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上许多的城市已经面对或正在面对的一个城市问题--由传统基础工业的衰退和迁移带来的工业遗产的老化和空置.在提倡建筑适应性更新再利用的语境中,工业遗产结合创意产业园建设的适应性设计模式对建筑改造更新价值的体现和城市的历史文脉特征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创意产业园建设与工业遗产的结合,是创意产业推崇创新,推崇变化的特点与工业遗产中固有的空间灵活、美学价值、历史沉淀的特点相互碰撞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城市更新语境下,工业遗产的本质是一种特定类型的城市资源;工业遗产再利用本质则是一种资源重构的过程,且有着空间重构、经济重构、文化重构三方面的内涵。工业遗产再利用应从实现资源重构的角度出发,以实现综合价值的最大化为导向。通过建立“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坐标系,为工业遗产再利用提供一种思路;在这个坐标体系下,形成了四种典型的再利用类型,即遗址与废墟再生型、纪念碑式的严肃型、想象与展望延续型和艺术夸张的冲击型。  相似文献   

3.
对建筑遗产进行保护再利用是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而在重庆近代历史建筑中,使领馆建筑遗产丰富且具有极高的再利用价值。为了解决重庆历史建筑在传统静态保护模式下的弊端,对重庆使领馆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其价值构成和救护所面临的困难。在合理借鉴国外保护经验的前提下,提出重庆使领馆遗产保护再利用机制和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4.
从衰落走向再生——旧工业建筑遗产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茜 《城市问题》2007,(10):44-46
对旧工业建筑遗产的定义、价值以及再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保护与再利用是旧工业建筑遗产的再生之路.  相似文献   

5.
工业遗产的研究起源于二战后的英国,中国对工业遗产的研究是近几年的事,广西梧州由于其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成为了许多广西近代工业的诞生地,梧州松脂厂是这些近代工业的杰出代表。通过对梧州松脂厂进行工业遗产方面的分析研究,发现其具有重要的历史、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工业遗产价值。梧州松脂厂因其所具有的重要工业遗产价值,建议将其作为广西重要工业遗产之一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6.
我国近现代工业遗产分类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近现代工业遗产分类是开展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按照工业生产行业及相关环境、尺度层级与构成要素、历史阶段、价值等级、区位特征、创办主体、再利用模式和工业建筑本体特征等,对我国近现代工业遗产的主要分类方法进行了介绍和解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混合分类法"建立我国近现代工业遗产的分类体系,即以"线分类法"为主导形成基本分类,以"面分类法"形成补充分类,基本分类与补充分类整合形成分类体系。分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不断优化和细化的过程,体系框架可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做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转型,许多退出经营领域的工厂、矿区成了有开发潜力的工业遗址资源。其中包括一些由于城市改造而搬迁的大城市市区的工厂,以及一些资源枯竭的老工业基地。按照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于2003年通过的旨在保护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对工业遗产的界定: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8.
城市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是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工业文明的重要见证者。以城市更新和发展为背景,引入建筑再循环理念,让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重新焕发生机和价值,使之与城市之间建立共生关系,以实现其更好地被保护。以宁波渔轮厂旧址改造为例,探讨基于再循环理念的城市与其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共生,可为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保护和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开发》2015,(14):56-57
工业遗产是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中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它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对工业遗产的合理保护和改造开发利用,可以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社会及个人提供艺术创作、交流、参观、学习、休闲、娱乐等的活动场所与空间。  相似文献   

