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典当和借贷法律规范的调整与乡村社会的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利 《中国农史》2005,24(4):66-75
伴随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民间典当和借贷业相当发达。为维护乡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基层社会的稳定,明清时期封建统治阶级从中央到地方,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调整民间典当和借贷立法的高度,对民间包括田宅在内的典当和借贷,特别是“违禁取利”行为,进行了规范,从而维护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3.
江西省樟树市在推行乡村财务集中结算工作中,紧紧抓住账户、收入和支出三个关键环节,管死账户,管住收入,管活支出。他们在保持资金使用权和财务收支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了各单位银行的账户,撤销了会计岗位编制,实行资金由财政统管统结,会计核算由结算中心统一办理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4.
海南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既拓展了旅游业发展空间,也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片面强调经济价值的不合理开发对乡村环境的负面影响已突显。地方政府应在环境保护法律视角下,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从立法、执法、司法各层面入手,形成乡村环境保护监管机制,推动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分散风险的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时代背景下,检视乡村振兴战略新需求下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法律瓶颈。根据农业保险的现实情况、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保险的要求以及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部署,对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建置需法律规范关于我国城市建置和区域划分,1982年宪法作了明确的规定,直辖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分别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批准。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由国务院批准。十多年来我国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的批准,是严格按照宪法规定的权限行使的。1984年经济...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盘活在乡镇撤并及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的闲置集体资产,一些地方采取了出售或出租的方式。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乡村处置闲置资产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但也出现许多问题。许多乡村旅游区在一哄而上的风光过后,已是步履维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各地政府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护和管理,经营者经营无法可依,游客的权利无法得到保护。许多乡村旅游区缺乏总体规划,一哄而上、修路造房、重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4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下称《指导意见》)。至此,小额贷款公司身份正式予以合法化。由于小额贷款公司是新生事物,其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11.
正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将乡村财会管理‘双基’提升计划列为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计划措施之一,明确提出以乡村基础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基本财会人员选配和专业技术培训为重点,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自治组织的财务会计管理水平和开展各类基本经济活动的规范管理能力。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农民群众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一些地方正在把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加以推进。这对改变乡村基础设施落后面貌,提升生活生产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应该看到,因乡村招投标机制不够完善,容易造成基础设施投入效果不够理想。近期,笔者调研了部分乡村的招投标工作情况,分析了乡村招投标工作中存在问题和难点,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党建引领、五力聚合"模式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支撑.下一步如何继续保持善治的趋势,我认为需要加强文化支撑. 一是发挥传统文化力量,培育乡村振兴带头人.罗坊镇东边村和珠珊镇花田村的村党支部书记都是在外面经商成功回到本村的致富能手.相比之前一年几十万甚至一二百万收入,他们现在一年6万多的工资收入,...  相似文献   

14.
宋文霞 《山西农经》2024,(2):190-192
现代农业和品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乡村产业的融合,这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必然趋势。然而一些较为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限制了乡村产业的发展潜力,乡村产业的发展受到土地因素的制约,如何解决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用地的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促进法于今年6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三农工作领域的一部大法和大事.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制定实施这部法律,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迈入有法可依、依法实施的新阶段,对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6.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实现乡村振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式,乡村旅游由于其强大市场优势、巨大的造血功能应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更突出的作用。河南省修武县作为拥有3000年历史的中华古县,近年来以美学路径发展乡村,形成以云台山为主打的乡村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居特色的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新路径,具有示范性和可推广性,总结修武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创新思路等意见及建议,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期间全国通过发展旅游带动了10%以上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人数达1000万人以上,国家旅游局也将推动出台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当前,乡村生态旅游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保持其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法律保障措施来保驾护航。本文通过对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解析,指出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的意义和现状与问题,最后提出通过建立健全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完善管理体制、加大执法力度、培养乡村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意识来完善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建议。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法律制度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打破了过去的制度供求均衡,引发了供求失衡,这时候需要国家强制性地提供制度支撑,以达到一个新的“点状”均衡状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需要采取法律干预的手段,通过法律制度这一刚性约束,把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使乡村若干重大改革与创新于法有据,既高效地调配乡村各类要素资源,又加以规范,形成激励有效同时约束有力的长效制度机制,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常态化。构建乡村振兴法律体系的难点是面对“乡村法律制度保障体系系统性缺乏”这个总体情况如何做到体系化建设。这就要求在当前散在的相关法规中逐步进行层级不同、结构稳定的体系性建设,既要涉及对过往法律法规的评价,又要涉及新的法律法规的立法。文中提出建构新时代乡村振兴法制体系,首先是要探索其顶层设计,然后根据顶层设计检视当下乡村振兴的法律框架体系,跳出分散的微观化视角,进行全局性、系统化的体系建构。  相似文献   

19.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乡村振兴促进法,这部法律的意义和亮点是什么?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的乡村建设行动法律有哪些要求?农业农村部门如何推动其落地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等有关专家对此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普通百姓不懂法、维权难的困难,进一步优化法制环境,今年初,宝应县依托乡镇司法所和部分律师事务所在各乡镇设立“乡村法律超市”。这里备齐了国内所有的现行法律文本和部分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供百姓查阅,每天还安排一名法律工作者坐堂值班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