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理股票期权的信息经济学解说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理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起源于50年代美国,在90年代得到长足的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股票期权的作用是改善公司治理机制、协调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防止企业经理人员的短期行为及降低代理成本。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完善,经理股票期权研究也日趋深入,特别是在引入信息经济学之后,经理股票期权制度是形成最优化激励契约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也在逐渐拉大.国家发改委2006年底的报告显示,改革开放近30年,反映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基尼系数,从O.29左右扩大到现在的O.47,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在个人收入分配上,我国已经由一个平均主义国家转变为贫富差距很大的国家,个人收入和居民家庭财产的差别越来越大,在社会中形成了非常明显的,高、低收入阶层或者说富有与贫困阶层.  相似文献   

3.
股票期权激励的制度分析及我国股票期权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小莉  王喜梅 《特区经济》2004,(12):107-108
股票期权作为激励方式中的“金手铐”,将激励与约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经理人和股东利益实现渠道的一致性,作为一种长期的激励机制,实现了公司治理的帕累托改进。美国作为股票期权制度的产生国,其公司90%的CEO都持有公司授予的股票期权,期权数量的速度也很惊人。根据美国职工持股研究中心的报告,拥有股票期权的雇员人数从90年代初的不到100万人,蓬勃发展至2002年的1000万人。  相似文献   

4.
陆杉 《特区经济》2005,(11):84-85
在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两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会有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行为,以使得其自身效用最大化,这种行为往往会损害广大股东的利益。产生这种行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两者追求的目标不一致:一般而言,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希望的是他们投入的资本实现尽可能大的增值和股票价格的最大化,而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则追求自身人力资本的最佳实现。这种利益的不一致导致代理成本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与企业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现代公司制度是伴随着古典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两权分离使得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成为必要。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的所有者把企业委托给经营者进行日常的经营管理。所有者和经营者都是理性人,都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二者的效用函数难以趋同。由于经营者实际控制着公司,二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6.
企业股票期权制度是一项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其实施的理想效果是产生强激励强约束效应。然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导致企业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存在强激励弱约束效应。要使企业股票期权制度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变“一强一弱”状态为“双强”状态。为此,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不断加强对经理人的企业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包括: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市场选拔机制;建立有效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证券市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股权激励的初衰在于趋同上市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以缓解两权分离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而随着股权激励的不断发展与演进,其自身的弊端也日渐浮出水面.我国股权激励起步较晚,但高管寻租的痕迹已初露端倪.本文以2006至2011年间推出的期权激励计划作为样本,检验期权行权价的确定过程中是否存在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实证结果显示,管理者确实人为地打压行权价,以提高自身获利空间,其手段为择机公告期权草案,即“前签”期权日期.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发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之后,知识作为生产要素进行参与分配就成为了一种新的分配制度。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适应于其发展的需要,分配方式也必将进行深刻的变革。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并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与源泉;已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配置资本及其他生产要素的能力;知识拥有者逐步取得了对经济的支配权,其所分得的财富份额也越来越多,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知识替代传统生产要素的能力正在不断强化。世界上现行的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及按劳…  相似文献   

9.
民营上市公司作为近十年兴起的一种新兴企业组织形式,经历了起步、发展阶段,已进入了快速壮大的轨道。上市后的民营企业,运作更加规范,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内部管理经营逐渐与国际接轨。但毫无疑问的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同样存在于民营上市公司中,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利益偏移,对经理人的激励仍然是企业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涛 《世界经济》2007,(2):23-31
货币政策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即货币政策是否存在行业效应,是关系到中央银行能否运用货币政策有效调节经济的问题。本文利用理论和经验方法,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行业效应,行业效应与各行业的产品特征和财务状况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刘哲 《特区经济》2009,(5):112-113
美国的会计准则详细地规范了股票期权的计量方法,本文对美国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对中国新会计准则所规范的计量方法提出了完善的建议。本文认为应坚持使用公允价值法来计量期权费用,应尽快限定定价模型的种类。同时企业可以推出激励工具组合,以期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云燕 《特区经济》2007,219(4):111-113
股票期权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它把经理人的利益和其对企业在未来发展中的贡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这种制度。本文从我国推行股票期权制度过程中遇到的税收法律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周雪梅 《特区经济》2009,242(3):113-115
股票期权制度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是解决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引起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利益冲突的有效机制,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本文分析了实施股票期权制度的利弊,指出我国企业引进股票期权制度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俊萍 《特区经济》2006,210(7):174-175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的最新的股票期权会计准则要求公众公司和私人公司均采用公允价值法计量股票期权,并且为股票期权的计量提供了新的定价模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新准则的出台背景、内容和特点,探讨我国在制定股票期权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和借鉴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5.
滕德琼  程娟 《特区经济》2004,(12):111-112
股票期权起源于美国,是西方近20年来兴起的一种用来激励经理人员的报酬制度。1952年,一家叫菲泽尔的公司,为了避免公司主管们的现金薪金被高额的所得税率“吃掉”,在雇员中推出了世界第一个股票期权计划。到90年代,股票期权作为企业一项新的金融创新,已在美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得到成功实践和推广。据悉,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中,90%以上的公司都推行了股票期权计划。  相似文献   

16.
李怡  张强 《特区经济》2006,(4):110-112
通过介绍美国和日本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并与我国的股票激励机制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关于我国股票期权在公司治理、市场建设和法律法规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双转移”的效应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迎新 《特区经济》2009,240(1):22-24
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学中的发展极、发展轴、发展网络、圈层、城市群、产业集群等理论,探讨了"双转移"对促进区域城乡协调、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等可能产生的"点、线、面、圈、群"效应,强调为了有效实施"双转移"举措,必须扬上述效应之长,避其所短。  相似文献   

18.
姜亦华 《特区经济》2007,225(10):90-91
日本积累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技术,率先建立起首屈一指的节能型经济,在完善法律框架、制定综合政策、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管理组织、市场整合要素、动员社会参与等方面富有经验,对我国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如今,众多的成功企业都愿意通过品牌延伸,来充分挖掘品牌的潜在优势。但品牌延伸是一把双刃剑,运用适当则是一把营销利器,运用不当则反伤自身。怎样规避失败,如何探求成功,笔者试着从分析平衡理论入手,并从中得到启示,从而系统地探讨促使品牌延伸成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