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红梅 《发展》2009,(11):82-8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历史课教学中,可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等,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形式进行教学。如: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图表、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等。  相似文献   

2.
课程资源与课程实施密不可分,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特殊的意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身的要求,也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健康人格的要求,又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手段。文章揭示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内涵;明确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与要求;探寻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综合实践就进入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可以说,我的工作经历就是一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经历,我的教学成长,伴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长。作为首批课改实验学校教师,我亲身经历了综合实践活动在学校的成长兴衰与发展,而我自己,通过亲身参与,不但写了大量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论文,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首先,概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其次,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强调活动过程和学生的体现、强调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第三,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教学方式转变的对策:改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树立多元的活动方式观,促进信息技术与学课课程...  相似文献   

5.
刘芳 《发展》2008,(2):110-110
一、转变教育观念 在我国,应试教育一直占主导地位,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根深蒂固,知识的传授成为教育的主线,学生规规矩矩按教师的要求和指导去做,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导致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削弱。为此,国家推出了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新的学习观,成为课程设计的新理念。在教育观念上转变为:学校是教改的中心、科学探究的中心、课程发展的中心;课程是经验;教材是范例;教室是实验室;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创新的活动;教师是研究者;学生是知识的构建者;家长是教育伙伴。课程改革是新世纪基础教育的一场思想革命,  相似文献   

6.
王秋红 《魅力中国》2013,(10):140-140
由于小学语文教学和初中语文教学在教材选取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着差异,为避免教学的脱节,教师就要做好教学的衔接工作。本文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育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改进教学方法,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实践,切实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申红蕾 《魅力中国》2013,(17):163-163
语文是一门在生活中应用最广泛、内容最富有人文情趣的学科.小学语文作为教学课程中最基本的科目。课本中的文章和学习内容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对学生语言、文字知识和人格健全的培养都有着深远影响,小学生时期正处于儿童关注社会、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对生活和周圃发生的一切充满好奇与渴望,就如何以课堂教学为轴心。为学生展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方位将家庭、社会生活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成为我们目前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中生活化教学经验和实践经历做以下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教育实践课程应为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真实情境,但现有的教育实践课程(教育实习)却忽略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性和反思性成份。师范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整合原有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其内容涉及师范生学习的各个领域,其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研究性学习、教育见实习、社会实践是最主要的四大领域。  相似文献   

9.
小学科学作为课程改革中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小学科学课的特点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我认为小学科学教育类课程应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为主的必修基础课程;以课程设计、教育技术为基本内容的必修应用类课程;以科学哲学、科学史为主的科学文化类课程。  相似文献   

10.
杨慧 《魅力中国》2013,(26):140-140
小学科学课是学校开设课程之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自然》改为《科学》,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小学的科学课程提出了要面向全体小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学习的课程理念。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就大象版小学科学教材而言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这几方面,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为学生今后更高一级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究能力,使学生具备最基本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传统语文教学的知识记忆模式及其学习质量的少慢差费早已无法适应当今知识激增的信息社会对人才要求。语文学科是中学文化基础课程中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最强的一门学科,不能否认精华语言材料和语文知识的积累是形成语文能力和其他素质的基础。但是,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遵奉以文章结构解析范文思想内容,以知识记忆积累训练为主的方法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改下的新生事物,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注重小学生在实际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以小学生现有的学习、生活经验以及社会认知为核心,旨在培养发展小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它是一门打破原有课程类型单一性,涵盖活动课与社会实践的综合类课程。它超越了一般意义上传统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是一门注重区域性、地域性的学科。由于它既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又符合新课改对学生综合  相似文献   

13.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表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要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梦凯 《魅力中国》2010,(31):409-409
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宗旨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探究解决语文学科的问题为主,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芦世平 《发展》2014,(7):125-125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同时结合学校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环境资源,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精心组织,强化管理,逐步深化。  相似文献   

16.
张雪东 《魅力中国》2014,(17):141-141
一直以来,国家教材被教师认为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我们过多关注在语文教材上,忽略了很多有用的课程资源。把语文狭隘地定位为“惟材而走”,同样也忽略了小学语文生活化,导致了小学语文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新的课程标准实施后,广大一线教师积极挖掘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首先需要开发综合实践课程资源。这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加强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据教育目标、学校特色、区域位置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不同,可以开发不同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8.
刘丽伟 《魅力中国》2013,(19):242-242,244
课程内容改革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新课程内容改革体现出了新的时代特色:及时结合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的实践,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承栽能力,把理论知识学习、应用技能掌握、实践活动开展有机地统一于课程中。  相似文献   

19.
勾究兰 《魅力中国》2013,(8):155-15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所在。我县倡导“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皆在教学中唤起学生的“主人意识”。让他们自主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并从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和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还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张庆红 《魅力中国》2012,(29):171-171
经典诵读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潜能开发、人格塑造、知识积累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应将经典诵读教学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应通过改善人文环境、强化教师培训、整合课程资源等方式,全面推进经典诵读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