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刑事诉讼法中,我国首次规定了专家辅助人制度,主要功能是由专家辅助人对鉴定意见提出合理的异议,可以解决鉴定意见无法得到有效质证的难题。但是新刑事诉讼法中的法条规定过于笼统、不具体,并未详细规定专家辅助人在诉讼中的诉讼地位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如此会导致在具体司法实践中遇到许多操作难题。我国的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作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本文拟以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中存在的问题及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完善为切入点,为进一步完善规范该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思明 《商》2013,(17):236-237
2012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颁布,很多学者对如何理解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中的专家辅助人制度发表了看法,对“专家辅助人”制度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显得愈加紧要。鉴于此,本文对近年来国内有关“专家辅助人”的研究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3.
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虽然专家出庭制度的设立对提升司法公信力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法律对专家出庭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化,不利于制度的实施。本文对专家出庭制度中专家的诉讼地位、专家应有的资格及专家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沙力  鄢静雯 《中国市场》2013,(46):147-148
我国目前是通过鉴定人—专家辅助人制度实现对医疗过错纠纷的鉴定的,辅助人在本质上不是证人,仅仅起到辅助说明作用,该制度存在浪费诉讼成本、拖延诉讼的弊端。本文试图从医疗过错纠纷的特点出发,论述在医疗过错纠纷中引入专家证人制度的必要性及其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王立涛 《消费导刊》2011,(13):132-132,142
我国现行的审查逮捕制度在法律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审查的过程中层层审批,效率低下,且采取书面形式,证据来源单一,救济程序缺失。本文通过对逮捕制度现状的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以期进一步推动刑事诉讼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审前羁押是各国普泛存在的刑事诉讼活动之一,如果适用不当,审前羁押可能会严重侵害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因此,世界各国的刑事诉讼立法均对审前羁押的适用予以了严格的限制.我国审前羁押从制度设计到实践运行都存在着诸多弊端,难以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刑事诉讼目的.本文试图对审前羁押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完善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何冉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229-230
英国保释制度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有效地保障人权,体现了一个国家刑事诉讼活动是否文明、民主、进步。我国取保候审制度虽赋予犯罪嫌疑人相应的权利,但在取保适用范围、方式,决定机关、救济途径、监督等方面仍存在问题。需要借鉴英国保释制度上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加强对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8.
何亦楼 《商》2015,(2):224
补充侦查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一方面它有利于查清案件的全部事实、情节,达到侦查的目的和要求,保证办案质量;另一方面又可能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导致补充侦查制度被滥用等违法现象的发生。针对司法实践中补充侦查制度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改革和完善与之相关的配套制度对于实现刑事诉讼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双重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宝金 《商》2013,(7):168-168
预防接种纠纷中,完善医学会鉴定程序法律制度,主要包括: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专业委员会、医学会鉴定专家库制度、网络"双盲"医学会鉴定、鉴定专家签名负责制、鉴定监督等制度。保障鉴定专家在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更好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10.
《商》2015,(11)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人的失踪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具体到法律的范畴中,就是如何处理失踪人的财产、人身关系以及与相关的利害关系人的各种利益问题。我国的《民法通则》中规定了宣告死亡制度,该制度存在一些问题,仍需通过研究对其建议修善。本文首先说明该制度存在的必要性,然后详细介绍该制度在我国的情况,得出我国现阶段宣告死亡制度所存在的缺陷,最后提出立法完善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刑事法律援助是刑事诉讼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对特定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救助,对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维持控辩双方地位的平等,实现司法公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法律援助制度起源于英国,相对来说我国在这方面起步就比较晚,虽然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多缺陷,但有关此的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地改革完善中。从刑事法律援助的概念、特点及其范围论述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及发展,并对其尚不完善的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2.
在权利易受权力侵犯的刑事诉讼场域,建立被追诉人财产权救济制度,是有权利必有救济理论、诉讼主体理论以及人性恶预设理论的必然要求。权利救济内容不完善、救济义务主体不中立以及重要权利救济方式的缺失,是当前我国被追诉人财产权救济制度存在的主要弊端。我国应树立程序正义、救济为民的理念,在刑事诉讼中进一步完善被追诉人财产权救济内容、设置相对中立的被追诉人财产权救济义务主体以及增设财产保护令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侦查制度历来偏重于打击犯罪而忽视人权保障,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为刑事诉讼领域加强人权保障提供了依据和要求。文章以“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原则对现行侦查制度的缺陷及侦查制度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希望通过具体制度的完善来促进、强化侦查制度整体的人权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价格行政审批制度价格改革的推进,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并取得一些的成效。但由于诸多原因,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科学、高效、民主、透明的新的价格行政审批制度势在必行。为此,我们结合四川旅游价格的实际,对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旅游价格行政审批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肖敏 《现代商业》2008,(5):78-80
保险公司的经营与管理风险的核心是以识别、控制和把握标的的风险为特点的核保基础管理工作。本文就是以核保为出发点全面阐述了现场核保人制度的内容;现场核保人制度实施的组织;现场核保人制度实施的控制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现场核保人制度实施的现状和问题,最后提出完善现场核保人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量刑建议制度属于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外各具特色的量刑建议制度进行考察,有助于我国检察量刑建议制度的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商》2016,(12)
三司会审是我国古代审判史上最重要的制度之一,是明代三法司刑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御使对全国重大疑难案件进行处理的制度,它源自唐代"三司推事"并在明代得到发展完善成为定制。三法司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合作,共同辅助完成最高统治者的司法统治,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三司会审制度的研究有利于现代刑事诉讼中对公检法三机关的定位思考和中国法治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宁俊萍 《商》2014,(7):22-22
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能够有效规避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中,各种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够健全,企业的风险管理还很不完善,因此,本文针对企业发展中的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风险管理控制工作的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19.
辩护是刑事诉讼的三大职能之一,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案件审理中,辩护和辩护制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司法实践的普遍的运用。辩护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相关法律关于辩护制度的规定,对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一下我国的有社会主义特色的辩护制度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商事登记表现为市场与政府的完美结合,在其核心问题即法律效力方面。本文在借鉴国内专家及国外相关立法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系统的调查和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能对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改进和完善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