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本身所固有制度缺陷是近年来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失效的重要原因:公开市场业务缺乏必要的物质载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因基础货币失控、超额准备金偏高、流动性过剩效果不明显;再贴现、再贷款有淡出迹象;利率政策受准备金利率的存在和利率的非市场化制约;汇率政策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必须发展完善货币市场,取消准备金利率,加快利率市场化,积极稳妥地推进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到货币市场不健全、利率机制作用有限、金融机构改革不到位等问题的困扰,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造成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受阻和扭曲,也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效果。要消除货币政策传导障碍,必须完善货币政策制度设计,完善金融市场,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存贷款计息方式,协调商业银行与各类利率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可以预见,在以利率为主导的货币政策框架成为全球趋势的背景下,随着我国金融制度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利率传导渠道将会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存在着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两种利率,而且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还不完善,存在交易品种少、期限少,交易量不大等特点,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  相似文献   

4.
策传导的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最主要的两个渠道,截至目前为止,中国尚未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因此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受制度设置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碍。本文基于对利率渠道传导效果的定量分析,研究利率渠道传导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旨在刻画阻碍程度,并针对研究结果给出进一步放松利率管制,强化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这一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得出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会产生不同的货币政策效应的结论。并进一步分析了在我国现行汇率制度下的国债市场、利率机制、外汇管理制度以及外汇储备结构等自身存在一些问题也会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效应产生不同程度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货币政策的利率效应:来自中国过去20年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方差分解方法考察利率对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贡献度,运用脉冲响应函数考察利率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相关经济变量的影响,并深入分析这种利率效应的产权制度原因,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利率目前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作用非常有限,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集中于短期;(2)传统的国有产权制度是利率在中国货币政策中表现欠佳的制度原因。(3)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中的利率效果,必须先进行彻底的产权改革。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不仅影响着利率水平的变化,更与物价水平,就业状况,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能否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成了关键。本文将分析哪些因素会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并对如何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证分析表明,在当前我国数量型与价格型调控手段并存的情况下,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目标之一,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利率与名义经济总量、投资、消费的变动相关性不显著,但与实际的经济总量、投资、消费的变动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这表明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十分有限。今后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工具、创造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9.
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约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马勇  高翔 《上海金融》2003,90(8):15-17
本文首先回顾了固定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制约的理论争论,指出在统一的框架原则下,各国学者对此研究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文章又考察了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的具体制约,指出在货币政策独立性,利率市场化,社会资金分配,货币供应量的控制以及资本流动等方面,当前的固定汇率制度制约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0.
本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实应施的策略,改革银行制度,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1.
QFII制度是我国一项开放资本项目和证券市场的过渡型制度。但是,在资本项目尚未完全放开、国内证券市场还很不完善的情况下推出QFII制度,必然会对国内经济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QFII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就是其中之一。QFII会影响一国的利率水平和货币供应量,内外部平衡及国内价格水平等,进而影响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2.
2013年中国货币政策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货币政策走向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13年,我国货币政策总基调仍然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而对今年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针对不同情况,本文给出了对应的货币政策取向,同时为更好地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指出要通过制度改革让低成本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关注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影响,要重点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3.
余文建 《福建金融》2006,(10):51-54
本文通过对欧洲中央银行组织框架、货币政策目标和运作机制的比较借鉴,认为从长期来看,应该把保持物价稳定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选择M3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同时简化我国中央银行繁杂的利率体系,逐步减少对市场利率的干预,增强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为探讨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影响,建立相关模型,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得出:货币政策是汇率的重要决定因素,人民币的稳步升值与我国的经济现状及实行的货币政策密切相关;货币政策通过物价影响汇率的效果大于通过利率的影响效果;由于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影响很有限。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内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外需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调控主要通过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进行传导,但由于我国市场微观主体对利率信号不敏感,利率传导途径受到限制。货币政策利率传导途径有效的前提是微观主体根据货币政策做出决策后须有条件实现自己的选择,并因自己的行为获取利益或承担损失,这样才能建立起传递及时、反应敏感的传导机制,更好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因此,要提高货币政策效应,应更多从夯实市场微观基础、健全市场竞争机制等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16.
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分析——兼论通货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供应量受制于外汇储备使货币政策丧失独立性。双顺差积聚起的巨额外汇储备是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主要因素,通货膨胀也与货币政策的内生有关。应该改善一直以来实施的强制结售汇制度为意愿结售汇制度,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尽快打通货币市场利率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效率,才能从根本上避免长期使用外汇冲销干预带来的各种政策弊端和机制扭曲。  相似文献   

17.
郭俊 《金融与经济》2005,(12):36-37
当前我国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效率较为低下,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中介目标已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同时利率管制造成了我国金融资产间利率结构的形成机制极不合理,货币市场与股票市场分割且发展不平衡,股票市场自身又存在严重的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理论上考察了利率期限结构在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作用: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可以体现货币政策态势,可以预测未来的GDP,可以预测未来通货膨胀。进一步地,本文利用无约束VAR模型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中货币政策含义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2002年1月至2009年7月这一时期内,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对货币政策态势的反应比较迅速;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可以预测大约半年后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但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受到较大限制。由此,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可以为评估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提高货币政策制定的前瞻性和灵活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张宝诚 《新疆金融》2006,(11):41-42
一、现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障碍分析随着货币政策体系的改革,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以稳定货币为最终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基础货币的间接调控体系,初步形成从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微观经济个体的传导体系,建立从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而在传导链条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传导不畅的问题。(一)中央银行层面1.利率未完全市场化。虽然我国放开了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债券市场利率和票据贴现利率,逐步扩大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但是由于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起  相似文献   

20.
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越来越注重对货币政策的运用。本文试图运用IS-LM曲线模型和函数,结合影响均衡利率的因素各参数的分析及其变化,探究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效应,以期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