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风能发展势头良好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储量为32亿千瓦,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10亿千瓦,其中,陆地上2.53亿千瓦(陆地上离地10米高度资料计算),海上7.5亿千瓦,可开发资源量是水电的3倍,具有巨大的商业化、规模化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几种主要的再生能源 1.水能。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有6.8亿千瓦,折合发电量5.9万亿度,可开发水电总装机容量为3.7亿千瓦,每年可发电量1.9万亿度。其中1万千瓦以上大中型电站,共计约3.6亿千瓦,每年可发电量1.8万亿度,相当于火电厂每年消耗7亿吨标准煤,或10亿吨原煤,或5亿吨原油。由此可见,我国把水能与煤炭、石油并列为三大常规能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世界风能资源储量非常丰富,据专家估计,世界风能年可利用资源量为72万亿千瓦时,即使仅仅利用其中一部分,就可满足人类的电力需求。而我国风力资源同样丰富,据统计,我国陆上实际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近海风场的可开发风能资源是陆上3倍,即我国可开发风能资源总量约10亿千瓦。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上水力资源大国,全国水力资源6.76亿千瓦,可供开发的水力3.78亿千瓦,年可发电近2万亿度,占全世界可开发水力发电总量的20%.由于过去对水能开发认识的偏谬,水电建设排不上号,单打一的火电型战略,使全国电力工业滞后,缺电程度逐年增长,缺电范围越来越大.1988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3270万千瓦,每年平均新增80万千瓦,水电开发程度8.7%.比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还低11.3和11.1个百分点.缺电从1970年开始,已延续了19年,1989年全国缺电1800~1950万千瓦.因电限产,影响总产值2000多亿元,损失上缴利税450亿元.偶尔看到一个小国“水电兴国”的经验,成为开窍的良药,引起我对优化开发水电的研讨.  相似文献   

5.
三峡工程的建设,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源。这是记者对三峡工程建设可以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分析之后的深刻感受。促进能源平衡和结构改善根据三峡工程专家们的测算,三峡工程建成发电之后,三峡电站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它将使目前的中国能源供给能力有大幅度提高。据统计,到1995年末全国年发电量为1万亿千瓦,装机容量为2.1亿千瓦。根据国民经济中长期规划,中国两大电网华中电网和华  相似文献   

6.
吕国强 《河北企业》2010,(7):108-109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2004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了4亿千瓦,之后仅用了19个月的时间,实现了从4个亿到5个亿的飞跃。《电力监管年度报告(2006)》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2200万千瓦,  相似文献   

7.
产能过剩直击中国经济"软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铁合金生产能力达2213万吨,开工率只有40%;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5亿千瓦以上,在建的包括一部分拟建的还有3亿千瓦以上,全部建完后中国的发电装机总容量将超过8亿千瓦。作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的德国发电装机总容量只有1.21亿千瓦,法国达1.16亿千瓦,英国8000万千瓦。”1月25日,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发布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当前中国的突出问题是某些行业产能增加过快,产能过剩的问题比较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2005年末,我国的钢铁、电解铝、水泥、电力、煤炭、纺织等11个行业均出现行业产能过剩集中释放的问题,在…  相似文献   

8.
全国现在的装机容量不少了,有2亿千瓦;九五期间,北京将增加1500万千瓦,到本世纪末全国搞不好要到3亿千瓦,建设够快的。截至八五末.我们已装机的2亿千瓦中,基本上有一半是在八五期间搞的,数量蛮大的。但平均装机容量只有5万千瓦,都是小玩意,真正的大玩意是近几年搞的。我的意见和电力部史大桢部长说的一样,以大代小不动摇。  相似文献   

9.
核电井喷     
自从2007年国家正式颁布《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以来,原定“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的目标已经接连几次被修改,先是能源局提出7000万千瓦,再到2010年的8600万千瓦,甚至到当前业内力挺的1亿千瓦。  相似文献   

