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江南论坛》是一本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刊物。它的前身是新四军东路特委机关的综合性政治理论刊物《江南》半月刊,1939年5月在江南新四军将领叶飞、谭震霖领导下于无锡梅村创刊。当年它为唤起江南人民团结抗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后来由于日伪的大规模“清乡”而被迫停刊。 综合性理论学术刊物《江南论坛》杂志继承《江南》半月刊的传统与风格,于1993年10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使当年的《江南》获得了新的生命。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将军闻讯后亲笔题词:“办好江南论坛”。《江南论坛》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根据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领导同志关于“要努力把江南论坛真正办成江南的论坛”的指示,五年来,在由苏、锡、常、镇、通、湖、嘉七市领导、专家参加的编委会领导下,以总结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在江南的伟大实践为宗旨,始终把研究、宣传江南地区的改革与发展摆在刊物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2.
五年前,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江南论坛》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时,提出“《江南论坛》要立足苏南以至整个江南地区,努力办成真正的江南的论坛”。 几年来,《江南论坛》没有辜负上级的期望和要求,认真地责无旁贷地承担了苏南对外理论宣传的任务。它以总结、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在江南地区的伟大实践为宗旨,坚持以经济理论、应用理论和江南地方特色为主的办刊方针,成为各级党政经干部和企事业单位学习理论、交流工作、指导实践的必读之物,成为江南对外理论宣传的主阵地之一。  相似文献   

3.
闻《江南论坛》复刊十周年,我欣喜不已。经过十载峥嵘岁月,《江南论坛》已成长为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显得气象万千,生机勃勃。它为江南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及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江南论坛》作为一本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刊物,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时期复刊的。记得1993年初,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负责同志向市里呈送了关于要求复刊主办《江南论坛》的申请报告,我看过之后,感到很有必要,立即批阅上报,不久,此事得到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过问和支持。1993年10月,《江南论坛》经国家新闻出…  相似文献   

4.
《江南论坛》是一本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刊物。它的前身是新四军东路特委机关的综合性政治理论刊物《江南》半月刊,1939年5月在江南新四军将领叶飞、谭震林领导下于无锡梅村创刊,在抗战时期的革命出版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后来由于日伪的大规模“清乡”而被迫停刊。 作为省一级期刊的综合性理论学术刊物——《江南论坛》杂志,于1993年10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从而使当年的《江南》获得了新的生命。五年来,在苏、锡、常、镇、通、湖、嘉七市领导、专家参加的编委会领导下,以总结、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在江南的伟大实践为宗旨,始终把研究、宣传江南地区的改革与发展摆在刊物的中心位置。 《江南论坛》以极大的热情致力于苏南改革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作为大众媒体的报刊也一天比一天兴旺起来,品种愈多,读者愈广,作用愈大。正如越有民族性才越有世界性一样,越有地方性才越有全国性。这不仅是指那一种物质产品,更是指各种精神产品,刊物也不例外。 《江南论坛》是一份富有历史传统的杂志。半个世纪过去了,江南这块沃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立足于江南的这份杂志也跟着时代前进,不断更新自己的容貌和风采。江南要有一个窗口,人们透过《江南论坛》认识了江南,领略了江南,体味了江南。 江南是沃土,不仅滋养着农业,还培育着工业,催生着第三产业,构建着从温饱、小康直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图景,显得生气勃勃,春意常在。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原则到具体,江南是全国不断涌现的众多模式(类型的意思)之一。人们从江南得到启示,获取经验,进一步鼓舞斗志,增强信念。让江南人和江南以外的人了解江南,《江南论坛》确实起到了媒体应有的杰出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广泛听取读者意见,进一步办好《江南论坛》这本区域性、综合性省级理论月刊,2002年12月17日,《江南论坛》杂志社和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在常州联合召开了《江南论坛》常州地区读者座谈会。座谈会首先由《江南论坛》社长总编辑兼黄胜平同志介绍了刊物发展过程。他说:《江南论坛》作为长三角七个重要城市党委宣传部门联合主办的一份区域性、综合性的理论月刊,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党刊姓“党”,因而必须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经验,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近几年来,《江南论坛》全力抓…  相似文献   

