社会环境、传统非物质文化、旅游支持系统四个类目上,主客双方的旅游照片内容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目的地官方在兼顾地脉属性建构的基础上,重视对文脉的表征。而旅游者则对肇庆地脉属性感知更强,同时十分关注对旅游体验有直接影响的功能属性。因此,旅游地在塑造与管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过程中,需要统筹兼顾、动员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参考,不断修正目的地形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构建居民对乡村旅游感知的影响因素耦合动力模型,选取居民个人属性与景区经营管理水平两个变量,假设两个变量对居民对旅游的感知影响显著,以武汉市黄陂区明清古街为例,采用实地问卷和访谈调查,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当地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感知受自身的性别、居住年限、受教育水平、收入来源的影响不显著,但受居民年龄的影响较为显著;而景区经营管理水平对居民的感知具有显著作用,并且与对旅游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影响和整体的感知四个方面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景区经营管理水平对居民对旅游整体的感知具有决定性意义,即较低的经营管理水平会负向强化居民对旅游整体的感知。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测度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的地理集聚状况、地理联系程度、发展等级分异,以准确把握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259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00个休闲观光园区、82个生态旅游示范镇为研究样本,结合数学计量方法和GIS技术,综合运用基尼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地理联系率、核密度估计值、乡村旅游等级发展指数,对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河南省的乡村旅游地类型丰富,按所占比例依次为山地景区旅游带、过渡区旅游带、市区边缘旅游带、小规模旅游带4种类型。(2)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趋于集聚,总体呈现出中西北部密集,东南部稀松的分布特征,地区间发展分异明显,且乡村旅游地与地区经济、人口要素匹配性高。(3)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多核心带动型,发展等级豫北最高,豫中次之,豫南和豫西居于中间,豫东因缺少核心带动城市而成为全省低谷地区。(4)人均GDP、人口密度、城乡人口结构、国家景区依托、公路铁路干道交通、自然资源条件是影响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结论]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集聚程度高,且与国家A级景区分布高度吻合,应注重打造乡村旅游与A级景区建设的协调发展机制,打造"大旅游"片区;同时高集聚分布也代表着乡村旅游地发展等级空间分异明显,应围绕豫东、豫南打造核心城市,以弥补发展短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日益升温,但鲜有学者从居民感知的角度对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影响进行研究。文章以成都近郊的乡村旅游地花香果居景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入户调查等方式将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及总体影响等4个方面的感知进行均值分析,发现在上述4个方面的正面感知均强于负面感知;通过相关性分析,了解不同社会人口特征与旅游影响感知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花香果居景区居民对旅游积极影响感知强于负面影响,社区归属感越强的居民对旅游发展呈越积极的态度,而学历越高的居民对旅游负面影响感知更为敏感。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并提出花香果居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全域旅游是要打破主要依靠景点、景区、饭店、宾馆这种"景点旅游"模式,把整个行政区作为整体,全区域以旅游产业为龙头,整体优化旅游环境,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服务要素,构筑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经济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并举、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主客共享文明成果的一种全新的、大旅游格局的新业态。以绥棱林业局旅游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分析绥棱林业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不足,对其推进全域旅游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六大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旅游的经济、环境、社会影响等角度实证分析了石榴红村旅游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开发的感知和态度。在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旅游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以及所带来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认知和态度:居民对乡村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强于负面影响,对乡村旅游普遍持欢迎态度,处于Doxey阶段理论的初期阶段。但是,因从业人员素质低,认识理念存在差异,管理制度存在缺陷,部分居民开始滋生不满情绪;同时,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程度和层次较低,旅游经营权的产权归属意识不清,因此,有待依据旅游社会交换理论开展有居民参与的深度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广东省梅州市客家文化旅游景区当地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根据Doxey愤怒指数理论,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旅游经济正负面感知、社会文化正负面感知、环境正负面感知及整体感知四大方面分析旅游景区农村居民对旅游发展状况的感知与态度。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处于“融洽”阶段;农村居民对旅游的正面经济影响感知强烈,对旅游负面经济影响感知也有所认识;居民对社会文化正面感知和环境正面感知强于负面感知,但其负面影响也开始有所彰显。基于此,分别从政府视角、旅游企业管理视角及个人视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近年来,乡村振兴、旅游脱贫等政策背景下,中国乡村旅游开发如火如荼,在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乡村旅游地的人地情感关系得以重构。旅游效应是从侧面反映旅游发展状况的一种有效途径,农户感知的社区旅游效应更具有直观性与代表性; 社区归属感指社区内居民对社区地域和人群集体的心理认同、喜爱和依恋等感觉,能较好表征农户与社区的情感关系。[方法]因此,以延安3个典型乡村旅游地为例,从旅游效应切入,反映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基于麦克米兰(McMillan)及查维斯(Chavis)提出的归属感内涵,分析该发展现状下的社区归属感,并利用有序多分类回归分析辨析乡村旅游效应对社区归属感的具体影响因子,以期从一定层面揭示乡村旅游发展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结果](1)研究区旅游效应整体表现为正向,但社区收入分配不均、社会文化氛围变差效应较明显。(2)研究区的社区归属感值与同类研究对比较低,案例地间分异较大。(3)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社区归属感影响因素各异,居住环境影响城市近郊型旅游地社区归属感,边远景区依托型受社会保障和邻里氛围影响更明显。[结论]总的来说,农户感知的旅游效应较好,乡村旅游通过影响农户对社区地域、社区内人群情感综合体的认同与喜爱决定社区归属感; 相较于经济效应,乡村旅游背景下环境效应与社会文化效应更主导农户的社区归属感。  相似文献   

9.
