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旅游整合是发挥区域旅游整体效应的重要途径.文章剖析了区域旅游整合的构成要素,建立了区域旅游向区域大旅游转化的整合路径.以皖江一线旅游区为例,重点探讨了区域旅游整合背景下的旅游线路设计问题,总结出优势组合、主题组合、季节组合、游览时间组合四种旅游线路组合模式,并列出具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浅谈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聪 《经济师》2012,(9):227-228
近些年,国内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旅游也不再是奢侈品,成为普通老百姓在平淡生活中的添加剂,旅游已成为全体国民的生活必需品。在旅游的六要素即"食、住、行、游、购、娱"中,其中的"购"就是指购物,那什么样"物"在我们的旅途中最值得"购"?文章就此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保山、德宏两地自驾旅游日志进行搜集和分析,在考虑旅游活动"食、住、行、游、娱、购"六要素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实际,从交通空间、住宿空间、游赏空间、深度游赏空间、餐饮空间、购物空间六类功能空间来理解保山、德宏两地自驾旅游线路空间。对此六类空间,均从基本功能、叠加功能、线路功能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初步搭建了功能空间视野中旅游线路的研究框架,发现自驾游线路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游赏空间;游赏空间与交通空间、住宿空间共同搭建起自驾游线路的主体框架;餐饮空间、购物空间在自驾游线路中处于从属地位,其范围受限于游赏空间、交通空间、住宿空间;深度游赏空间用于提高整条线路的体验质量,是旅游线路中最精华的空间;旅游者的赏鉴活动则存在于所有的旅游功能空间之中。  相似文献   

4.
区域旅游线路节点选择对目的地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叶红 《经济地理》2007,27(4):672-675
长期以来旅游线路设计主要是旅行社关心的问题,线路中的服务要素和节点的选择主要是基于成本和需求因素的选择。但从本质上看,旅游线路实质上是游客在目的地的停留空间和消费空间的选择与组合,因此这些停留和消费空间即为线路节点。线路节点选择不仅制约着外来旅游者在区内的消费规模和消费水平,还直接关系到目的地区域的资源开发、线路产品的创新、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目的地的营销。因此,重视区域旅游线路的节点规划布局,对促进目的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如何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其旅游开发至关重要。文章在剖析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优势与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围绕"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思路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尽管在旅游线路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从优化的角度而言,如何设计出一条能实现出发地与目的地间的最短路径目标,便是其中的最为关键性的一个问题。由于不同的交通方式的不同组合能对应着不同的路程、时间与成本问题,因而,如何通过有效的选择来形成最佳的旅游线路也就有了相当的必要性。此外,在旅游线路设计与安排过程中,旅行社除了要合理安排和规划旅游线路的长度以力求不走回头路、不走冤枉路和形成有效的闭合回路外,还需充分考虑到其中的线路在时间安排上的合理问题;否则,再好的线路安排也会失去其内在的价值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文献检索、网络资源收集、旅游目的地及旅行社现有旅游线路系统梳理下,提出黑龙江省“五彩龙江”主题旅游线路设计的构想.在旅游产品升级换代的大趋势下,对黑龙江省旅游线路进行主题化、精品化的设计,并对设计线路进行推介.  相似文献   

8.
旅游的六要素中,"购"主要指的就是旅游纪念品的销售,旅游纪念品的市场价值不仅体现在对当地的旅游收入的贡献上,更重要的是,在目前的旅游市场运作体制下,其销售利润与导游人员的收入直接挂钩。但是由于纪念品的同质化,及市场监管不严导致的纪念品质量下降,以及物流的发达,使得旅游纪念品的销售不理想,这不仅减少了旅游收入,也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因此,在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和销售环节,融入更多的地方元素,提升旅游纪念品的独特性和质量,是促进旅游纪念品销售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旅游线路是旅游产品的实际销售形式.面对不同的游客市场,应设计相对应的旅游线路.本文设计了延吉到长白山之间三条不同的旅游线路,以提高游客的体验和长白山旅游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7,(1)
旅游文化纪念品是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之一,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较大作用。"创客"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DIY模式,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一种新的创业服务模式。将"创客"创业服务模式运用在旅游文化纪念品的设计中,是一种设计思维上的大胆尝试,同时,以赫哲族传统手工艺品为范例,也为其它地域性旅游文化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POI数据能反映出旅游相关对象的空间结构、分布形态和旅游空间实体所承载的社会经济功能,而夜间灯光影像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手段。文章从旅游要素POI对夜间灯光指数的贡献视角,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空间自相关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以湖南省122个县(市、区)为案例分析了旅游要素POI和灯光之间的关系和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购物服务、休闲娱乐、交通服务对灯光指数具有正向影响,观光游览对灯光指数具有负向影响,不同的旅游要素POI对灯光影响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这一特征是区域旅游活动、旅游经济发展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内容为区域旅游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相似文献   

