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避行为是指行为主体在不违背现行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手段,达到一定日的的行为。从我国的资本市场来看,规避行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中,其产生的社会影响也越米越大。上市公司会计规避行为是指公司在不违背现行会计制度和会计法规的前提下,通过操纵会计利润和财务指标来达到自身目的的行为。本就会计规避行为与其他会计行为的区别及其特点等问题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2.
3.
保护股东利益特别是申小股东权益,是证券市场完善的重要内容,也是证券监管的首要目标。本文通过区分所有者为知情和不知情两种类型,分析了转型经济中知情的控股股东与管理层合谋与监管问题。研究表明:在所有者都不知情的条件下,所有者监管的概率取决于监管成本、监管收益以及管理者可能进行合谋的概率;而管理者合谋的概率取决于合谋收益、所有者监管概率以及合谋失败后所带来的损失和惩罚;在所有者分为知情的内部大股东和不知情的、分散的外部小股东的时候,知情的监管者因为有合谋带来的收益,将会降低其监管的主动性,使合谋的概率上升。 相似文献
4.
申慧慧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20(2):73-76,80
通过建立动态博弈论模型,研究管理者会计造假的动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会计造假的解决方案:一是建立管理者和投资者的制衡机制;二是制定有效的市场监管和惩罚机制。 相似文献
5.
报酬契约与内生性会计行为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报酬契约以激发代理人的合意行为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而董事会及其相关的制度安排是报酬契约健康运行的关键。以我国2001年-2003年受到证监会公开谴责的上市公司为代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所有权的缺位和激励方式的单一,上市公司因会计行为异化而受公开谴责仅与上市公司的巨亏行为以及资产负债率正相关,而与报酬契约、董事会制度安排等的相关性则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报酬契约与公司会计行为的不相关性以及控制权收益的隐性,成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行为异化泛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7.
本文试图通过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模型,构建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理论研究模型,并作进一步推衍,梳理在上市公司会计监管中各方的行为和经济后果,以期为后续研究寻求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控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实现股票市场的效率和公平,会计监管成为一种制度的选择.本文从会计监管的演进过程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会计监管机制的构成,并对其现状进行了剖析,最后结合我国目前的形势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机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舞弊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冬初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5)
利益驱动诱导企业会计舞弊的动机,会计信息的非对称性特征为企业的会计舞弊创造了条件,企业是否作出会计舞弊的行为选择,取决于其所处的监管环境对企业会计行为的约束力。监管环境对企业会计行为的约束力由监管环境对企业会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处罚严格和检查力度决定。因此,我们必须提高监管中的处罚力度、处罚严格程度和检查力度,加强对企业会计行为的监管力度,以有效地控制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个世纪90年代建立证券市场,十多年来,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舞弊接连不断,上市公司会计监管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基于上市公司的会计监管进行研究,通过系统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旨在继续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实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监管目标,从而保障我国证券市场规范有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控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实现股票市场的效率和公平,会计监管成为一种制度的选择。本文从会计监管的演进过程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会计监管机制的构成,并对其现状进行了剖析,最后结合我国目前的形势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机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试论会计行为理论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开田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1999,(6)
行为会计是现代会计的第三大分支, 它包括会计行为及其产生的会计信息对其使用者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行为对会计行为的影响。会计行为理论是对会计行为的理性认识,是会计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会计理论体系中处于会计应用理论范畴之中, 会计行为理论一般应包容会计行为主体理论、会计行为手段理论、会计行为方式理论、会计行为客体理论等范畴, 这些理论组成了会计理论框架( 或体系) 结构。 相似文献
13.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行为会计是会计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人类行为对会计信息乃至会计系统的影响,以及会计信息对人类行为和行为决策的影响。行为会计源于美国,始于本世纪50年代。西方各国对其颇为重视,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运用,使行为会计的研究领域得到不断拓展和深化,成为当今世界会计领域中极具研究价值的一个方向。行为会计研究和处理的是会计与相关行为之间的关系,强调会计行为主体如何开展会计行为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受托责任,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同时强调会计信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的剖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作为企业经营行为和经营结果的表现形式,其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和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秩序,而且直接涉及到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切身利益。本文以上市公司为侧重点,从理论和实务的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类型、动因、机会及采用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如何防范会计舞弊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国内外上市公司会计欺诈案件呈现上升趋势,而且影响巨大.本文从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引入第三方博弈的"囚徒困境"模型出发,剖析了上市公司会计欺诈行为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外在监督制度--法律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力量的削弱和缺失.因此,要实现对上市公司会计欺诈行为的有效监管就需要不断完善相应的外在监督制度,而切入点就在于对被监管者的勾结得益、勾结成本和勾结风险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孔小红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1):85-87
会计舞弊的机理是主观因素为主导,客观因素通过主观因素起作用而发生结果的一个过程。这种机理可以用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加以阐释。“有限理性”假设可以说明会计舞弊为何产生;前景理论可以解释会计舞弊中的合谋现象;锚定效应和过度自信可以表明为什么经济主体和个人甘冒舞弊被发现和受到处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信用一直以来都是倍受人们关注的问题。针对上市公司目前存在的一些会计造假现象,本文运用了均衡模型分析了抑制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现象,并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
政府采购监督制度优化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9):35-38
在政府采购监督博弈中,监督的博弈规则有效与否,主要取决于作为规则制定者——法规制定部门的评价,所以,应重视对政府采购监督者的监督,加大对监督主体查治工作的奖励和对其不作为的惩罚,提高查治工作的积极性,避免监督主体与监督客体串谋。政府采购监督客体的行为取决于预期正效用与受处罚的负效用的权衡,所以,应掌握好查治概率和处罚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