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现实困境和改革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所周知,资金的有效融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农村经济发展也不例外。要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效的资金支持必不可少。多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一直在改革和探索中艰难地前行。从现实发展情况看,我国农村金融体制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农村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迫在眉睫。一、独木难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尴尬和无奈在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中,农村信用合作社一直被看作“是主力军”。随着国家金融体制的整体改革,这支体制内的金“融主力军”变…  相似文献   

2.
现行农村金融体制在配置农村金融资源方面具有不公平和低效率的特征。为了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必须打破现有农村金融体制,进而在农村建立和发展微型金融组织,可以促使农村金融体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既能分担农信社的支农压力,还能积极诱导地下金融逐渐转移到地面,从根本上阻止农村资金外流,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变供给主导为需求主导 1.现行农村金融体制的症结:供给无法满足需求 我国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题的农村金融体系。是自1978年农业银行恢复后,经过20多年的改革逐步确立起来的。总的来说,过去的二十多年的改革,是政府主导的、从农村金融供给方面着眼的、以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与变动为内容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农村金融能否切实承担起应有职责,关系到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内需型经济战略的实施,它已经上升为影响国家核心利益的关键问题。当前,在新一轮农村改革蓬勃兴起的大环境下,农村金融在许多领域仍然可以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5.
整体上看,中国农村金融的运行呈现出的是典型的“金融淡化”特征。这一特征表现在:由“收缩效应”导致的农村融资大幅萎缩,由“补缺效应”导致的非正式金融活动空间巨大,由“吸管效应”导致的农村资金大量流出。相对于中国农村的资金需求和经济贡献来说,这种运行模式和运行结果,使理论界与决策者都难以理解和接受,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农村金融之迷”。  相似文献   

6.
农村金融历经多次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不能很好的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发展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应在吸取以往农村金融改革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局,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7.
2008年12月,田东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县,开始破解农村金融服务难题。4月初,本刊记者走进田东,对田东的农村金融改革进行综合报道,以期为其他地区农村金融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农村金融体制变革的核心动力在哪里?  相似文献   

9.
沈阳市辽中县把发展“一乡一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壮大规模,提升形象,打造地区品牌,已经确定在今后三至五年内,重点发展好三个农业经济区,做好“一乡一业”大文章,抓紧政策支持体系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组织体系建设,使经济区各种生产要素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相似文献   

10.
朱正国 《南方农村》2012,28(7):58-62
广东云浮市郁南的农村金融改革是以完善培育农村金融市场为方向、着力于解决市场失灵并将农户推进市场的嵌入式改革。这包括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帮金融机构解决向农户征信的高成本问题;发挥政府的管理优势,将农村熟人社会的传统信用转化银行认可的市场信用;利用金融杠杆放大效应,发动市场化的金融扶贫工程等。这种改革更好地发挥了市场本身的力量,也更便于政府介入后将农村金融市场发动起来后就能够顺势退出而避免出现新的市场失真。郁南的金融改革表明,在纠正市场不足时,政府应该从既能激发市场力量,又便于政府管理和功成而退的原则出发,优先介于点,并要预备退出计划。这种最佳介于点可能是政府通过奖励引入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担保机构和金融扶贫资金。  相似文献   

11.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与对策建议马能泽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将进行大的改革。据报道,新出台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现有农业银行业务中...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而我国农村广泛存在的金融抑制,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进步伐。对此,笔者从农村融资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对当前中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金融深化政策以期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缺少金融的有力支持和配合,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深入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准确把握现代农村金融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重点任务,扎实有序地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加快建立符合现代农业特点和农村需求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4.
加快建立普惠型的农村金融体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决定>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必须从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着眼,放松对农村金融的管制,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加快建立普惠型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5.
县一级法人为单位的政策应长期稳定和完善“中国整个的金融布局不缺大银行,缺的恰恰是提供农村基层服务的县一级机构”。近年来,大部分农信社的产权层级已由过去的乡镇过渡到县联社。中国不到2000个县中,如果一个县有一个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作为法人单  相似文献   

16.
一、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银监会在认真履行银行业金融监管职责的同时,积极组织和推动农村金融深化改革发展工作,为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管理和风险责任已顺利移交省级政府承担;探索和实践了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新的产权模式,改制组建了196家农村银行机构,  相似文献   

17.
社会学视角的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对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社区金融供给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正规金融主要供给对象是富裕的、拥有较高社会资本的农户;而贫困农户则主要从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得金融支持。农户强烈的用于生活性消费的金融需求主要由非正规金融途径提供,农村非正规金融以关系型信用为基础,具有隐性利息。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用评级:侧重依托合作社进行农户信用评级在地方政府以及金融监管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要依托农村合作协会(以下简称农协)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火力开展农村信用评级工作。包括农户信用评级、合作社信用评  相似文献   

19.
农村金融是一个系统,农村金融改革的目的就在于促进系统内的各构成要素的协同与整合。本文从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现有改革存在的问题,并进而对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在促进和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农村资金大量分流,农村经济严重"贫血",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