12.
旅游线路是旅行社面向游客促销的主要产品,而线路是由交通线串联节点组成。节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旅游消费者的消费空间、消费时间和消费结构,因此线路节点选择的问题至关重要。文章以四川省为例,分析了四川省旅游线路节点选择的现状以及对目的地的影响,并提出了四川省旅游线路节点选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旅游六要素包含“行、住、食、游、购、娱”。在我国,一般的旅游集团业务都包含有这六要素企业,它们大多数经营景区、旅行社、酒店、城市出租车、旅游汽车、旅游地产、餐饮店、旅游娱乐、旅游购物等业务。近两年来,新冠疫情对我国旅游业造成了巨大打击,如何节约人工成本、优化提升薪酬管理,成为旅游企业目前必须非常重视的问题。基于此,以LY旅游集团公司的战略薪酬管理为例,从旅游集团战略薪酬管理优化提升研究角度,通过对LY旅游集团及所属企业薪酬管理现状的分析,评价其薪酬管理问题,提出其必须建立与战略相匹配的薪酬管理制度的对策建议,即建立与战略相匹配的薪酬制度、站在战略高度全面打造薪酬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旅游人才培养的模式选择是直接关系到旅游高等教育成败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解析"四轮驱动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入手,尝试性地构建了旅游高等教育"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多级要素系统,并提出了保证其高效运行的综合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史春云  张宏磊  朱明 《经济地理》2011,31(11):1918-1922,1936
旅游线路空间模式是典型的地理现象,也是旅游学重要的研究领域.由于旅游线路的多样化与数据资料的较难获得,使得旅游线路空间模式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都非常有限.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旅行社网站公布的中远程旅游线路报价单为数据来源,比较分析我国旅行线路空间模式、格局和特征.研究发现:游客中远程线路倾向于选择知名度大的多目的地旅行模式,目的地具有全国和区域不同层次的影响力,区域性目的地的发展可以满足近程客源市场的游客需求,大大缓解我国热点旅游区域的压力;旅游线路模式的类型主要取决于目的地区域资源禀赋、地理特征与对外交通联系水平,交通可达性的改善为游客带来旅行费用与时间上节约的同时,也将有利于旅游区域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不同客源地游客出行存在偏好上的差异,旅游目的地在具体细分市场宣传与营销、旅行线路组织与设计时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6.
当前生态旅游的发展存在较为严重的旅游要素发展不全、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线路交通不便及旅游推介力度不够等问题,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将规划作为先导,提出规划设想,明确规划思路,努力做好涉及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工作。在当前背景下,研究旅游发展要选取生态经济的视角,将各个层面有效结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6,(10)
海南省地处中国最南端,是拥有中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四面环海,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深远的海洋文化,适于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正在如火如荼地实施中。南海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海南省地处特区经济圈,具有优厚的基础条件,为海洋文化旅游发展提供经济及政策支持。通过对海南省海洋文化旅游资源深入分析,打造适合海南省的特色海洋文化旅游线路,针对海南省海洋文化旅游现有问题,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立足区域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旅游生产力相关问题,谋求旅游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配置和布局,已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对市、县域内等相对较小范围内的旅游生产力体系进行系统研究是个新的视角。文章在分析泉州市旅游生产力体系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认为要完善泉州市旅游生产力体系,必须采取四项措施:一是完善管理体制,要拓展旅游局的管理协调职能;二是打造旅游要素,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三是做强旅游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四是实施人才计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赖以展开的物质基础,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旅游服务、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旅游地文脉等共同形成的综合体组成旅游品牌的有效要素,其中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是旅游资源总体评价关注的核心内容。"清新福建"旅游品牌从2013年年初提出至今,引起广泛关注,切实的把生态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的核心吸引力因素加以营销、推广,其带来了旅游资源总体评价体系的变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近日,我国首批国家旅游线路初步方案出炉。国家旅游线路是依托品牌线路、连接重要旅游区(点)的旅游产品组合,要求具有品牌化的航线、交通、河流、海岸等线路作支撑,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有利于引导旅游消费。按照相关条件,国家旅游局拟将中国丝绸之路、香格里拉、长江三峡、青藏铁路、万里长城、黄河文明、京杭大运河、红军长征、松花江一鸭绿江、长江中下游、京西沪桂广、滨海度假12条线路定为国家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