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商君书》采取种种措施来使民贫,达到国富的目的。中国的现实情况是,经济总量很大,政府很有钱,但社会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老百姓感到日子越来越难过,国富民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探讨《商君书》国富民贫思想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3.
西汉时期,国家依旧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然而统治者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有很多,并非单纯为了发展农业才抑制商业。实行重农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大幅度提高粮食供给量,以满足社会各方面之需要,特别是军队之需要;实行抑商政策的目的主要是出于重农,以及发展官营工商业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之需要,其根本目的则是为了用增加的粮财收入进行无休止的扩张领土的战争。 相似文献
4.
重农学派在法国社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中国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两者的相关性出发,通过分析两者存在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得出具体的结论,进而借鉴重农学派与中国古代重农思想的一些理论和政策主张,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6.
小康社会,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我们党把这个古老的愿望引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梦想即将变成现实。完全可以这样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富民工程。所以,人民群众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亲切地称之为“富民思想”、“富民政策”。 相似文献
7.
陈瑞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3):29-34
元代安徽地区的重农措施主要体现在:安定社会秩序,创造社会条件;设立劝农机构,加大重农力度;实行抑牧保农,禁止抑良为奴;招集逃亡,鼓励垦荒;减免租税;兴修水利工程等方面。上述各项重农措施的制定及其实践,促进了元代安徽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富民思想的核心是民富。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富裕论”之中,即体现在“先富、后富、共同富裕”的理论之中。它不仅是对中国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创新。 邓小平的富民思想有二大渊源,一是历史渊源,二是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9.
“重农学派”是18世纪50至70年代法国的一个经济流派.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以“纯产品”学说为核心理论,以魁奈的经济表为主要代表作,视农业为财富的惟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在20多年时间里重农学派引导着世界经济的思想,对整个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应用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经济学方法论角度,来分析重农学派对经济学方法论的贡献与缺陷. 相似文献
10.
11.
文章通过阐述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揭示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本质,并分析了它对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以及对中国农民思想上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徐维浩 《生态经济(学术版)》1999,(3):1-2
1997年,北京市实施的水利富民工程,引用市场机制,依靠科技优势,确立了以农民投资为主体,建设五小工程和水土保持蓄水保墒工程的新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综合开发山区资源的积极性,为实现京郊山区生态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工程现已成为发展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封建王朝的发展,中国的"重农抑商"虽然时紧时松,但却一直是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的主流经济思想.而在经历了群雄政权,战火纷扰的民不聊生时期,随着秦朝的覆灭,由刘邦建立的西汉王朝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同时也迎来了中国商业史上的第一次高峰.汉代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其商品经济的发展,冶金业、 制盐业相当发达,陶瓷和纺织业也蓬勃发展,对外贸易较为频繁. 相似文献
14.
15.
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为重要政策之一的重农抑商政策,其客观的影响对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来说是负面的。运用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对重农抑商政策的产生及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深层次探究政策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从富民角度看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富民角度探讨了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如:覆盖面窄,标准低,已有的措施没实施到位,资金来源不能充分保证,教育消费已成为许多家庭的后顾之忧,改革成本分配不公平等,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肖行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7(5):11-13
《管子》包含了大量的重农思想,为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蕴含了以农为本的高超视域,予之为取的创新意识,以及“九惠之教”的惠民之道和社会和谐的时代精神。发掘其思想精华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然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村一品"是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推进,要求经济发展走专业化、规模化的路子,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这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一村一品"正是适应这一规律逐步发展起来的,并成为加快农业和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