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财政》2015,(3):52-53
调结构、转方式,是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举措。2014年以来,青海省财政坚持把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和财政资金组合功能,积极创新投入方式,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省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逐步增强。——落实税费优惠政策。2014年以来,全省各级财税部门努力克服经济形势和税收减收压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和结构性减税政策,充分发挥结构性减税政策在减轻企业税负、扩大内需、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保障和改  相似文献   

2.
孟祥娟 《证券导刊》2014,(24):17-18
经济步入新常态,本届政府上台以来出台的政策重点在改革和调结构。虽然短期经济有下行压力,但是逆周期调控思路已经有明显变化,稳增长措施采取的是微刺激,意在托底,同时稳增长措施仍兼顾了短期和长期,兼顾了改革和调结构。未来几年,将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布局,继续加大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宏观背景下,预计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宏观经济将面临三大风险和六大挑战。在中央提出"新常态"的判断后,我国将不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预计2015年我国在设定经济发展目标时,将进一步淡化经济增长速度,换之以弹性目标和发展区间进行管理,采取预调、微调等宏观调控手段予以应对。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中央提出要"再接再厉、趁热打铁、乘势而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面临考验。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2015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如何实现稳增长与促改革、调结构之间的平衡,其政策要点在于两方面:一方面短期内通过稳增长为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打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另一方面长期内围绕促进发展这一根本推进重大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背景下促进海南省就业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国内外劳动力市场已经并将继续遭遇就业冲击。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求,保增长、调结构和扩内需的政策手段,需要与保就业的目标紧密结合,从就业入手创造国内消费需求,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更可持续的源泉。本文对当前国内外及海南省就业压力和失业状况进行了概括,并解析了海南省在金融危机时期就业市场的具体表现,并以此提出了稳定就业和治理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财税改革和结构性减税,在近几年颇受各界期待,相关政策也在陆续公布。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8月1日起,按照公平税负原则,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在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决策层推出公平税负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是经济处于合理区间时"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彰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向自主稳定增长转换的重要时期,经济运行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宏观调控的核心是要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控物价的关系,把控物价放在首位。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但潜在增长水平将逐步下调。要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有利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7.
王一鸣 《新金融》2011,(8):9-14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向"自主稳定增长"转换的重要时期,经济运行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宏观调控的核心是要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控物价的关系,把控物价放在首位。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但潜在增长水平将逐步下调。要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有利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8.
高广春  王萌 《银行家》2012,(8):80-83
2012年上半年,在稳增长和调结构并举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下,货币政策趋于宽松,但房地产的紧缩政策却一直被强调和坚持。现实中的房地产金融运行生态显得的有些模糊,一些指标显示出房地产政策的紧缩效果效应;一些指标则与房地产的紧缩政策有相悖之嫌。在稳增长和调结构难以平衡的大背景下,房地产金融与房地产市场一样遭遇颇为尴尬的境地。货币政策温和回暖下,房地产开发投资正蓄力越冬  相似文献   

9.
在“保增长”取得一定成效后,政府宏观调控应把重点放在“调结构”上。“调结构”能否顺利推进并取得成效,不再仅仅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继续强化,而是在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继续实施的同时,强化改革并深化改革。政策调整可以“保增长”,但是,“调结构”要依赖改革加速。  相似文献   

10.
实现稳增长、控通胀与调结构的动态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稳增长、控通胀与调结构三者相互纠结、较难取舍,但仍应该有一个顺序。笔者认为控通胀应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调结构,最后是稳增长上半年经济增长基本符合政策调控预期经济增长方面:今年上半年总体增长平稳,基本符合政策调控预期。其中,第一季度经济增速9.7%,第二季度9.5%,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中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宏观调控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文章认为: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固然重要,但鉴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在保增长的同时也不能忘了调结构,保增长、调结构两手都要"硬"。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所以备受关注.因为它是我国来年经济工作和宏观经济政策的风向标。2007年会议的主基调是“防过热、防通胀、重民生”;2008年是“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2009年的中心则是“调结构、惠民生”.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工作重点是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重点是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3.
受国家出台微刺激政策,以及各地启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措施的作用,一季度一些经济超低的省市自治区,在第二季度出现了经济明显回升的情况。受国家出台微刺激政策,以及各地启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措施的作用,一季度一些经济超低的省市自治区,在第二季度出现了经济明显回升的情况。比如一季度全国经济增速最慢的黑龙江、河北、山西,在上半年经济均有大幅好转。三地一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4.1%、  相似文献   

14.
《银行家》2014,(10)
正嘉宾致辞王松奇:"新常态"一词成为眼下中国最时髦的词汇。《人民日报》在8月5日、6日、7日连续三篇的系列评论以《经济形势闪耀新亮点》、《经济运行显现新特征》和《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为题,在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具体阐释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容和政策涵义,简单概括说就是:(1)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增速从高速转为中高速;(2)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3)具体政策意向是调结构、挖潜力、激活力、补短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运行已开始进入常规增长轨道.2011年宏观调控的基调应定位于"控通胀、调结构、促内需、稳增长".预计2011年全球经济继续温和复苏,"二次探底"或快速增长的可能性均较小;我国消费、出口实际增长稳中有降,投资增长动力依然强劲;物价上涨趋势延续,通货膨胀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宏观经济政策转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双松"转向"一松一紧";金融监管政策趋紧,银行业面临较大的资本管理与经营利润压力;房地产调控政策效应递减,房地产价格可能在下半年快速反弹.在这种背景下,2011年中国银行业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势头,但资产业务的发展会受到抑制,资产质量问题也会有所暴露.  相似文献   

16.
《证券导刊》2008,(46):55-55
编者按上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为明年经济政策定下基调,明确将"调结构"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对于经济而言,"调结构"不仅意味着产业的转移、整合的发生,同时意味着就业的转移以及新兴产业的产生。可以说,这个转变将给资本市场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主要是结构性失衡,而非过去的总量失衡。结构性失衡需求管理政策将会失效,需要转变思路运用供给管理政策。要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调控目标,采用需求管理政策,其总量效应下降,供给管理政策应该是现实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纪敏  陈崇 《中国金融》2012,(21):60-61
当前,在国内外经济增长趋缓、周期性通胀压力逐渐缓和的背景下,结构性通胀压力应引起更大重视,应将稳增长和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当前,从总体上看,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仍不容掉以轻心。从前瞻性指标看,PPI和CPI走势关联度逐渐降低。这一方面缘于PPI、CPI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相关性的差异,另一方面则反映了我国通胀压力正由周期性通胀向结构性通胀转变。  相似文献   

19.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国内经济周期性回调和结构性矛盾共同作用,对我国经济构成非常严峻的挑战。必须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结合起来,把立足于保增长的短期政策与着眼于调结构的中期战略结合起来,应对挑战,推进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普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而“转方式调结构”成为破题的关键。而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由于受到基础薄弱、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转方式调结构”面临的困难更多,压力更大。本文以欠发达地区永州为例,在分析面临困难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