古村落旅游开发成功与否与接待地社区居民的感知与态度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识别社区中具有不同特征的群体,最小化潜在的消极影响和最大化全体村民的支持程度.本文以皖南古村落为案例,在调查居民旅游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将皖南古村落旅游地居民划分为热爱者、矛盾支持者、理性支持者、中立者和反对者五种类型.与国内已有的居民类型结果相比,本研究结果中理性支持者由2003年的18%上升到2007年的30%,并出现了6.2%的反对者,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从开始的狂热冲动逐渐向理性、成熟转化.当地社区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力逐步凸显,可以看出当地居民中"社区导向"的趋势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0.
社区参与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社区居民感知的视角研究了平顺太行水乡景区旅游发展对社区的影响。结果表明: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的愿望较强,大多数居民认为旅游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和乡邻关系,但并未引起物价上涨和贫富分化,未干扰居民生活,没有明显导致当地大气污染、污水和垃圾增多。这说明太行水乡景区发展旅游业并未导致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土资源标准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诸如不适应、不匹配、不积极、缺经费等问题。因此,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标准化工作,要在深刻认识国土资源标准化工作新定位的基础上,加强体系建设、实行分类管理、强化资质认证、建立激励机制、实施开放战略,以改革创新开创国土资源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提高认识,加强统筹协调,构建国土资源标准化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网络媒体的农民技能培训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及面对面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对基于网络媒体的农民技能培训效果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有:无组织的上网农户接受不同种类信息的效果总体不理想;农民收入的高低与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网络媒介信息传播的效果;偶尔上网看各种信息的农民数远远高于常常看网络信息的人数;不同文化程度农民对学习上网技术必要程度呈正相关趋势;有组织地开展远程技能培训的方式深受农民欢迎;农村远程技能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大多为"基本掌握";有些课程的内容陈旧不能满足农民实际生产所需;影响农户接受农村远程技能培训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效益和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C对馒头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维生素C(Vc)的不同添加量对馒头白度、硬度、比容、组织结构等品质的影响.实验选取了10、30、50、70、90mg/kg 5个添加量,分别对这些添加量下蒸制出的馒头的各项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当维生素C的添加量为70mg/kg时,馒头的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4.
对安琪经典益生菌型酸奶发酵剂、倍乐微康10菌型酸奶发酵剂制作的酸奶进行品质检测,对酸奶的感官评分、蛋白质含量、酸度、黏度进行检测对比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酸奶产品的质量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品质良好;以倍乐微康10菌型酸奶发酵剂发酵制作的酸奶更受欢迎,酸度适中,黏度和蛋白质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15.
以福建省非上市林业企业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及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智力资本对林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智力资本的3个维度人力、结构、关系资本对林业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创新能力在智力资本和林业企业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提出改善林业企业绩效的建议为:针对性加大对不同层级人力资本的投入;根据趋势完善结构资本的变革;选择优质的利益相关者开展合作;优化不同层次创新的平衡与落实工作。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细碎化对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影响。研究方法:成本—收益理论,排序概率选择模型。研究结果:(1)农地细碎化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单位面积农业生产收益,对农户农地最优经营规模产生负向影响;(2)农地细碎化对农户转入意愿产生负向影响,使农地流转市场的需求量减少;(3)农地细碎化对农户转出意愿虽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使农地流转市场的供给量增加,但农户转出意愿主要受非农就业影响。研究结论:为活跃农地流转市场,应采取农地整治等措施降低细碎化程度,鼓励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转入农地,形成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格局,增加农地流转市场的需求量;此外,应深化城市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提供更多更好的非农就业岗位,以吸引农民市民化,使更多的农民愿意转出农地,增加农地流转市场的供给量。  相似文献   

17.
假日调整后,旅游者的旅游消费习惯、出行规律都有所改变,带来旅行社产品结构的变化,针对假日调整新形势下旅行社产品开发,从战略导向、实施办法、保障系统三方面提出"三位一体"对策体系,以期对旅行社业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土地流转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究土地流转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为防范农户陷入贫困和解决农村贫困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借助2016年湖北省1682个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回归方程的Shapley值分解法,分别考察国定贫困线、1.9美元贫困线和3.1美元贫困线下不同类型土地有无转出和转出面积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土地转出能够显著降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且农户贫困脆弱性随着转出土地面积的增加而降低;从土地转出的异质性来看,水田转出对缓解农户贫困脆弱性的效果更为明显,旱地转出的效果次之。研究结论:应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户收入,从而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基准地价评估模型的修正体系编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提出了以定级因素作用分和基准地价评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修正系数,并通过分析定级因素作用分其及计算方法,确定修正系数条件指标。解决了传统的人工编制方法的主观任意性问题,丰富了地价评估理论,完善了城镇土地估价规程中的相关内容,为实现在计算机中以流程化方式编制基准地价修正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要素投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要素投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效应有一定意义。通过统计分析和计量模型,探讨了资本、劳动、土地、国家对林业的投资强度等因素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林业经济增长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