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对全球银行业国际化现状以及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外资银行进入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之后,本文以全球76个国家相关数据,通过广义最小二乘法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跟随客户、追逐当地市场是外资银行进入的主要动因。另外,东道国的制度因素、东道国银行业自由化、经济自由化程度也会对外资银行进入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1996--2009年的面板数据,以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性机构数量为因变量,从外资银行母吲的宏观因素、东道国的制度因素和母国与东道同的联系三个方面检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母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母同对中国的FDI、母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量呈正相关父系,与两国的地理距离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母同银行业的存贷利差没有显著关系,并且,2006年底我国对银行业的开放政策显著地促进了外资银行的进入。  相似文献   

3.
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金融机构大量进入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体系。本文基于一个规范的经验研究框架,检验这一现象背后的动因。我们发现,90年代后半期新兴市场国家对外资银行管制的放松以及经营环境的改善,是导致这一时期外资银行大量进入的主要原因。此外,外资银行自身的效率优势、“追随客户”的战略以及东道国金融体系的结构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5.
我国入世过渡期已经结束,银行业已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进入将对我国银行业绩效和产业组织结构带来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我国14家银行1996-2005年的面板数据,就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的短期影响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国内银行对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数量增加反应不敏感,经营成本和盈利同外资银行市场份额的增加正相关,我国银行业市场符合结构-行为-绩效范式。本文就我国银行业应对外资银行冲击的方略提出建议,即通过与外资银行股权合作弥补我国银行业不足,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实现综合经营以提高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积极学习、借鉴外资银行新的金融产品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6.
7.
郑鸣  冯凯 《金融论坛》2007,12(4):18-21
我国入世过渡期已经结束,银行业已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进入将对我国银行业绩效和产业组织结构带来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我国14家银行1996~2005年的面板数据,就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的短期影响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国内银行对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数量增加反应不敏感,经营成本和盈利同外资银行市场份额的增加正相关,我国银行业市场符合结构-行为-绩效范式.本文就我国银行业应对外资银行冲击的方略提出建议,即通过与外资银行股权合作弥补我国银行业不足,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实现综合经营以提高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积极学习、借鉴外资银行新的金融产品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8.
谢雨白 《上海金融》2004,(10):25-27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具体银行业务的影响是不同的,中间业务是外资银行争夺的重点业务,其核心是市场份额的争夺,贷款业务争夺的不是市场份额,而是优质客户的争夺。外资银行的进入将逐步打破低效率的银行业市场结构,中资银行通过同外资银行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态势,将外资银行融入到我国的银行体系中,这样,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将逐步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现状入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动因.结果表明:"追随客户"战略是带动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最主要因素.国内信贷和存贷利差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中国对外进口和外资银行的进入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现状入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动因。结果表明:"追随客户"战略是带动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最主要因素,国内信贷和存贷利差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中国对外进口和外资银行的进入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外资银行在华投资动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外关于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研究文献已非常丰富.但是国内外还没有关于外资银行中国投资动因的实证研究。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外资银行在中国投资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双边贸易、直接投资、人均GDP和距离因素对国外银行在华投资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的“跟随客户”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外资银行在中国投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13.
刘彬  曾勇  李强  张波 《投资研究》2012,(5):34-51
市场特征将影响外资银行的进入模式和在华总资产。本文在市场存在高质量客户区域和低质量客户区域假设的基础上,建立外资银行进入模式的模型,从理论上给出外资银行在华独立发展总资产较少的一个解释。结论表明:因为外资银行在低质量客户区域存在信息劣势,在两个区域客户质量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外资银行将在客户规模差异小时选择在高质量区域独立发展模式,而在两个区域客户规模差异也大时选择既独立发展又股权合作的复合模式。只有两个区域客户质量差异不变,随着区域规模差异的增大,外资银行才倾向于选择单纯股权合作模式。此外,外资银行对本地市场熟悉程度下降将降低其选择独立发展模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15.
客户结构是企业市场营销质量的体现,关系到企业竞争力和提高效益的潜能。目前,农业银行客户结构现状不够理想,客户多而分散,优良客户少,投入回收率低,尤其是贷款客户额小户多,规模性经营差,且大多数运营不畅,处于瘫痪或半倒闭状态,由此造成农业银行管理与服务的投入与客户价值回报率的反差日益明显,调整客户结构日益紧迫。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生存模型,实证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时机确定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规模越大、资本量越充足及对中国市场的经验越丰富的外资银行越早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外资银行母国对中国的投资规模越大、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越高,外资银行越早进入中国市场。另外,研究还发现亚洲地区的银行业进入中国市场并没有明显的先行优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汇丰村镇银行在中国农村的落户为基础,展开讨论分析外资银行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所采取的各项营销策略,综合我国银行现状再探讨内资银行所面临的营销危机和日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生存模型,实证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中闻市场的时机确定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规模越大、资本量越充足及对中国市场的经验越丰富的外资银行越早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外资银行母国对中国的投资规模越大、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越高,外资银行越早进入中国市场.另外,研究还发现亚洲地区的银行业进入中国市场并没有明显的先行优势.  相似文献   

19.
面对全球金融一体化,特别是人民币业务逐渐向外资银行开放的格局,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些传统优势已明显减弱,来自外资商业银行竞争和挑战的压力迫切需要将研究的焦点提升到以客户为中心的层面上来,新的市场环境及顾客需求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更新经营理念,做好市场营销,培养稳定的客户群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全球95个国家2000-201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银行监管与外资银行进入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监管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机制,同时探讨金融开放对二者关系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外资银行倾向于进入监管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进行监管套利。换言之,严格的银行监管抑制了外资银行进入。进一步研究发现,一国的金融开放水平越高,银行监管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程度越大,即金融开放在银行监管套利的过程中存在调节效应。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银行监管主要是通过减少绿地投资这一中介渠道抑制外资银行进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