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烟台实施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原则,指出了烟台农村城市化的核心是发展城市经济、实施中等城市发展战略,与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相融合、与构筑现代化城市体系相适应,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北部沿海城市群和南部交通干线城市带为两翼、一批中心镇基础上的小城市为纽带的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格局。  相似文献   

2.
加速城市化进程成为中国21世纪的历史选择.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城市、体系、规模、等级、结构还很不合理.造成西部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因素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市产业结构老化,技术水平低以及小城镇主体虚弱等.为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提高工业化水平;发展农村经济,以加速整个西部地区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关于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速城市化进程成为中国21世纪的历史选择,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城市、体系、规模、等级、结构还很不合理,造成西部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因素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市产业结构老化,技术水平低以及小城镇主体虚弱等,为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提高工业化水平;发展农村经济,以加速整个西部地区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根据城市化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假说,给定城市经济总量水平,那么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也相应确定。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城市化水平由城市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直接决定。本文根据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假定资本和技术不变的情况下,估计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得出城市化快速发展所推动的经济增长完全可以实现年均7.18个百分点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加快城市化进程对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乃至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河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城市化水平却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发展区域差异显著、城市职能单一、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少等问题。因此,必须探索具有河南特色的新型城市化模式,进而完善城市规划,缩小区域差异;强化城市功能,强化民生保障;扩大城市规模,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低碳经济,打造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城市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市场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灵魂,农业产业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一条捷径,信息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力杠杆。“乡镇企业+小城镇”极大地推进了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但其“分散性、不规模”倾向与现代工业和城市发展的“集中化、规模化”趋势不相一致,直接导致了城市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间接地又发展和固化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以县城为中心发展重点小城镇”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国家要加大投入,城镇注重发展实业,努力建设“农民城市”,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并把软环境建设放在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7.
土地参与城中村改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所谓城中村是城市在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不得不保留的仍在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农村经营体制的农村社区。城中村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定产物,是城市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课题。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用地的来源主要是征用农村农业生产用地或非耕地,给农民以经济补偿。在村落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的过程,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而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换及升级,产业结构的转变又是推动我国经济结构发展的动力,经济结构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本文就城市化过程中动力机制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城市区域发展的基础和主导,城市化是城市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城市化包括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城市化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城市区域发展的规律.按照城市化规律调整社会经济活动是城市区域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城市病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滋生 所谓“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或城市地带集中的现象或过程 主要是农村人口的非农化 20世纪以来,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成为世界性潮流 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新世纪对中国有三大挑战,居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 由于各地区加紧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发展和规划没有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上,导致大城市产生了如地价昂贵、能源短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演变形式与城市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被认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但是,从农村经济演变形式与拉美城市化经验看,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幅度不应成为区域城市化的唯一衡量指标。从解决社会大多数人口生活福利水平增长这一根本问题出发,中国城市化发展应该借鉴法国历史经验,放弃速度指标,将区域城市化过程建立在农村传统经济改造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可以划分为利益动力、产业发展动力和其他动力。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重庆城市化水平,需要对推动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各种动力进行分析。应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重庆直辖以来各城市化动力在其城市化发展中的作用大小,结果表明,城乡间存在的经济利益势差是其城市化最主要的动力,区外的拉力作用强于区内产业发展的拉力作用,农村推力作用显著,而非经济利益动力,特别是教育环境的吸引也起一定作用。应健全重庆全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由外流向内化转变,同时还要加快农村发展和强化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特殊性及其对城市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二元经济转型具有三大特点,即二元经济转型以体制转轨为背景并受体制转轨进程的制约、二元经济转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以及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非城市化与半城市化路径。受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特殊性的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土地城市化,以及"农村病"严重存在的同时"城市病"日益突出等问题。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上述问题必须深化二元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村人口空心化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趋势,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减少,出现了农村人口空心化现象。人口空心化使得农村在公共事务管理、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发展中面临诸如村民政治参与不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经济发展缓慢、文化认同发生改变等一系列乡村治理困境。对于西部地区,人口空心化对经济、文化、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影响更为明显,造成农村发展脚步迟缓。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未实现真正的转移,这种"移而未转"的转移假象不仅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的住所问题,必须通过走发展大中城市、因地制宜地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道路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的崛起很大程度是使"以城市为重心"的经济改革政策的结果.虽然198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30座城市中的四座--上海、北京、天津、香港,国家仍采取激进的城市化战略来刺激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城市化发展趋势和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分析入手,论述了推进城市化对带动结构调整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对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农村产业规模化,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有效解决我国需求不足,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意义,提出了积极推进城市化是解决当前就业不足、需求不足、收入增长缓、产业升级困难等诸多困难和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切入点。同时又强调实施城市化推进要十分重视更新旧观念、旧体制,消除思想和体制障碍,必须搞好规划,既积极推进又防止一哄而起,必须“以市兴镇“,必须增强城市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的均衡态是中国城市化进行过程中的发展方向,对于促进城市化健康、有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均衡型城市化"模式的分析,文章得出中国城市化的"非均衡"突显、"城市病"的出现以及农村"空壳化"问题的显露是"均衡型城市化"的现实动因,基于这些动因的分析,文章进一步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以及城市化模式抉择的形势下,实现城市的网络化、寻找最佳城市规模、实行农村"就地城市化"和优化产业空间、促进产业升级,已成为我国实现均衡型城市化的现实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实施"适度集中型"农村城镇化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要推进西部城市化进程,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战略必须把握好城市化的推进次序,合理处理好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三者的关系,注重发展农村城镇化,并坚持实施“适度集中型”农村城镇化战略,统筹规划、城乡互动、要素流动、产业集聚,以实现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实际上是农村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现在,这种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必然要向城市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这就要求区域经济发展应以城市为重点,推进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此为基础,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经济圈,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应打破行政界限,顺其自然地构建城市经济圈,因地制宜地探索城市经济圈的发展道路,逐步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城市为主导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