10.
科技与生活     
何谓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所谓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农作物秸秆、工业有机废水、可用作能源的各种固体废弃物、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 我国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每平方米年辐照总量大于502千焦、年日照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的地区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3;可开发的风能资源为2.53亿千瓦;地热资源远景储量相当于2000亿吨标准煤以上,已勘探的40多个地热田可供直接利用的热储量相当于31.6亿吨标准煤;农作物秸秆产量每年可作能源的资源量在3亿吨左右。  相似文献   

11.
初秋9月,本报记者走访了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曹力耕副主任向记者介绍了“十五”期间甘肃省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高歌猛进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1999年至2005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一般性预算收入和大口径财政收入的年均递增率分别为10.5%、13.29%和16.28%,均高于全国同期GDP的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六年累计完成3808.21亿元。基础设施投入大大加强,全省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487.02亿元,六年新增公路里程548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06公里,成为全国第十八个实现高速公路超过千公里的省份。电力建设新增装机容量400万千瓦,全省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1013万千瓦,发电量由262.42亿千瓦时增加到501.78亿千瓦时。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为实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电力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电力装机容量将增至9亿千瓦以上.按4%的比例测算,届时核电将有装机容量3600万千瓦以上,就是说,从现在起共需要建设27座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  相似文献   

13.
全球风能理事会近日公布:2008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达到2700万千瓦,增长最快的主要是美国和中国. 去年一年,全球风电增长28.8%,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增长最快的市场在欧洲、北美和亚洲.到去年底,全球的总装机容量已超过了12.08千万千瓦,相当于减排1.58亿吨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4.
1.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现状 我国的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6.76亿千瓦,技术可开发容量4.93亿千瓦,经济可开发容量3.78亿千瓦.  相似文献   

15.
《辽宁经济统计》2008,(7):40-40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近日说,今年底我国风电的装机容量将突破1000万千瓦,两年后将突破2000万千瓦,我国不久将成为最大的风力发电国家。随着传统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价格的不断攀升,各国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资源。其中,风能成为目前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世界风能协会和中国风能协会共同主办、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鉴衡认证中心等承办的第三届风能大会暨国际可再生能源展览会和第二届亚洲风能大会,最近在北京拉开帷幕。风能是最具商业潜力、最具活力的可再生能源。它成本低廉,使用清洁,并且取之不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开发和利用风能列为一个重要的研发项目。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数据表明,发达国家风电年装机容量以33.2%的速度发展。到2003年,全球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为4000万千瓦。国际上对风能利用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风能已经成为继太阳能之后又一被广泛利用的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7.
海洋国土产权简论高谊一、问题的提出(一)中国海洋国土开发概况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有18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潮汐能可供开发利用的装机容量达2000万千瓦,海洋热能储量约5亿千瓦,化学能储量约1亿千瓦,海洋滩涂资源丰富,共有200...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上锅公司经历了生产任务快速增长、改革转制步伐加快以及任务急剧增加的过程。但企业依然保持着健康、稳步、持续发展的步伐。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公司每年的工业总产值等各项指标都以出色成绩顺利完成,连年创造历史新高,电站锅炉产量从2002年的560万千瓦摸高到2008年的2542万千瓦.年销售收入近90亿元。今明两年将继续保持在2000万千瓦左右的产量、年销售可超100亿元。  相似文献   

19.
《活力》2012,(19):36-36
黑龙江清河泉生物质热电集团公司下辖黑龙江清河泉生物质能源热电有限公司、虎林电厂分公司、虎林热力公司、黑龙江清河泉米业有限公司、黑龙江清河泉米业吉祥分公司、兴凯湖分公司六家发电、供热、粮食加工企业.集团公司现有员工87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20人,公司占地面积30多万平方米,企业总资产6.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4亿元,拥有汽轮发电机组11台,发电机总装机容量达7.65万千瓦;锅炉16台,总容量675吨/时,年发电能力4.3亿千瓦时,年供电3.6亿千瓦时,年供热量300万吉焦,可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有先进的水稻加工线8条,年加工能力40万吨.  相似文献   

20.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电厂(简称华能南京电厂)是我国“八五”期间能源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总装机容量为64万千瓦,投产十三年,共发电437.55亿千瓦时,累计上交国家税金13.3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