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孔维博 《商》2014,(6):65-65
很多关于法治的阐述都确定起源于古希腊思想,但是法治理论的发展一直在发展,并不断被赋予着新的生命。当今社会,法治作为一种政治理想、治国方略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遍性的认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欠发达国家,都已经将倡导法治原则、推进法治发展作为了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虽然由于历史、地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各国的法治发展水平不同,但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法治这一理念、精神、原则业已扮演了一种全球化理想的角色。一种社会理想,指通过这种治国的方式、原则和制度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状态。总的来说就是法治包括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和形式意义上的法治,也就是强调两者的统一,形式意义上的法治强调“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  相似文献   

2.
《三联竞争力》2010,(11):54-54
“CCTV中国十年法治人物评选”活动,立足新世纪十年(2001—2010)波澜壮阔的法治进程,全面回顾和盘点十年来对国家的法治建设和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法治人物。主办方为全国普法办和中央电视台。  相似文献   

3.
冯语轩 《商》2014,(23):224-224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明确指出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又进一步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系统设计,“法治”得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商》2015,(52)
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有过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对此,本文将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首先呈现关于法治思想的几点重要论述;其次分析新时期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途径;最后探索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商》2016,(9)
当前,中国十八大会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至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本文着重评述三大法学流派的基本观点,以及其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影响,使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三大法学派。  相似文献   

6.
邱莉  李嵩 《致富时代》2010,(4):197-197
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社会转型的时代。“法治”越来越成为一种时代的呼声。“依法治国”被规定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治国方略。但是一直以来,由于法治建设缺少民众基础,国内公民没有养成尊重法律和法院解决的习惯。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是我国影响较深的传统思想。该文将探讨将中庸与我国的法治建设的结合,期望能为我们的法治建设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工作部署,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升入,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迫切要求加快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数字法治政府呈现出的是一种“科技”+“法治”的新结构,更注重的是从以往的权力管控到权利保障的变化,当前数字法治政府在建设中面临数字化立法欠缺及数字弱势群体权利保障不足的问题。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下,数字法治政府的建设首先需要树立数字化和法治化共同发展的理念,注重数字化立法和对数字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8.
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对“和谐”概念都有阐述.如今,我们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可以说是理论的一次升华.而和谐校园建设又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和谐”、“和谐校园”的界定,和谐校园建设提出的背景,和谐校园与法治建设的关系阐述如何去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9.
《商》2015,(34)
传统文化作为人类历史的积累与沉淀,必然有其自身的延续性与承继性。现代法治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归因,过多地注重西方法治理念与制度的移植不利于推进中国的法治现代化。因而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基础,承继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建构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切合中国人习惯特点的法治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乡土社会向信息社会、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转型决定了当代中国的法治结构是二元的,即乡土社会的法和现代社会的法并存与对立。现阶段的法治建设的理念和路径选择都要立足于转型社会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既不能墨守成规、裹足不前,也不能好高骛远、一蹴而就,而是要在坚持法治基本理念、价值、规律---法治之道的基础上,探索法治实现的独特策略、方法、技术---法治之术。  相似文献   

11.
李杰芳 《中国报业》2023,(14):138-139
新媒体时代,法治新闻节目若想利用“新媒体+”做好法治宣传,其制作必然要与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紧紧相连。法治节目的宣传方式要利用好“新媒体+”的多种渠道,促使媒体行业进行改革发展。电视台可通过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三微两端”融媒体生产平台等策略,使广大群众更好地关注法律、学习法律,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和谐理念与城乡关系 自2004年9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式提出以来,“和谐”理念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引导力量。对当前的中国来说,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必然要实现作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乡村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城乡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但城乡关系现状不容乐观。至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仍在拉大,  相似文献   

13.
张红 《中国市场》2008,(39):156-157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必须先行。而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抓好高校法治校园建设,高校法学课程设置及教学,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法治实践活动等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客观需要,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弘扬法治精神,维护法的权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强化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关键推动者,城市管理者要树立创新思维以探索人民城市建设的基本路径;要树立法治思维以构筑人民城市建设的基本规则;要树立底线思维以坚持人民城市建设的基本性质。对城市管理者思维的三维向度研究,有助于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推动人民城市在更高质量、更高水平上发展。  相似文献   

16.
商鞅"法治"思想作为秦国的治国方略,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其"法治"思想的实施,让秦国从一个蛮夷之地迅速发展为一个富强之国,也实现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愿景。商鞅的"法治"思想对于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宗法等级制度、成文法的发展等都有积极的影响,但其本身也存在局限。如何辩证地认识商鞅的"法治"思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东 《市场论坛》2004,(4):22-23
传统税收理论认为,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这一定义指明了税收的国家主体性,但并未指明纳税人应该享有的权力与义务。本文拟在当前“公民主权”社会的条件下,从纳税人的角度出发对税收定义进行分析,对纳税人税收筹划与税收法治的关系进行探讨,并进而指出我国当前税收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祖萍 《商》2014,(47):185-185
本文立足于法治中国的建设,首先从人性基础,从哲学的层面阐述了法治立足于的人性理论是性恶论,法治是人性恶给予的合理安排。其次从法治的规范、事实、价值的理论结构的发展以及含义来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法治,再从法治的发展历程中来认识到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进而提出立足于中国法治实践的法治中国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冯美燕  王学燕 《商》2014,(48):201-201
在当代中国,警察是我们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同时也是武装性质的我国力量,承担着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等重要的社会责任,是我们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因此,警察需要科学、深入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含义,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法治意识,为努力推进我国公安机关乃至整个社会的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建设进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应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当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情况,来探讨当代大学生法治理念培育的实际问题。文章主旨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下,分析和梳理我国当代大学生法治理念培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并探讨当下创新型的针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开展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