10.
旨在对城市工业遗产再利用后的环境使用效果进行评价,为城市居民判断其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以层次分析法、观察法、问卷调查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采集到的数据为基础,运用AHP法计算出各级指标权重,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构建满意度评价模型,分析工业遗产项目再利用后运行过程中的规划布局、空间功能、环境品质及使用感受,选取南昌市2个工业遗产再利用项目作为实证对象,对指标权重值、项目层评价以及方案层等综合评价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对目前南昌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1.
韩晗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11):62-68
红色工业遗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物证与重要的革命文物,在时间、内涵与价值上均自有其特性.但因工业遗产管理多遵循"年代优先"原则,这导致大量红色工业遗产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再加上文旅产业介入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时,也多考量工业遗产的年代价值、区位价值或审美价值,而对其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关注、开发不够,导致目前国内红色工业遗产总体状况并不理想,但近年来在"四史"教育工作之下又渐受重视.通过研究进一步发现,在建构红色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的路径机制上,应重点理顺空间争夺与收益分配两大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分布现状及其完整性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东铁路是我国少有的大尺度线性文化景观遗产的突出代表,具有空间分布完整、历史演化连续、文化内容多样和遗产价值典型等特征.通过对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综合价值、各段落及主要节点工业遗产分布特征的分析,从法律机制、规划管理、区域合作和开展工业遗产旅游等方面探讨跨区域、大尺度文化遗产完整性保护和利用的有效途径,为解决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现实困境,促进遗产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陈婷 《价值工程》2011,30(6):43-44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旧建筑的去留往往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而旧工业建筑的美学价值、实用价值和历史价值,在以保护建筑的前提下,以增加经济效益的方式进行革新和活化,为保护城市工业建筑遗产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思路。本文以广州市太古仓码头旧仓库为例,探讨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价值、方式和革新的意义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黄松 《上海房地》2006,(3):47-49
近年来,随着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展开,人们对建筑遗产的认识也逐步深入。所谓的建筑遗产,不仅仅指“标本式”的文物建筑,也包括具有一定综合价值的历史建筑。这些老旧建筑介于新生和失传之间,凝聚着人们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是各类历史信息的载体。此外,建筑遗产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虽然某些单位或个人对建筑遗产拥有所有权,但就文化价值而言,它们又为社会的整体利益所系,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可以说,管理好、使用好各类建筑遗产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就上海地区的建筑遗产管理而言,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数…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工业城市的战略转型中,旧厂区的改造更新,使城市中环境恶劣、日渐衰败的工业地段得以复苏,可以产生新的经济价值。本文以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唐山市为案例,探讨了工业建筑遗产经济功能再开发的具体路径。伴随着传统产业活动的重组改造或搬迁升级,留置在唐山中心城区的大量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可以通过经济功能的再开发,转化和延展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大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之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的大背景下,许多实践已经证明可以促成文化产业发展与工业用地更新的结合。通过对由高校、文化产业、工业遗产这三个要素共同介入的类型案例进行分析,阐明高校是如何带动一部分工业遗产进入再利用过程并完成产业升级的,进而总结出此类型项目在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探索高校建设、文化产业与工业遗产再利用协同发展的模式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工业遗产旅游是在传统工业衰退过程中,在工业遗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目前,中国关于工业遗产旅游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成功经验的总结及开发模式的探讨等方面,而关于价值评价体系的研究较少。本文根据工业遗产资源的特征,构建了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辽宁省部分工业遗产旅游资源进行了价值评价。  相似文献   

18.
李静 《价值工程》2013,(2):287-288
探寻辽宁城市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形式和途径,不仅可以解决工业遗产自身的保护与再利用问题,更可以通过深度挖掘厚重的文化历史积淀,重新探讨新时代城市特色文化的定位,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新貌。  相似文献   

19.
<正>城市文化历史遗产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一个城市个性特征的彰显和集体记忆的载体,也是一个城市文化财富的象征和文化涵养的重要体现。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改造如何与保护相协调,改造过程中如何再造经典,如何处理好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遗产保护的关系等等,都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总结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系统经验,将给我国处理好城市现代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提供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陈湘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8):13-14,197
长沙历史街区的再利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与程序,再利用手段与思路也是多种多样。但回归到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历史街区更好的保存与保护,如何让其历史与文化价值不断的延续。本文力图建立一套对长沙历史景观再利用的认识、调研、分析、设计与实践的整体体系,使长沙历史街区的再利用在发展经济所导致的变革、需求和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