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发展民营银行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勇 《中国金融》2005,(20):35-36
近年来,“民营银行”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许多人士对发展或试点新的地区性中小民营银行呼吁不断,相关话题也持热不衰,因其至少与另两个持续的热点问题密切相关:一是中小企业融资,二是银行业应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那么,发展民营银行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出路所在吗?另起炉灶发展民营银行是提高我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吗?监管部门对新设银行机构采取审慎政策的依据是什么?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对是否发展民营银行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秦长城 《新理财》2013,(11):58-60
在今天兴起的这股民营银行兴办大潮中,互联网企业可能是最为活跃的一支。尤其是以阿里巴巴、苏宁为首的电商巨头,在金融领域更是动作频频。目前苏宁、京东、阿里巴巴等均已递交了银行牌照申请,并且“苏宁银行”名称已获国家工商总局核准。外界普遍认为,在政策层面对于民营银行态度日趋明朗的情况下,“苏宁银行”、“阿里银行”、“京东银行”等银行的挂牌,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发展中国民营银行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当前成立民营银行已成为我国经济界的热门话题,对于究竟是否应该成立中国的民营银行,支持的主张很多,反对的意见也存在。问题的焦点集中于民营银行在当前的环境下究竟有无其生存发展的空间,就目前而言,民营银行在产权制度,信息处理上的优势,以及我国银行业不合理的市场结构都为民营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从表层来看,我国民营银行制度创新和难点在于其不能很好地防范银行风险。但深入地分析起来,在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中,政府对效率与控制力和权衡与把握是我国能否出现民营银行制度创新的关键之处。二十几年的金融改革,实质上是一个国家(政府)在金融制度运行内外部条件不断变化的条件下放松行政管制,引入市场机制,逐步退出市场的过程,从这点上来说,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入必将迫使政府在效率与控制力二者之间做出偏向于效率的选择,而这也意味着中国民营银行的成立及是大势所趋,仅仅是个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4.
关于民营银行问题。在长期的争论中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主要的两方面观点可以分别称之为“急行派”和“缓行派”。其主要分歧在于民营银行的放开时机的早晚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民营银行的试点工作实际上已经在进行之中,随着国家若干关于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出台.民营资本全面进入商业银行领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此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已经不是争论是否应该发展民营银行,而应该是为将来民营银行全面放开建立政策框架和监管框架,本文就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准人规则应该如何进行调整发表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5.
入世后民营银行的发展方向及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营银行作为我国行业的“第二梯队”,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入世后民营银行的发展方向是外资银行参股的,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商业银行”,是股份能够自由交易,股东能够“用脚投票”的“上市商业银行”,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全能商业银行”,具有较高的“美誉度”及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6.
目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已成各界共识,而发展民营银行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民营银行将对我国的金融改革产生哪些影响,还有哪些重要关系需要厘清,这些内容对于发展民营银行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拟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民营银行发展问题,并结合我国发展民营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民营银行问题又开始引起了众多的关注,有人把民营银行比喻为“鲶鱼“,是说如果把民营银行投入中国银行业平静的水面,就会促使中国的国有银行行动起来,加快改革,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本文首先论述我国为什么要发展民营银行,接着从当今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面临的风险防范和环境制约这两大主要问题出发,就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论战民营银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毓 《国际融资》2003,(1):45-55
当前我国经济和金融运行中普遍存在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县级以下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权限上收和资金外流;二是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融资难;三是农村信用社及城市商业银行经营风险较大。表面上看,这些问题彼此之间好象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从深层次看,“则是我国金融发展滞后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获得金融支持”。于是,尽快开放民营银行准入,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成为众多经济学和金融专家争论的热门话题。事实上,经济学界长期存在着改造现有中小银行与新建民营银行两种意见。一边是学界“新建”的呼声,一边是来自央行的“改造”论调。“改造派”强调“新建的风险”,“新建派”则大谈“改造的难度”。何去何从?真理越辩越明。要把金融改革推向深入,需要认真的辩论,需要让不同的观点交锋。在辩论中不仅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真理,而且在辩论过程中双方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学和金融专家各有所长,应该携手合作,进一步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9.