7.
锦绣江南气象万千,《江南论坛》根深叶茂。捧读《江南论坛》复刊十周年大型纪念画册,拿在手里,觉得沉甸甸的,倒不是因为这本纪念册的精美设计,而是作为《江南论坛》的长期热心读者,作为《江南论坛》特约撰稿人,我从一些侧面见证了论坛事业的成长和发展,也见证了论坛人的忘我拼搏,见证了他们为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荣获全国优秀社科期刊、优秀经济期刊的《江南论坛》,新世纪将以新面貌 出现在读者面前,为苏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为贴近实际并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指导 。在昨天由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联合召开的《江南论坛》评刊改版座谈会上,来 自该市宣传、理论等部门的人士对《江南论坛》在过去几年取得的显著成绩进行了充分的肯 定和高度的评价,对进入新世纪以后的局部改版方案表示了赞同。在信息传媒竞争激烈的态 势下,《江南论坛》兼顾党刊和学刊的双重功能,影响日益扩大。大家认为,改版后的《江 南论坛》要以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喜闻《江南论坛》复刊十周年,看着手中的这本杂志,我不由地感慨万千。我与《江南论坛》是老朋友了,可以说,这十年里,我是看着《江南论坛》茁壮成长的。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主持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工作期间,我在无锡县东升村组织召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苏南的伟大实践”研讨会,中央、省里宣传、研究部门,苏南各市领导以及从事苏南问题研究的许多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人员人人都拿到一份《江南论坛》。而当我手拿《江南论坛》的时候,我的眼前不禁为之一亮:刊物紧贴江南地区特别是苏南和环太湖地区改革开放的实际,…  相似文献   

10.
欣闻《江南论坛》复刊十周年了,我感到非常高兴,经过数十载的风风雨雨,《江南论坛》终于成为一家在我省乃至全国颇有影响的区域性综合性省级理论刊物。在此,我向《江南论坛》十年来在区域性理论研究和宣传中取得的成绩表现热烈地祝贺。 我在无锡工作时间不长,虽然只有两年多,但无锡有很多人和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江南论坛》便是其中之一。《江南论坛》虽然办在无锡,却不受行政区域的局限,主动开门办刊,覆盖了整个江南地区,是苏南和环太湖7市联办的区域性刊物。记得90年代初,我在镇江地区工作的时候,就曾经看到过《江南论坛》。在扬中市委、省委工作时也经常阅读它。《江南论坛》善于把中央精神和江南实际结合起来,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刊发了大量有份量的文章,在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使我每每受到启发。 到无锡工作后,我有更多的机会看到《江南论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使得集群政策开始成为各地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大量证据表明,政府政策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总结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提炼国外先进地区政府运用产业集群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与市场的划分,取决于人类生活所同时面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损失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归政府治理;机会风险属于私人风险,归市场治理。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市场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市场主体自主地将自己的产权与他人进行交换的风险机制。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向市场注入风险机制,解决制度环境、市场主体、产权制度、行政垄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于2011年1月正式开通的昆明一丽江铁路(以下简称昆一丽铁路),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丽江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则大大减少了前往丽江旅游者的费用开支,从而促进了丽江旅游业进一步的繁荣发展。从旅游者的视角,就昆一丽铁路的开通对旅游者前往丽江旅游盼决策以及在丽江旅游经历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旨在评价这一可进入性的增加对前往丽江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及旅游经历的影响。另外,还验证了火车旅行对旅游者选择丽江作为其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可进入市场流通,实行土地资产经营,对此人们已没有疑问。但土地是否有价值(劳动价值),如何确定土地价值与价格,在认识上大相径庭,由此产生种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深入研究土地价值问题,不仅对研究地租地价理论十分必要,而且对研究土地产权流转、土地市场的管理、土地金融等等土地经济问题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三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 对于土地价值这样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界有所谓无价值论、全价值论和土地价值二元论三种分  相似文献   

17.
论公私法划分与市场体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制的完善则是一个在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与国家博弈以及社会交易等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中逐步发展的制度演进过程。本文从比较西方公私法的划分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角度,从法理学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制度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蒋年云 《开放时代》2002,25(6):85-90
确立国有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注重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而应立足于财产的占有方式。由国有企业产权运动历史发展的四个特征规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身必然地会发生财产主体的背离。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化是国有产权的异化,同时二重化的利益主体又是统一的,并对代表全民的国家利益主体进一步地规定。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性跟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对转型的中国经济以有益的启示,在自由与制度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自由与制度结合的理论观点。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假说,并以理论和实际数据验证这个假说。验证的结论是,此次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而非金融自由化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