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洞庭湖区域农业生产现状,从农业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生产等四个大方面构建了包涵人均农业总产值等共计15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用以评估洞庭湖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在对洞庭湖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初步评价后得出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不足、农业科技队伍不稳定等原因是洞庭湖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根据洞庭湖区域农业发展现状特征,针对限制因子构筑了以开发整理土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和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等为核心内容的洞庭湖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运用主成分方法,结合模糊数学的处理思路,以中国农业自由贸易系统、资源环境系统作为分析的基础,测算两系统的协调数值,可发现从2008年开始,中国农业贸易的逆差在扩大,而农业贸易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程度却在恶化。究其原因:首先,中国2001年已经进入WTO,但出口农产品的生产方式仍然表现为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其次,中国当前出口农产品结构中污染密集型农产品的比重依旧占有较大的比重,出口农业的贸易结构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最后,中国农业贸易自由化短期内减少了农业的就业机会,而且通过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还加剧了中国资源环境质量地恶化。  相似文献   

3.
从划分农业气候资源和作物资源的使用,从作物产量预报和遥感估产研究,农业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农业和生态效应研究方面重点对现代农业气象科研工作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从未来的气候变化问题、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农业气象科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等的存在,提出了高等教育的气候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技术研究,农业气象观测技术研究和作物生态系统仿真的现代化的、量化的评价技术研究,设施和特色农业气象大厦环境控制技术的研究是现代生物技术,农业气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农业气象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态农业是以城市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为目标的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城市农业发展模式。城市生态农业环境效应的充分发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资源短缺的现状,而且能够减少城市环境损失,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目前处于城市生态农业发展上升期的中国,应该积极主动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发展本国的城市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归纳珠江三角洲地区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类型的基础上,依据广东省内农业资源、区位和交通、客源等条件,把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的布局分为近郊、中远郊及山区三大区域,进一步提出了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的“五以”、“五性”模式。  相似文献   

