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宜逊 《浙江经济》2010,(17):18-19
(一)应当较多地使用财政政策来应对通胀和通缩当前,通胀与通缩都在不同程度上困扰着我国。现实的危险是通胀,也因此今年以来国家决策当局一直在适度收紧银根,以抑制通胀发展。而潜在的风险则是通缩,这是由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已经过大,以致消费率严重偏低、消费需求相对不足所引起的。一旦经济热度降温,通胀势头平抑,通缩就会立即抬头。  相似文献   

2.
语录经典     
《宁波经济》2009,(8):9-9
今年物价将保持低位,不会有通胀或通缩。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近日表示,CPI在未来几个月特别是四季度会有所回升,但是全年不会太高,全年整个物价情况预计既不会有高的通胀,也不会有通缩,而是保持低位平稳.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通缩并经历了给日本经济造成重伤的大地震之后,日本经济处于通缩均衡的状态,实现了通缩、日元升值、低利率及低增长率四方面的均衡。然而从安倍政权成立前后到现在,日元贬值了20%。日元的贬值打破了这种均衡,让日本经济进入到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中。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供给过剩是造成此次通缩的主要原因,日本最早要到2012年才能摆脱通缩。”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债务通缩理论传导渠道的视角系统评述了债务通缩理论产生和演进的发展脉络,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从债务通缩产生的初始条件、触发条件以及适用部门三个维度对债务通缩理论进行了重要拓展,并提出了一个新债务通缩理论的分析框架——三部门债务通缩论。三部门债务通缩论不仅适用于企业部门,同时也适用于居民和政府部门。之后,文章运用三部门债务通缩论全面分析、评估了中国爆发债务通缩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爆发债务通缩的总体风险可控,但风险在加大。未来政府应积极降低非金融企业债务水平,坚决落实供给侧改革,促进价格水平回升;同时也要鼓励银行积极处置不良贷款,关注债券市场风险,在经济企稳回升前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环境,避免债务通缩的爆发。  相似文献   

6.
【英国《金融时报》12月9日】美国与全球经济可能会面临严重的“滞缩”,即经济停滞、衰退与通货紧缩的致命组合。一场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将带来通缩压力。随着公司通过降价来减少冗余库存,需求的下降将导致通胀率降低。失业率上升造成的劳动力市场疲软将控制劳动力成本与薪资的增长。降价带来的大宗商品市场进一步疲软将导致通胀率大幅下降。因此,发达经济体的通胀率将降向1%的水平,从而引发通缩担忧。  相似文献   

7.
由于国内CPI增速迅速回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我国通胀形势已经缓解。不少专家认为,短期内通缩风险已经大于通胀,长期来看,则应警惕由于经济形势变化,导致通缩通胀交替出现的局面。10月CPI回落至4%,比9月份下降0.3%。工业生产增加值继续下滑,事实上这已是通缩的苗头。  相似文献   

8.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经济是否陷入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有两个思维逻辑:一是美元的逻辑,另一是经济基本面的逻辑。当前,通缩阴影正从这两个方面向我国袭来。为防止我国经济陷入“通缩”风险,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2013,(13):19-19
4月22日,日本央行总裁黑田东彦称,央行采取货币政策以结束通缩,其他国家接受了他在上周G20会议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在泡沫业已形成的当下,因资本外流而导致的通缩和银行系统的破坏,也可能在中国发生。  相似文献   

11.
在长期通缩并经历了给日本经济造成重伤的大地震之后,日本经济处于通缩均衡的状态,实现了通缩、日元升值、低利率及低增长率四方面的均衡。然而从安倍政权成立前后到现在,日元贬值了20%。日元的贬值打破了这种均衡,让日本经济进入到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安倍经济学的一个显著效果就是日元贬值、股价提升。金融市场对安倍晋  相似文献   

12.
<正>安倍将日本带向通胀时代日本经济界长久以来都有两派:通缩派主张保持稳定,通胀派则希望刺激增长。过去十几年来,日本主流经济界都是通缩派占上风,这次安倍代表的则是通胀派的全面胜利。过去日本长达20年都处在零利率、零通缩的停滞性阶段,这就是著名的"日本病",即负增长的经济、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目前的CPI水平,我国可以说既无通胀,也无通缩。但是,由于流动性宽松,推动了资产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些是形成通胀预期的因素。与此同时,由于存在一揽子刺激政策退出的预期,以及某些行业较大的产能过剩的压力,因此,也有形成通缩预期的因素。这些都充分表明,当前经济运行有着较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目前的CPI水平,我国可以说既无通胀,也无通缩。但是,由于流动性宽松,推动了资产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些是形成通胀预期的因素。与此同时,由于存在一揽子刺激政策退出的预期,以及某些行业较大的产能过剩的压力,因此,也有形成通缩预期的因素。这些都充分表明,当前经济运行有着较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自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开始,世界各个主耍经济体为了避免衰退、陷入通缩,都在凯恩斯主义的指引下采取了财政、货币“双积极”政策,向经济中大量注入流动性,其中尤以美国为甚。当各个经济体都追随美国而动之后,货币就如同开闸的洪水,四处流淌,所以在各项经济刺激政策出台伊始,大家就都已经意识到在可预期的未来,通胀将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经济评论》2006,(31):34-34
经合组织(OECD)20日表示,日本经济并未完全摆脱经济通缩的风险,日本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仍将面临挑战。该组织警告说,日本央行应该谨慎做出升息决定,日本政府的金融改革步伐还需要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7.
屈帆帆 《中国经贸》2014,(10):40-41
近年来中国社会的通货膨胀已经引来了各界的思索,这直接关系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但是企业与银行的通缩也称为不可忽视的事实。本文力图通过对社会、企业、银行三方面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做最基本的分析,研究社会通胀与企业通缩共存的原因,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现在各国都在忙着降息,形成全球性宽松货币环境,但这绝非是好事,不论未来是通缩还是通胀,它都不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9.
邹静娴 《国际经济评论》2016,(4):128-139,7,8
自2012年3月以来,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一直保持一正一负的状态,其走势分化的时间之长、缺口之大都实属罕见。这种不同物价指数的走势分化也使得经济学家在对未来经济走向的判断和政策建议上出现了明显分歧。但事实上,类似现象在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并不乏先例。本文整理了一些典型"通缩"期的CPI、PPI表现,以及文献中对于度量通胀指标的评价,并结合CPI的先导指标预测,认为当前中国的情况更接近于通货紧缩。基于这一判断,我们进一步分析了CPI、PPI走势对当前"债务-通缩"循环的影响。本文认为CPI、PPI一正一负的组合不仅不会扭转对于当前通缩的判断,反而会恶化本轮"债务-通缩"循环。因此政府有必要针对PPI持续下行的现象,执行反通缩的货币、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20.
预防通缩     
尽管通缩之风渐强,但在我们管理层宏观调控的大智慧面前。作为“十一五”规划开局的2006年,一定能够成为“调整起步年”。中国经济会逐渐调整到位.实现真正的“软着陆”.2007年将开始又一波强劲的增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