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然而,张学良对内战持批判的立场是一贯的,即使在其担任军务期间,亦向其父力陈战争之有害无益。由于张作霖之死,使其这一主张在政治上重新凝聚.形成为一个新的政治空间。从而,便产生了取代张作霖,以与张学良的亲信·从属关系为基础的东北地区政治空间。的确,开始形成张学良的新的政治集团。一为由东北大学毕业生和留学归国人员为中心的文官集团;一为东北军内的东三省讲武堂毕业的青年军官集团。其中,并不包括张作霖时代的旧派“绿林”集团。不过,要使东北地区政治维持其稳定局面,如果不依靠旧派集团,也恐怕难以运行,亦即不能缺…  相似文献   

2.
2、张学良政权的三年过因在二十年代里,中国东北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在农业、工业、金融、商业、铁道、贸易等各领域,均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当然,主要是日本和外国资本,但中国的资本蓄积也逐渐有所增长。东北的资本主义类型,可分为以日本帝国主义“对满经营”原型的关东州、大连的满铁附属地为中心的殖民地资本主义型,以奉天(沈阳)、哈尔滨为中心的中国资本主义型两种。大连型感受到与其对抗的土著民族资本主义沈阳型白头的威胁,而1931年的满洲事变,在经济上则意味着,大连型将在全东北地区的扩展。日本为何要发动“满洲事变”,…  相似文献   

3.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面对新时期的城市发展竞争,沈阳市委、市政府站在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取得了做优发展空间的战略共识。这是打造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增长极”的需要,更是沈阳空间拓展与合理布局调整的需要。本文在对沈阳当前面临的形势进行准确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对做优沈阳发展空间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东北三省围绕振兴战略、结合本省实际推出的相关子战略陆续浮出水面。在辽宁,就有中部7城市共同打造沈阳经济区战略、沿海经济带的“五点一线”战略,等等。三省也并非各自为战,其联手成功构建的哈大经济带,在推进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三省借国家决定修建东北部铁路之机,正在酝酿开辟与哈大经济带并行的第二条经济带,即:东北东部经济带。  相似文献   

5.
张学良在东北主政期间,提出了东北新建设思想.其主要内容是:革新政务,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休养生息,积极发展地区民族经济;鼓励和兴办各类学校;注重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张学良的改革措施,推动了东北地区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1930年5月开始的中原大战,成为蒋介石派对阎锡山·冯玉祥·桂系和汪精卫改组派集团及邻鲁的西山会议派集团反蒋联合势力的一场大决战,蒋介石派处于如无张学良东北军的支援,即难以度过这一政治危机的境地。反蒋联合派召开《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9月,于北京组成新国民政府,阎锡山任主席,虽未征得本人的同意亦将张学良列入政府要员之中。不言而喻,这是争夺国民党正统领导权的斗争。蒋介石千方百计地采取宠络张学良的策略,第一,派遣张群和吴铁城等国民党实力人物,及与东北有关的李石曾、方本仁、罗文十、汤尔和、顾维钩等出…  相似文献   

7.
学术生涯于省吾,中国古文字学家,训沽学家。字思泊,号双剑主人、泽螺居士、夙兴叟。1896年12月23日生于辽宁省海城市西柳镇中央堡村。1919年毕业于沈阳国立高等师范。1926年受张学良将军委托,主持东北萃升书院。九一八事变后  相似文献   

8.
中东路事件,引发了中苏之间的武装冲突,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惨败。这场冲突破坏了东北地区的局势,中苏断交、苏联对中国的武力政策和对日亲善缓和的政策,客观上给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扩张政策及其实施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的和区域的条件,即日本以对苏联在中东路事件上对中国的武力政策的默许,甚至在一些具体举措上的支持为代价,换取了苏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日本扩大在中国东北侵略行径的默认。此外,事件对张学良处理"九一八"事变的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日本来说,看清了中国的形势,加速了侵华的进程。正是借着中、苏特别是苏、日之间这种相互关系的遽变,日本加紧了其在中国东北的政治、经济扩张和武装侵略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日本松本一氓所著《被遗忘的贵公子——张学良的生涯》一书译出。全书共计十三章,约十万字。大标题是原有的,小标题为译者所加。本书内容包括:张林霖时代的东北历史与申日关系,对皇姑屯事件、东北易帜、蒋介石北伐、“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以及少帅生活等重大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均进行生动地叙述与客观地评论。原作者在出任驻台湾特派记者期间,曾多次与张学良将军接触、交谈,本书就是取材于少帅本人的自叙,以史话体裁写成的。因此,本书相当于少帅张学良的回忆录。本书对研究东北地方史、中日关系史均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本刊自本期起,予以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青砖灰瓦,红柱画檐,庭院古朴幽深……这是古城沈阳在高楼林立的今天,还完好地保存着的一处清末老式建筑———张学良旧居。张学良旧居,人们习惯叫它“大帅府或“少帅府”,现在统称“张氏帅府”,位于繁华的沈阳清代故宫南侧,是奉系军阀张作霖及其儿子———少帅张学良的官邸和寓  相似文献   