6.
垦区拉长建设以甘蔗为主的热带农产品的产业链,发展节水灌溉,改革传统施肥技术,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等。广东垦区深入发展生态农业的方向包括推进垦区生态型小城镇建设,开发生态型林下经济,发展“南菜北调”和出口创汇为主的绿色蔬菜种植,打造以南亚热带农业为资源的“原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业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农业生产持续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将农业主要水污染物(总氮和总磷)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采用基于RD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DEA模型测算并分解1999—2018年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指数,进一步分析农业技术进步的产出偏向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绿色TFP增长率持续提高,产出偏向型技术进步是农业绿色TFP增长的重要来源;中国农业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产出偏向性并总体上偏向绿色产出(即偏向减少污染物排放),表现为技术进步偏向减少总氮和总磷排放的省份数波动上升以及各区域的技术进步绿色产出偏向程度都有所提升,但也存在时空差异;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农业人力资本水平、粮食播种面积占比、城乡收入差距、农业政策支持力度的提高有利于农业技术进步绿色产出偏向程度的提升,而城市化水平和农业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会阻碍农业技术进步绿色产出偏向程度的提升。应从农业支持政策、环境规制、绿色技术供给、农业生产者发展等多方面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农业技术进步的绿色产出偏向程度,以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的发展从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农业技术研究的投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等正的方面,还从土地面积减少、土地价格上升等反的方面影响着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的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我国目前城市化的滞后发展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集约型发展。因此,应大力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以带动农业的集约型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是农户,农户又是可持续农业技术采用的主体.把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促进农户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将会减少农户的可持续农业技术采用的顾虑和解决可持续农业技术在采用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资金问题等.提高农户对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认知程度及其对可持续农业技术采用的技术能力并吸引不同生产经营特征的农户加入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是促进可持续农业技术采用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 ,我国农业承受着来自资源、环境以及人口等方面的巨大压力 ,农业和农业科技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本文对西方农业理论中的几种重要的农业增长及其技术进步的理论进行了分析、总结和评述 ,这对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业技术的革新是增加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2年我国全雌化牙鲆苗种推广调研数据为例,利用切换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产出有正效应,采用新技术的农业产出期望值大于采用传统技术的期望值。由此本文建议,应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的产业发展战略,并将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农村面源污染因其排放路径的随机性、排放区域的广泛性以及排放量大面广等特征,即使在实施源头控制后,仍然不可避免地有一部分污染物随各排放途径输移,对下游水体水质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实施生态拦截技术,高效阻断污染物输移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研究表明,生态拦截沟渠技术不额外占用土地,能高效拦截净化氮磷污染物,并兼具生态景观美化之功能。人工湿地技术、稻田消纳技术以及前置库技术,也能有效拦截氮磷污染物,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其占地面积大的缺点限制了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推广。以丁型潜坝技术为代表的陆-水交接面污染拦截净化技术在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物的过程阻断方面开始崭露头角,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缓冲带、生草覆盖、脱氮沟以及湿地-多级塘等技术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生态拦截技术的应用需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地形地貌现状,因地制宜,兼顾生态功能、环境功能和景观功能,在充分利用和改良现有沟渠塘的基础上注重氮磷养分资源的回用,从而提高拦截效率,实现水体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3.
运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行为改变模型,探讨贫困地区农户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贫困程度、不同经营规模、不同收入结构农户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的异质性。研究发现:采纳动机、农技技巧对农户农业技术采纳意愿有显著影响,非农收入、预期收益、农业劳动力数量、风险态度、风险保障、科技培训和经营规模是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不同类型的农户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具有差异。家庭经营规模、科技培训对贫困户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影响更显著,农业技术信息获取渠道、非农收入对非贫困户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影响更显著;劳役动机和农业技术使用技巧对经营规模较小的农户农业技术采纳意愿更显著;农业技术了解程度对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影响更显著,非农收入、驻村农业技术员对以非农收入为主的农户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经济规制理论框架,以无任何规制的情境为基准,比较研究要素型环境税、总量型环境税、总量型环境税/补贴、产出型环境税及集体罚款机制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利用实验经济学方法检验五种规制机制与无规制情境下,农业面源污染者与规制者的博弈行为,并基于效率性和稳定性方面的差异,对五种规制机制进行优先级排序。研究发现: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要素型环境税、总量型环境税和产出型环境税优于污染总量型环境税/补贴和集体罚款机制,要素型环境税和产出型环境税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且二者显著优于总量型环境税机制,而集体罚款机制优于污染总量型环境税/补贴机制;集体罚款与污染总量型环境税/补贴机制与无规制情境之间无法进行比较,前两者虽然规制效率高于无规制情境,但规制稳定性很差。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国家农产品流通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主要是通过批发市场,多以公开拍卖的现代化销售方式进行;流通组织主体多元化,特别是农业专业合作社十分发达;政府的流通管理归口划一,行业协会发挥作用较大.同时,许多发达国家都把农产品的贮藏、保鲜、加工放在农业的首位,非常重视农产品加工及其深度利用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健全.农产品流通支持政策也较多.相比之下,中国的农产品流通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6.
垂直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涉及到无土栽培技术、精准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等项目。该文根据垂直农业的特点,结合目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热带作物专业的教学要求,探索垂直农业模式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现代化深层次的问题及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还要利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技术和国外的高新技术 ,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非传统农业现代化 ,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文章对我国50余年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进行了总结 ,分析了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根据“十五”计划和2010远景规划 ,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加入WTO,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科技创新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新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是科学确定和选择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以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和资源永续利用为目标,实施重点突破,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笔者根据2000~2010年郴州市农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和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资料,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分析郴州市农民人均产值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相关关系,并提出郴州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BMP2体系。  相似文献   

20.
农村的发展 ,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近年来 ,广西贫困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总体恶化 :水土流失严重 ,干旱、火灾频繁 ;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林木逐渐消失 ,环境污染严重 ,小河枯竭 ,库容降低 ,土地肥力下降 ,严重阻碍了贫困地区脱贫的步伐。建议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从而实现广西贫困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