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山西旅游》2003,(6):23-23
红碱淖风景区位于陕西省神木县西北部的神府东胜煤田腹地,1995年被陕西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包括红碱淖及环湖1公里范围内的陆地。红碱淖的“淖”是蒙古语。意思是水泊、湖泊。红碱淖水面面积67平方公里,湖岸线长43.7公里,平均水深82米,最深处10.5米,地状似三角形。湖面海拔为1200米,属高原性  相似文献   

2.
“大寨”品牌的力量大寨,一个创造奇迹,给人惊喜的地方。全村仅200户,520口人,总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彩重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20多年里,国内外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作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那时的大寨,无疑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圣地”。如今,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大寨早已褪去那层神秘的光环,回归了既往的山村本色,在奔小  相似文献   

3.
鼓浪景魂     
初春晴明的一天,我乘船穿过鹭江,登上钢琴式的码头,踏进这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小岛鼓浪屿,看到的就是布满礁石或细沙的沙滩,和不高的山峰相映:各式各样的建筑物错落有致,掩映在繁茂的经济树和鲜花之中:日光岩高高挺立、海鸥翩翩翻飞,郑成功的巨型雕像俯观远眺浩茫海水……构成一种独有的景色,令人叹为观止。 岛上的街和路,尤为别致。它的数十条街巷,起起伏伏、条条相  相似文献   

4.
劝君一游应县塔. 这是几年前从一本小册子里读到的一句话.应县,古称应州,位于山西省雁北地区,即雁门关外东北方一百多里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旧时有老八景清人朱树德又作续八景当今的桂林人又续了八景统称二十四景哪二十四景让我们细细观看象山水月作为桂林城徽图案的象山,位于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象山又叫象鼻山,山形酷似一头临江吸水的巨象。在象鼻和象身之间,有一溜圆大洞,名水月洞。水月洞倒影清流,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奇观。还珠试剑伏波山,位于市区东北,濒临漓江。唐代于山上建新息侯祠。新息侯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封爵,所以山以伏波为名。此山孤峰挺秀,半插江潭,半枕陆地。虽然高度只有63米,但悬崖峭壁陡然直立,如刀劈斧削,尤其…  相似文献   

6.
7.
李峰 《山西旅游》2007,(2):54-54
(李峰):进入阳历三月,天气渐渐变暖,桃花树上陆陆续续吐出了嫩芽,桃花争先恐后怒放着。这时的黄河上游冰雪都进入了融化期,大量的冰水雪水从山坡上,河岸边,草丛中,山梁上,沟壑里汇集到一块,流进了黄河。而位于晋陕峡谷中段被誉为万里黄河上最壮观,最有气势的黄河壶口瀑布,此时河水秒流量最大可达到8000-10000立方米,人们把此时的黄河水称为"三月桃花汛"。  相似文献   

8.
各位旅客,您好! 欢迎您乘坐锦江旅游观光巴士公司的旅游车! 下一站是人民广场,本专线的终点站。 人民广场是上海这个大都市的心脏,它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处在全市的中心,它更是上海人民的政治文化中心。 广场北面的大楼是1995年7月1日启用的新市府大厦。大厦以现代西方建筑的直线和弧线为轮廓,中央部位重点突出,均衡地向两旁伸展,构成“东西两堂制”的中国建筑风格。整个建筑庄严而有气势,体现了一种今古并存,中外结合的海派文化  相似文献   

9.
有景则灵     
中国有许多名山大川、人文胜地,都是旅游的好去处。同样,中国还有许多并不一定有名,甚至是交通不便且比较偏远的地方,也可能是很有吸引力的旅游佳地。 到偏远的地方旅行,生活上当然要苦一些,甚至还可能有风险,但对喜欢照相的旅游者来说,偏远的地方也许更好。因为那些地方更少司空见惯,更少人工雕琢,却有更多的山和水,更多的自然;只要有心,便会发现更多的好景,也可以拍出更多不会雷同的照片。 有一次,我去了当年红军过草地的地方,就是现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红原、若尔盖两个县的沼泽地区。那真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旅游声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景作为旅游研究的新兴方向,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文章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旅游声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外旅游声景研究的差异,并指出了未来中国旅游声景研究的主要方向.主要结论包括:(1)在研究内容上,国内学者主要关注了声景资源的识别与开发和旅游地声景的评价等内容,而国外学者则关注了从安静声景的价值判断到旅游噪音的影响和治理,从声景视角下的旅游体验到新兴快速发展的音乐旅游等多个层面的内容;(2)在研究视角上,国外相关研究引入了文化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声学生态学、文化地理学等多种理论视角,实现了旅游声景研究的多视角融合,而国内基于地理学或旅游学视角的研究尚不多见;(3)旅游目的地的声景建设与改善、基于声景视角的旅游体验、声景变迁及声景遗产的开发与保护等是中国未来旅游声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