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从区域经济学角度来看,区域经济空间是以地理共同性、资源或经济结构的相似性为基础而组成的经济关系,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正是这种经济关系的组织形式。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空间产业组织模式和最佳资源配置组织模式,具有规模经济效应、成本节约效应、创新连锁效应、区位品牌效应、竞合效应和互补效应等六个方面的空间经济效应,对区域经济产出和增长具有着重大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2.
传统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因其深深植根于当地,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文化底蕴,具有不可复制性,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就业拓展。该文以河南省孟津县平乐村"牡丹画"创意产业集群为例,深入探讨传统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对区域就业创造效应的机理及面临的障碍,提出政府需适时介入,从规范市场竞争、拓展销售市场、持续发展教育培训、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方面,促进创意产业集群发挥更大的就业创造效应。 相似文献
3.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及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本文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指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存在管理模式的低端、网络机制的缺失及转型能力不足等问题,并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管理模式升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网络互动机制及转型的推动机制构建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刚性就业效应下的产业升级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证了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就业压力对以技术创新为特征的产业升级所构成的障碍。作者认为,巨大的就业压力是造成我国多数产业过度进入的重要原因。大量人口为了生存而建立起低层次企业,以尽可能低的劳动力成本和产品价格对高层次企业构成过度竞争,而使高层次企业和高档、优质产品受到压抑。廉价劳动力构成对高效率技术和资本的替代效应,制约产业的效率型技术创新和资本投入,从而不利于劳动生产率及劳动者收入的提高。劳动力过剩而形成的外贸结构固化了低层次产业结构。由于低层次产业中容纳的过量劳动力处于低收入水平,其主要对低层次产品构成相应的需要,从而使生产和消费间形成低层次供求循环。针对这种效应,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根据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轨迹,介绍了不同时期的产业集群理论,以就业区位熵作为识别和判断某产业集群就业创造能力的指标,对江苏省不同时期的主要产业的产业集群的就业创造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7.
8.
创意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集群效应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意产业园区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竞争力和在区域经济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集群理论角度,探讨了园内企业的产业关联性以及知识共享性所形成的协同效应,根据产业链的分工以及因长期合作所建立的信任基础,形成了非正式的合作契约,在这些个体、企业之间,既有相互竞争,又有基于知识共享和专业分工形成的协作。文章重点考察集聚效应的空间要素间的关联机制,力图解释基于集群效应的园区经济整体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LMDI模型的中国海洋产业就业变化驱动效应测度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就业变化的LMDI分解模型,测度了1990--2011年驱动中国海洋产业就业变化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对海洋产业就业变动的驱动机理进行分析,并研究了中国海洋经济与中国国民经济就业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海洋产业就业的变化是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规模效应为正向驱动力,而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基本上为负向驱动力.因此,应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完善产业结构,发挥科技补偿机制,统筹海陆发展,使海洋产业更有效地吸纳劳动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随机冲击对消费影响角度,把经济波动福利效应分成风险效应、水平效应和增长效应。通过构建单要素生产模型分别说明了就业波动具有风险效应和水平效应。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波动表明,就业波动福利影响主要是风险效应。 相似文献
12.
我国虚拟动漫产业集群的优势与运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产业集群(VIC)是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一种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组织系统。它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可以在更大范围、低成本地快速形成集群整合优势。目前构建与运作我国虚拟动漫产业集群,可以促进我国动漫产业链快速形成,实现规模效益、交易费用节约和核心竞争能力协同的优势,提高我国动漫产业整体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周艳梅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1):68-72
本文使用1999-2007年我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制造业行业间和行业内就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在FDI的影响下,行业间就业结构呈低端化,但是行业内就业结构得到优化。FDI通过促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就业增长带动了制造业的就业增加,同时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从内资流向外资的情况也较严重,即FDI主要通过增加自身的就业而非内资的就业带动了我国就业数量的增长。行业内就业结构来看,技术密集型行业就业结构得到优化的结果比劳动密集型行业要明显。其中竞争效应促进了内资就业结构的升级,但存在高技能劳动力从内资企业流向外资企业的情况。总体上增加就业和提升就业结构的因素在于内资投资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We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t impac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on employment elasticity with China's firm level data from 1998 to 2007.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inclusion of FDI does significantly affect firms' employment elasticity when facing wage, capital and output shocks. These effects vary dramatically across industries with different factor intensities and export status. Specifically, we find that non‐exporters with FDI tend to increase employment elasticity more than exporters when wage, capital input or output changes. However, FDI firms that are engaging in labor‐intensive production tend to have larger output and capital input elasticity of employment while smaller wage elasticity of employment. Our findings help to explain the contradicting results in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China's policy makers to design proper industry policies towards FDI. 相似文献
15.
16.
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理论及中国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良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5):87-91
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加深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增长显著。与此同时,由于国内国外多重因素作用,国内的就业问题十分严峻,就业日益成为我国理论和实际部门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综合运用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的效应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增加我国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第三产业:我国就业增长的新引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就业是国民富裕的重要路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发展速度慢,就业比重比较低.通过支持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可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为此政府应出台具体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作用,促进服务业就业是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2011—2019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该影响的行业异质性和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有助于增加服务业就业,并且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微观数据的分析也得出相同的结论;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扩张城市人口规模,促进产业结构服务化来增加服务业就业;数字经济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对流通服务业、个人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的就业产生了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对公共服务业的就业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数字经济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产生了空间效应,并且该空间效应也存在行业异质性。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研究》2017,(3)
文章采用面板固定效应的岭回归模型克服了各项财政支出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从而在同一个计量模型中估计出了六项主要财政支出的就业效应,主要发现如下结论:第一,对于全国就业而言,文化支出、农业支出和社保支出对全国总体就业的促进作用最强,固定资产投资支出、社保支出和文化支出对全国城镇就业的促进作用最强;第二,从东、中、西地区的就业来看,教育支出对东部地区总体就业和城镇就业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固定资产投资对中部地区总体就业和城镇就业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农业支出对西部地区的总体就业和城镇就业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政策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政府应该有针对性地施行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20.
魏君英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2):110-113
文章依据信息化综合指数模型测算了1990—2008年间我国服务业信息化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了信息化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务业信息化水平自90年代以来呈不断上升趋势,并且对就业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从动态角度看,服务业信息化与就业变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服务业信息化初期对就业产生较大的负面冲击,但从长期来看,服务业信息化对就业产生正向的影响,并带动服务业资本投入对就业也产生正向的影响。总体上,服务业信息化的就业创造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从而存在正的净效应。因此,认为应从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加大对服务业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居民服务消费能力等方面来促进服务业信息化以带动服务业就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