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和政策性制度性等原因,陕西省高职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作者认为,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建议是: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支持陕北陕南地区发展民办高职院校;加大合作力度,扶持优势特色专业等.  相似文献   

2.
教育均衡发展是落实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江东区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以“区域走均衡发展之路,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为方向,着力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基本形成了区域协调、  相似文献   

3.
《宁波通讯》2008,(12):52-53
教育均衡发展是落实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江东区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以“区域走均衡发展之路,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为方向,着力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基本形成了区域协调、  相似文献   

4.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和政策性制度性等原因,陕西省高职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作者认为,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建议是: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支持陕北陕南地区发展民办高职院校;加大合作力度,扶持优势特色专业等。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教育的均衡发展体现了公平与公正的教育理念,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实施教育均衡化发展战略,就是要逐步缩小城乡之问、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和群体之间教育机会的不平衡。当前,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纷纷把关注焦点投向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积极探求有效途径以促进区域内校际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网络教学的不断发展,网络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地位开始凸显,  相似文献   

6.
<正> 1.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关系的建立,都要解决一个谁来发展、谁来建立的问题。不管是梯度理论还是反梯度理论,是均衡发展还是非均衡发展,是以产业倾斜来统一东西部关系还是以区域倾斜来形成东西部格局,如果没有相应发展主体的培育和成长,就会失去相应的组织基础。 2.作为经济发展的组织者和带动者,发展主体及其功能结构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由经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各地区高等教育的教育规模和发展速度都取得巨大进步。随着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进程加快,区域差异化、不均衡发展的问题引起普遍关注,因而高等教育的区域发展受到很大的质疑。但是事实上,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有其内在的特殊原因,并且,从微观角度看,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区域内在发展存在一定协调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呈现多种形态,既有不同层次上的不均衡,也有不同阶段上的不均衡.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教育政策的执行偏差和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应建立以政府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完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快经济建设和制度创新,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使义务教育在政府的引导下实现均衡、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开放的全球市场上,来自于地区的优势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一优势不是外生的自然禀赋,而是在竞争与合作中形成的内生的竞争优势.区域文化观念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区域发展主体,并以其为载体和中介,在微观层次,影响企业的发展水平、产权安排、产业选择等;在宏观层次,对经济发展有全方位、持久的影响,影响区域经济活性、区域创新和区域综合力等.而两个层次的对接、互动与耦合,使得区域经济模式打上明显的地域文化烙印.同时,区域经济对区域文化观念也有重要的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支撑作用.两者的互动发展与一体演进又构成了更深层次的区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武侯区位于成都市西南,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高科技文化区,辖13个街道办事处,人口近100万.区内有四川大学,还有一批享誉全国的基础教育名校.近十年来,武侯区在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城乡一体化为核心,积极探索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武侯模式”,全面提速区域教育的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成为中西部地区教育综合改革和均衡发展的典范.被命名为“全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实验区”和“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成为全国高位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1.
罗黎平 《改革》2015,(2):91-97
改变我国发展失衡的状况,应推动并实施以深化改革为主线的再均衡国策,通过供需双调,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再均衡。通过重塑区域发展格局和推进全国市场一体化建设,实现中观层面的区域再均衡。通过构建新型二元激励结构体系和激活民营经济活力,实现微观主体的动力再均衡。在这种再均衡国策下,县域经济在总体战略谋划上,应积极推动概念经济的转型和升级;产业发展应注重市场化导向、要素积累及本地根植性;空间发展应重视区域定位调整与内部"三生"空间优化;改革创新应重点抓好区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河南省学前教育的发展动态进行调研分析,发现教育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为:幼儿受教育起点的不平等;幼儿受教育过程的不平等;幼儿受教育结果的不平等,深究问题背后的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 转变思想,明确学前教育是教育之"基";转变政府经费投入重心,加大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力度; 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夯实学前教育基础;建设城乡一体化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强化管理,构建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检测与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3.
《重庆经济》2010,(3):10-16
根据区域发展理论,一个国家可以选择区域均衡发展或非均衡发展两种战略。从1949—1978年,为应稳定国家政权和免受战争冲击,我国总体上实行的是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振兴区域经济的重大战略政策,先后经历了1979—1990年效率优先导向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1991—1998年寻求协调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和1999年至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区域统筹发展战略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90—2007年环渤海区域五省市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指标,基于PanelData模型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明:总体来说环渤海区域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环渤海区域五省市的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效应在区域上的差异并不明显,这是因为金融市场发展走的并不是一条“市场主导”的道路,而是“政府主导”下的一种滞后性演变道路。  相似文献   

15.
从区域利益看我国地区的不均衡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新安 《开发研究》2004,(2):14-15,44
改革开放后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极大地改变了既有的区域经济格局 ,但也带来区域差距扩大。出现地域性差距除既有经济基础等因素外 ,主要是区域利益得失不均衡 :各地区制度非同步安排造成发达区域“先行者利益”优势 ;区域垂直分工体系下造成欠发达地区的双重利益损失 ;区域要素收益率差异造成区域差距扩大格局。  相似文献   

16.
课题研究区域协调发展不等于均衡发展,更不是均一发展。更佳的协调状态,使区域各要素易于或利于形成新的合力,取得1+1大于2的发展动力。对此,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对本省区域协调发展进行了考察调研,并针对其如何更好地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筠 《中国西部》2011,(6):82-89
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已经全面普及,进入了巩固普及成果、着力提高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转型阶段。如何推动区域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提档升级,架构适应时代、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的区域教育高速发展模式?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立足实际,大胆创新,闯出了一条党政助力、城乡共建、高位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并朝着优质、高位、纵深、人民群众满意的发展目标奋力迈进。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制约瓶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形式,它的兴起与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经济和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是高职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区域经济特征对高职教育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9.
区域物流优化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经济发展及相应物流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实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规划中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可以运用非均衡发展策略来解决区域物流的优化问题。在非均衡区域物流优化策略的具体运用上,根据非均衡发展理论产生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和理论前提,应考虑区域物流发展的水平和结构等因素,对不同策略进行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20.
袁恩桢 《上海国资》2005,(10):65-65
在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均衡发展战略时,也不能简单地否定非均衡发展的现实意义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提倡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提倡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当前,我们又积极主张保护弱势群体利益,提倡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发展战略转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