11.
泰国旅游机构积极招揽中国东北游客泰国旅游机构驻香港办事处看好中国东北旅游市场,正在积极开展促销活动,以招揽更多的中国东北地区游客到泰国旅游。兼管中国市场的泰国旅游机构驻香港办事处主任诗拉猜说,中国东北的沈阳、哈尔滨。大连都是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旅...  相似文献   

12.
一、东北解放区的货币发行由分散走向统一 “八·一五”日本投降后,中共东北局和八路军、东北抗日联军迅速接收了沈阳等重要城市。东北银行于1945年11月12日在沈阳成立,11月20日开始发行东北地方法币,比值为每元比伪满币10元。1946年3月,通过了“东北地区由东北银行总行发行东北地方流通券,通行全境,各省可以发10元以下小票,在省内流通”的决定。东北银行转移通化后,改发东北地方流通券,比值与伪满币相同,并规定1946年4月15日前,收回原在沈阳发行的东北法币。在各省的货币发行中  相似文献   

13.
中宁 《东北之窗》2014,(7):53-53
正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东北一直是西方列强利益争夺的焦点。作为经济发展的大动脉,铁路更是成为沙俄、日本等国争夺的重点。因为谁控制了铁路,就等于控制了铁路延伸到的地方。当年,掌控东北的张作霖为抵制日本人对东北铁路的控制,自1922年就制订了修筑东三省铁路干线的计划,并于1927年修通了沈阳(时称奉天)至海龙(今吉林省梅河口市朝阳镇)的"奉海铁路",准备一直修到吉林。但由于日本人横加干涉,这项计划一直难以实  相似文献   

14.
在共和国57位开国上将中,吕正操是迄今为止唯一的百岁上将。1905年1月4日,在日俄战争的硝烟中,吕正操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唐王山后村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经一位远亲介绍,吕正操来到张学良卫队旅一团三营九连当兵。张学良看他的字写得不错,便推荐他去考东北讲武堂。  相似文献   

15.
当党的十六大吹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角、我国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速之际,东北的一支“兵工”劲旅——沈阳东基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发展的“快车道”上演奏着一部气势磅礴的跨越交响曲。  相似文献   

16.
名牌战略对于被誉为“中国装备部”的沈阳可谓意义重大,势在必行。特别是在党中央决定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好机遇下,沈阳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的龙头,是环渤海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名牌战略对沈阳意义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决定,给予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核心城市的沈阳以难得的发展机遇,要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沈阳面临着繁重的改造任务,其中关键的任务之一,就是劳动者群体的提升。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总体框架内,如何优化劳动人口,使之适应和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8.
数据要素的聚集对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地方对数据要素流通体系的建设水平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当地的数据资源聚集和开发水平,并最终影响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本文结合沈阳浑南科技城在数据要素聚集方面的基础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围绕把浑南科技城建成立足沈阳、服务辽宁、辐射东北的数字要素供给基地和融合创新龙头的目标,提出建设一个算力枢纽、三支撑体系、六个示范应用标杆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四、张学良的抉择张学良究竟应接受林权太郎的建议还是方本仁的忠告,一时难以做出决断。这时他忽然想起自己曾读过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为了个人的生死问题而苦恼的。而如今他张学良面临的并非个人,而是关系到整个东北三千万同胞命运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冯贵盛 《辽宁经济》2011,(10):16-17
2010年4月国务院批准“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沈阳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本文从沈阳经济区的提出背景、内涵与实施路径出发,深入探讨综合配套改革,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战略性问题的选择和长远发展以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