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教学活动中,存在着教学双方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求真是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是对才智的建构;求善是对人文价值的认识,是对人的理解;而求美别是对真和善的统一,是把人与才的两方面进行完美结合的结果。因此,教与学的理想境界就是“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从“以美引善以美健体”的维度出发,去认识和理解体育运动中的真、善、美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出奥林匹克体育运动的正确、科学的价值取向,旨在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及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相似文献   

3.
在普通高校中开设舞蹈欣赏课是有必要的。在舞蹈欣赏课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真、善、美意识,舞蹈欣赏课是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网络社会,传媒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日增,已成为举足轻重的“话语体系”,它在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诸种不和谐因素。和谐社会是真、善、美统一的社会,高扬真、善、美,抵御摈弃假、恶、丑,创造符合社会需要的传媒文化,有利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科学运用情感艺术,以“真”育人,以“美”润人。用“真”的情感教育引导大学生;用“美”的情感激励鼓舞大学生。在教育中以真理立人、以真心唤人、以真情感人;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人格之美示范学生,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之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尺度之美,将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时代需要教师形塑价值体系和话语表达方式。教师的价值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实现教育理想、享受教学乐趣,体验教真育爱,从而使心灵抵达和满足的意义关系,话语表达则是这一价值实现的路径。通过话语表达使学生在人化的过程中精神得以充盈,生命得以绽放,智慧得以生成。为此教师要在设计、实施、反思层面渗透价值诉求,恰当运用话语表达方式表征教学目标,建构教学流程,实现教学理想,引领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该文作者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最著名的颂歌《希腊古瓮颂》进行了具体、深刻、全面的解析 ,指出济慈用心灵的眼睛从一件肃穆的雕刻艺术品中看到了艺术的永恒美 ,肯定地阐释了该首颂歌中“美即是真 ,真即是美”这一论断  相似文献   

8.
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科书。"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本质所在,"善"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力量之源,"美"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魅力所在。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于真善美意蕴是青年学生筑牢信仰之基的必备要素,是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关键支撑,是青年学生抵制错误思潮的重要保障。新时代需汲取文化中蕴含党史学习教育的真善美,挖掘日常生活中党史学习教育的真善美,多元化载体表达党史学习教育的真善美,进而实现读懂党史中的真善美,学史以明理、学史以增信、学史以崇德、学史以力行。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呼唤美育观照。美育的功能在于“以美启真”、“以美储善”。它有利于人的智力结构和意志结构的建立。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就必须寓素质教育于美育之中  相似文献   

10.
审美意识是历史学科素养的体现,作用于历史认识的全过程,决定着历史认识的方向。历史学科审美价值的实现过程正是历史教育对人的价值引领过程。审美意识的培育是对历史学习者史学理论素养和历史学科能力要求的重要体现,它关系到历史教育审美价值的实现程度,是历史教育的本质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应通过挖掘历史学科内容的审美价值内涵,让学生在与历史的对话中获得历史美感;探索历史学科美育课程的综合开发,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实践中增强审美能力;深度变革课堂教学生态,让学生在主体探究中丰富审美体验;重视历史教学中的价值引领,让学生在人生意义的探寻中提升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讲授“毛泽东思想概论”应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立论依据、主题、精髓以及“中国化”特色等方面 ,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2.
学术期刊的科学美是其内在质量的一个重要体现,学术期刊在表现科学美方面应注重表现真善之美、哲理之美、新颖之美。为此,学术期刊编辑作为审美主体与审美中介须注意解决好几个相应的问题:正确处理审美主观性与客观性关系;提高审美素质,加强审美判断与选择能力;不可为美而单纯追求美;引导作者与读者去培养科学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3.
财经类院校《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因此,精通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技巧,教授学生掌握财政学的理论体系和精髓是财政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分析了该课程的特色及在目前财经类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教学改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体育精神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是追求人的健康、健美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以争取精神世界健康自由的心理状态,它蕴含着道德的具体要求:为国争光的体育精神是爱国主义的体现;不畏艰难、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是人类为理想而不断奋斗的精神;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体育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是集体主义的体现;追求真、善、美的体育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具体要求。要将体育精神作为一种教育因素,融入高校大学生道德建设中,对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促进高校道德教育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坚持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华所在。真正做到“实事求是”,首先要正确认识“实事求是”的内涵,其次要正确理解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然后在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大力搞好调查研究、以创造性思维开展工作上去落实。  相似文献   

16.
位于靖江王城内的独秀峰,自山麓至山顶遍布石刻,奇特的自然景色与丰富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在桂林群山中具有独尊地位。它蕴涵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有文化山之誉。千百年来,“皓皓素质“南天一柱”的独秀峰,是历代文人雅士登高揽胜的首选之地,是桂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文化教育变迁史上的一个缩影,是人们心目中真善美的化身,是坚定不移、正直无邪的人格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17.
音乐欣赏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是提高大学生审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要重视音乐欣赏课的开课,欣赏内容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教学方法可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8.
我国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要求相一致的。我国音乐教育的核心,即音乐和社会、政治、人的思想感情的关系,以及对音乐艺术真、善、美的统一要求。音乐本身所固有的多元化功能,必定对人产生教化作用,而音乐的教化性是寓于审美性之中的。中国音乐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文化的母体,而构建中国新的音乐文化,则必须实施新的有创新的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直是语文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阅读古诗词,从而让学生感受诗词中的美,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途径。教师引导学生在读诗词的过程中,去努力地感受美、发现美、品味美,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操。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著作在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泽东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理论宝库。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在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上的特点决定了选读毛泽东著作是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和环节。正确处理选读毛泽东著作与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之间的关系 ,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