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模式是指公司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激励对象可以按预先确定的价格向公司认购一定数量的股票,只有在满足股权激励方案预设条件的前提下,激励对象方可将限制性股票解锁并进入流通领域,并在抛售后获利,如果预定目标没有实现,公司有权以激励对象的购买价格回购。限制性股票要考虑资金来源、授予价格、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2010—2020年首次宣告股权激励计划的创业板公司为样本,分析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可能引发的市场反应.实证结果表明:核心员工股权激励的强度越大,广度越深,市场反应就越积极.文章的研究结论可以从市场层面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时更注重核心员工.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员工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员工股权激励与内部控制质量显著正相关;整体来看,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员工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作用同时体现在对内部控制要素和内部控制目标的影响上。具体而言,一方面员工股权激励能够促进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以及信息与沟通要素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员工股权激励还有助于促进内部控制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的实现。进一步分析发现,员工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的促进作用在市场化水平更低、行业竞争程度更高的公司中更加显著。这说明,当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条件不利于企业实现股权激励计划设定的业绩目标时,激励对象可能会致力于改善公司的内部环境,通过促进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来为业绩目标的实现提供内部环境保障和内源动力。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2008,(6):78
3月11日,TCL通讯董事会决定向100名管理层员工实施“金手铐计划”,初步向这些员工奖励不超过1.2亿股股份,约占其已发行股份的1.67%。按照11日收市价每股0.325港元计算,公司用于购入激励股份涉及的现金约为3.900万港元。这样,TCL通讯成为国产手机厂商中首家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  相似文献   

5.
正按照证监会2005年末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通过股权的授予,使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分享利润并承担风险,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  相似文献   

6.
股票期权是指企业给予持有者一种在特定时间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2005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允许已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可以采用公开发行新股时预留股份、向激励对象发行股份、回购公司股份等三种方式作为股票来源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相似文献   

7.
股权激励计划作为长期激励制度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采用,其中民营企业和高科技公司更倾向于采纳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一直以来备受学者关注,但实证研究结果并不统一,也缺乏个案公司层面的数据支撑。文章选取浙江大华股份有限公司,基于股东—管理者—员工这一完整的委托代理链条,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发现股权激励能够通过促进高管增加研发投入,并且促进员工增加创新产出的方式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主要采用三种员工股权激励模式: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员工持股计划,三种模式有不同的激励要点。从实践运行来看,激励对象范围基本为公司核心员工,激励规模上单个公司平均授予数量占总股本比例在1%~2%之间,激励标的物主要有定向发行、回购、股东转让和竞价转让等方式,激励期限平均为3~5年,激励目的可能兼具激励和福利目的。通过典型上市公司案例分析,可以比较三种激励模式下激励成本与激励收益的差异。结合股权激励在我国的运行实践和相关案例,本文从激励模式选择、激励对象、股票来源、激励成本与杠杆、现金薪酬与股权薪酬的比例、业绩条件等方面对上市公司员工激励设计与实施中的要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1.问:A公司拟IPO,控股股东为B公司。2012年各方设立持股平台C公司(10名核心员工持40%股权,B公司持60%股权),以净资产4元/股的价格对A公司进行增资(比例为10%)。2014年3月,A公司引进第三方投资者,以19元/股的价格进行增资(假设是公允价格,比例为2%)。2014年10月,控股股东B公司将所持有C公司的60%股权按照净资产转让给10名核心员工。请问:在A公司层面,2014年10月的股权转让是否构成股权支付?如构成,应如何确定该股份支付的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科技企业对科技人才实施股权激励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的吸引、激励和约束科技人才。文章以高科技企业杭州B公司为例,研究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实施情况及对科技人才的作用效果,证明了实施股权激励后,员工的忠诚度会有所增强,公司的业绩会显著提高,同时分析了公司股权激励中存在的员工对限制性股票认识有偏差、激励对象与原股东之间存在利益矛盾、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何持续稳定地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水平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以2010~2018年我国A股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混合回归模型对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提高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强度不论是对提升企业的创新产出数量还是创新产出质量均能产生显著的积极作用;在行业集中程度较高、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时,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强;与股票期权相比,限制性股票这一激励方式更有助于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效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股权激励作为企业惯用于激励员工特别是公司核心员工和高层管理的常胜法宝,是高新技术企业为了符合自身发展阶段,以求在不同的内外部环境中稳扎稳打,获取更多盈利,并且激励和吸引核心技术人才而实施的一种激励手段。汇川技术自2010年上市后到2021共发布了五期股权激励计划,可见该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相当频繁,将这种方法始终贯穿于公司各个阶段的发展中,将其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实施。本文就以深圳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分析背景,对该公司自上市以来到2021年五次股权激励过程进行了梳理,重点探讨了汇川技术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如何设计其股权激励机制,并分析最后取得了何种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介迎疆  时博 《价值工程》2012,31(22):168-170
目前,许多上市公司在进行股权激励时总遇到外部环境、内在因素和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障碍,研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提升公司业绩。这里介绍陕西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的现状后,对股权激励实施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影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的实质,以期提高公司经营管理的效率,为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的广泛应用提供一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4.
股权激励是公司按照约定给予高级管理人员公司股权,使其能够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决策、分享公司利润、承担公司风险,从而更加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公司股权激励按照基本权利义务关系的不同,可分为现股激励、期股激励和期权激励。我国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是期权激励。  相似文献   

15.
股权激励是建立在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的一种长期激励方式,对于提高管理者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业绩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于股权激励的研究多集中于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上,鲜有文章涉及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是影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行权/归属条件、激励力度、激励有效期都会对激励效果产生显著影响,这些结论可以为其他公司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提供参考,从而促进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发展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韩杰  彭尚平 《价值工程》2006,25(4):119-121
上市公司是实施股权激励的最理想场所。通过分析股票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的作用,对比基金与股票的异同,认为基金管理公司可借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并以基金代替股票为媒介进行员工激励。  相似文献   

17.
一、历史成本法采用这种核算方法,“长期股权投资”账户始终反映投资时的初始成本。[例1]1996年1月5日,A公司以每股3.6元的价格购入C公司每股面值1元的普通股800000股作为长期投资,并支付交易税费20000元。该项投资占C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A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购入后C公司19  相似文献   

18.
高层管理者薪酬结构对公司绩效有重要影响.本文从高层管理者薪酬结构特别是股权激励结构的角度出发,研究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构建回归模型,对2009~2011年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高管持有股权和期权占其总薪酬比率偏低,而该比率对公司每股收益存在显著的倒U型影响,现阶段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结构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19.
王诗琪  郭奎 《财务与会计》2022,(24):25-28+34
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两种激励模式既存在相似之处又有差异,选择适合公司自身的激励模式是做好员工激励的第一步。本文以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比较企业实施两种模式的差异,为其他公司在激励模式的选择和方案设计方面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永新股份”)创建于1992年,主要生产经营真空镀铝膜、塑胶彩印复合软包装、药品包装材料、多功能高阻隔薄膜等高新技术产品。自2005年实施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永新股份发展迅速,营业收入由股改前的4.9亿元增加到目前的16亿元。公司之所以能够发展迅速,与公司先进的管理技术、创新的制度设计以及员工的智慧是分不开的,而公司实施的股权激励制度就是其中重要的动力之一。本文拟通过对永新股份实施复合式股权激励计划的过程进行介绍,分析其产生的效应,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期更好地解决股权激励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