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区域旅游协作的利益博弈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旅游利益的帕累托改进形成了区域旅游协作的动因,利益的多少也直接影响到各地的旅游合作偏好程度,使旅游业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在参与区域旅游协作时应采取不同的策略。本文在分析区域旅游协作的必要性、动因和旅游合作偏好程度的基础上,探讨了各地区在参与区域旅游协作过程中所应采取的各种不同策略。  相似文献   

2.
谭静娟  罗伟  张修龙 《特区经济》2009,(12):195-197
依托区域经济圈建立的机遇和优势,建立区域旅游圈是许多地区旅游发展的共识。武汉城市旅游圈是在武汉"1+8"城市圈基础上提出来的,其范围跟武汉"1+8"城市圈一致。文章结合武汉城市旅游圈的基本特征,分别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建立武汉城市旅游圈旅游协作机制,政府要在政策、规划、利益、形象和融资方面发挥主导地位,同时企业也要从资源、产品、市场、信息和人力资源方面加强协作和共享,以期对武汉城市旅游圈的发展提供一些有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强区域旅游协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维平 《亚太经济》2004,(1):90-91,94
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已成为旅游界的共识。本文从转变观念、拓宽视野、多元发展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区域之间在旅游协作的实践中能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区域旅游协作:实质、影响因素与组织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飞  李新  彭华 《特区经济》2006,(9):232-234
区域旅游协作,就是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旅游经济实体利用和创造必要的条件,以实现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旅游要素的合理有序流动及协作各方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的,依据一定的目标、原则和制度,对协作区内旅游要素的流动加以引导和安排的行为。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受旅游资源赋存的空间差异、协作利益、决策者行为、区域关联性、行政区划、旅游需求的空间差异、协作主题等诸多外部、内部因素的影响。区域旅游协作的组织模式可以归结为五类,即行政区域型、经济区域型、交通线路型、旅游圈型、主题型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5.
实施区域协作,构建“大湘西”旅游发展新平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湘西被誉为“西部旅游开发的桥头堡” ,是民族多样性明显的区域 ,一片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亟待协调开发的区域。区域旅游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与周边存在密切的空间互动关系 ,盲目的开发必定以牺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代价。从构建“大湘西”民族旅游品牌、培育民族旅游核心竞争力出发 ,我们提出的思路是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 ,以“大湘西”旅游品牌为依托 ,实施区域协作 ,才能使湘西民族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是实施“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在旅游业的空间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区域旅游合作可以实现地区间良性互动,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的破坏性消耗,追求双赢或多赢,促进区域旅游业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WTO所给予的三年保护期的结束,通过区域旅游合作可以打破地区壁垒,拓宽企业运作的资源空间和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挖掘淮安和扬州的旅游资源,对其进行开发条件分析,提出构建淮扬区域旅游合作的几点建议,重点塑造两大整体旅游形象,为该区域旅游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8.
9.
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与旅游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容量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文章从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相关理论出发,探讨如何构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旨在对区域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主题性旅游联盟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合作模式,在不同的视角下呈现出多种合作类型,其中文化型旅游联盟是基于主题来源视角下的类型之一。围绕“运河文化”这一线性文化主题,选取山东济宁至江苏扬州段运河为研究区域,分析其合作的客观条件,构建出以“运河”为主题的旅游协作联盟合作模式,提出“一条主题景观带,三大服务中心、两大核心区域、三条精品路线”的运河主题旅游空间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京津冀地区区域旅游开发协作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代娟  张世辉 《特区经济》2005,(11):149-150
目前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都已形成了互动的网络状都市连绵区域格局,城市、城乡之间关系紧密,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协作,作为区域性整体,发挥出了巨大的活力,适应了城市和区域发展的要求。京津冀地区作为紧密相连的文化、政治、交通重地和重要的经济区,具有寻求区域整  相似文献   

12.
李磊  邓凯馨 《特区经济》2012,(9):127-129
旅游业对于"大三峡"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三峡大坝蓄水后旅游资源、产品和市场的变化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大三峡区域如何开展区域旅游开发及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是指相互关联的企业或其他各种实体,为了获得互补性、协作经济和分散风险等利益,而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空间集聚而形成的产业组织动态网络(Michael Porter,1998)。当某一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呈现地理集中并且核心产业在该地域范围内的产量在产业总产量中占有一定份额时,就称该地区为  相似文献   

14.
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高速发展,该区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各地方政府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方面的协作,但成效不显著。可以通过强化"利益共同体"理念、将环境绩效评估纳入地方政绩考核、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建立生态环境协调管理机构等手段来构建健全有效的长三角区域生态治理政府间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区域旅游合作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在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实践已随区域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而蓬勃展开。本文介绍了三峡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论述了三峡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探讨了三峡区域旅游合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原经济区建设空间布局确定为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而对接周边的关键是如何实现省际边界区域协作发展。目前,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协作发展主要受利益主体、区位交通、联动体系等因素制约。淡化行政区划观念、加强政府层面协作、整合区域基础资源以及促进产业聚集等措施,是实现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协作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从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制约环渤海区域大范围旅游合作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促进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对策,包括强化政府作用、建立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机构、加快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网络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的结合,是体育性的旅游事业和旅游性的体育事业,对小康背景下的国民经济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体育与旅游的结合是小康社会发展的必然。为加强对广东体育旅游资源的有效合理开发,深度开发利用体育旅游的价值,文章在阐明体育旅游与小康社会的关系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东体育旅游发展的基本战略构想与体育旅游协作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战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区域经济重心向北转移,环渤海地区的重要性逐步显现出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大增长极。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宏观上对环渤海地区发展旅游业所具有的优势和机遇、面临的劣势和威胁的正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的框架构想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