周红梅 《南方金融》2003,(11):54-57
目前,我国发展民营银行仍存在许多现实障碍。尤其是在我国金融法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民营银行的设立、经营与监管仍存在大量法律上的空白与障碍,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开放民营银行的努力在我国就无法真正付诸实践。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完善有关民营银行各项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民营银行问题的讨论始于1999年,虽经多年的争论,但在一些涉及民营银行的重大问题上,我国经济金融界至今仍未达成共识。前些时候,发展民营银行问题已被一些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如同证券股市问题一样令人费解的是;谈得最多喊声最高的不是金融界的资深专家而是经济学界的一些学者。这些学者思想活跃,敢于标新立异。令笔者敬佩,但认真拜读他们的大作,对于他们的不少观点笔者却又不敢苟同。现不揣浅陋,拟就下面几个问题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1.
从监管政策、组织形式、业务模式等方面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体现出与现存银行所不同的特征,一些现有民营金融服务机构也有可能转型为民营银行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成立民营银行已成为我国经济界的热门话题。对于究竟是否应该成立中国的民营银行,理论界和政策界支持的主张很多,反对的意见也存在。关于民营银行成立的可行性的争议还集中于风险方面。不可否认,民营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风险,但简单地在民营银行和风险之间划等号是轻率的。因而,当前对民营银行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防范风险对策就成了研究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3.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一直以来,关于我国金融体系效率缺陷问题的讨论大都局限在我国银行体系的运作效率方面。本文以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引题,通过关于民营银行问题的争论,引出我国的银行体系承担资本市场功能的“功能错位”问题,从而得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方向应当是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民营银行的设立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近期随着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民营银行再一次成为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金十条”的出台,允许民营企业设立自担风险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后,一大批民营企业纷纷宣布进军银行业,引发了民营银行概念股大涨的热潮.但是民营银行想要“破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首先在对民营银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民营银行设立对各方的影响,在提出民营银行设立之前需要注意和解决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民营银行的构建模式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民营银行的诞生。我国民营银行的构建必须走渐进式的道路,民营银行应该朝业务多元化、经营国际化、竞争品牌化、股权分散化的现代商业银行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我国经济学界曾经掀起了一波关于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的激烈争论.由于当时还不具备大力发展民营银行的条件,因而发展民营银行的构想未能付诸实践.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区域性民间借贷危机将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再次提上日程.目前发展民营银行有助于规范地下金融,对于推进银行业结构调整、金融改革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期望能梳理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民营银行的发展思路,为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韩旭 《中国外资》2011,(15):16-16
民营银行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及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在我国金融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民营银行的管理机制,信用环境等,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本文将从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发展探讨,问题分析三个方面就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中小企业贷款难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突出问题,这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分析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根源,笔认为兴办民营银行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有效途径之一,并对民营银行的优势以及兴办民营银行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到底什么是民营银行,目前有关部门尚难找出准确含义。根据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的分析,国际上一般把参股比例超过50%的企业和银行,都冠以“民营”概念。照此判断,目前我国正在筹建的银行的一大特点正是带有比较强烈的地域色彩,而且民营资本占有相当大比重。因此,将这些呼之欲出的银行称为“民营银行”也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20.
伦贝 《甘肃金融》2018,(1):25-29
文章基于我国放开民营银行设立闸门的实践,结合台湾地区银行民营化改革的时代背景、发展过程及发展现状,依据台湾地区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和经验总结,对民营银行设立过程中出现的困惑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以中关村银行的成功落地为例,介绍了我国民营银行的立法模式、设立概况与程序。最后就我国民营银行制度提出优化配置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强化民营银行的市场监管、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