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因素对湖南省粮食生产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并建立计量模型分析各要素对湖南省粮食生产的贡献,得出湖南省粮食生产已经出现规模报酬递增趋势,但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有重大的减产效应,并且种植制度改进等因素对增产有很大贡献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耕地质量变化对粮食单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杰  李卫利 《经济论坛》2009,(17):68-70
把耕地质量划分为本底质量和追加质量,主要研究耕地追加质量变化对粮食单产变化的影响。通过建立C—D函数模型分析河北省耕地追加质量各影响因素对粮食单产产生的影响;并利用因素贡献率这个概念分析上述各因素对粮食单产在不同阶段贡献的大小。研究表明,耕地追加质量的改善促进的粮食单产的提高,有助于粮食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河南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的低碳路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以食为天"的古训,深刻说明了粮食与生命之间的本质联系。加强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提升其粮食生产能力是中国实现社会稳定,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文章首先应用因子分析法,探析了影响河南粮食生产能力的因素——劳动力和资金投入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河南粮食生产投入要素的动态变化路线分析,指出当前粮食生产模式不符合低碳农业的要求。因此,结合河南各粮食生产能力的相关分析结论,从制度创新、粮食生产技术领域提出提高河南粮食生产能力的低碳途径。  相似文献   

4.
论文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以及Tobit模型,根据我国31个省份1998—2017年的面板数据,对三大粮食功能区的粮食绿色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各粮食功能区的粮食绿色生产效率在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粮食主销区的绿色生产效率远远低于粮食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农作物受灾率、农业规模化水平、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比、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补贴政策、种植结构、工业化程度等外部影响因素对各粮食功能区存在不同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
聂英  夏英 《经济纵横》2016,(4):70-76
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东北地区粮食产能变化关乎国家粮食安全。这种特殊的战略地位决定了研究东北地区粮食产能变化影响因素的必要性。在考察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粮食产能建设作用及对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作用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中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受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等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力及强度进行分析,并从综合因素贡献度、抗灾能力、农业机械水平、资源利用效率及生产服务体系等角度,提出促进东北地区粮食产能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作为中国的粮仓,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本文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到影响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和化肥施用量,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7.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吃饭问题历来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有13亿人口,粮食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近几年来,尽管粮食供求相对较为安全,但粮食生产又出现了波动,粮食安全面临挑战。文章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及未来对粮食的需求,分析了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王广深 《发展研究》2011,(11):100-104
通过对广东十三城市200户居民的问卷调查,探讨在世界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城镇居民粮食危机意识、粮食储备意愿、储粮状况和影响城市居民粮食储备的因素,并分析了居民粮食危机意识、粮食储备意愿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然后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理论分析农户种粮决策与成本收益关系的基础上,基于2004—2013年分省统计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了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化机制。结果表明:北方、中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相对增加,南方、东西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相对减少,粮食生产存在"北进中移"现象。劳动力投入仍是维持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大规模的非农就业已给全国尤其是东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相比净利润,现金收益更影响农户种粮决策。粮食单产增加并不必然促进粮食种植面积增加,现有种植规模越大、基础设施越为完善,农户种粮积极性越高。受资源禀赋、非农就业、种植结构、基础设施等因素影响,各区域粮食生产格局变化原因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基于逐步回归分析的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很多,本文利用Eviews6.0统计软件,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山东省粮食产量的回归模型,并对影响山东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的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效果,最大误差仅为16.5%;影响山东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为:粮食单产、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与粮食价格指数比。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提高粮食单产是粮食增产的最有效途径;采取适当措施稳定、提高粮食价格,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种粮补贴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对粮食增产具有重要意义;高度机械化带来农业机械的闲置,农业机械的大量增加在粮食增产上效果并不明显;盲目增加化肥的使用量并不能从根本上增加粮食产量,关键是要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主要产粮省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我国四个主要产粮省份自改革开放以来与粮食生产有关的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对影响各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同时将各省进行对比,并结合我国的整体情况,得出相应结论。通过对四个产粮大省的对比分析,揭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选取与粮食生产有关的九个影响因素,运用灰色关联法和广义生产函数模型对诸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量化了粮食总产诸因素的关联作用。分析指出要实现粮食稳产高产,粮食播种面积是根本,单产是有效途径,农田水利建设是保障,农业现代化是重要方面,合理配置农业劳动力,提高农民积极性是动力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两型”视角下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效率DEA及方向性距离函数理论方法,对1978年以来国内28个省市区的包括非合意产出在内的粮食投入产出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处理,以分析国内粮食生产与资源环境协调性空间分异特征,实证发现:环境污染因素的引入对我国整体及各省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较为稳定;区域间粮食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性极不平衡,存在典型的空间地域特征;从粮食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角度而言,粮食主产省份与部分东部省份表现较为突出;我国粮食生产普遍存在环境污染导致效率损失的现象,转变粮食生产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赵之砚  金一泓 《技术经济》2003,22(8):F003-F004
<正> 粮食产量始终是关系我国政治、经济和生活的大事。粮食生产模型研究的是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是一种从整体上研究各部门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在经济分析、政策模拟、经济预测、制定发展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粮食生产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1.选择变量。根据我国的国情,粮食稳产、高产是一项基本国策,政府对粮食生产一直保持积极支持与鼓励的政策,所以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投入要素。在模型中选择主要投入要素作为粮食产量的自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各省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比例的动态计算和统计分析表明 ,市场化改革以来 ,中国粮食生产具有稳定的区域变化特征。计量检验显示 ,农村人均耕地资源与非农产业就业拉力是中国粮食生产区域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提示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特征具有持久性 ,它对区域粮食政策和省区际粮食贸易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鸿 《当代经济》2010,(10):6-8
本文用中国1985-2008年间的粮食生产相关投入要素数据,通过逐步回归和加权最小二乘回归等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了一个统计特征合理的中国粮食生产函数.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发现影响粮食生产的最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蒋辉  陈瑶  刘兆阳 《经济地理》2023,(6):126-134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探索粮食生产韧性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2004—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粮食生产韧性综合指标,运用熵值法、标准差椭圆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方法,分析了粮食生产韧性的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04—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韧性整体呈下降趋势,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不足。其中,中部、东部地区韧性水平较高,西部地区韧性水平较低,但整体皆呈下降趋势,只有东北地区韧性水平较为稳定。(2)城镇化率、科技因素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为影响粮食生产韧性的主要因素,各影响因子两两之间交互关系主要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最后,从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与粮食生产,积极构建新型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粮食产业发展新格局等方面提出了增强中国粮食生产韧性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变迁实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杨春  陆文聪 《经济地理》2008,28(5):813-816
中国的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区域特征明显,了解中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制定合理的粮食生产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Moran I指数及Panel Data模型,分析了中国31个省级区域粮食生产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王建君 《经济师》2010,(3):235-235,237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从粮食供需长期趋势看,受耕地减少、种植结构调整和种粮比较效益低等因素的影响,粮食生产及规模不断减少;而粮食需求随着人口总量的增长,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的增加,面临刚性上升压力。文章通过对台州市粮食供需现状分析,指出台州市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现地方经济发展和粮食供需平衡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把粮食作物细分为稻谷、小麦等五类,以其人均产量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与4类12个影响因素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对各指标及显著性水平赋予权重,建立粮食人均产量综合影响系数(Rj),从而研究退耕后影响粮食作物人均产量的主要因素。研究得出:退耕不是影响我国近十年来粮食人均产量的主要因素,而以"扩经减粮"为导向的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农作物单产以及技术类因素对粮食人均产量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