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佳 《重庆与世界》2013,(7):46-48,75
证据是诉讼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料,证据的完整度和真实度决定着案件事实情况被还原的程度。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定义和分类以及收集手段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定案证据来源于证据,但并非所有的证据都能成为定案证据,只有经过举证、质证、认证以及审查判断后的证据才能最终成为判定待决案件的定案证据。二者的范围和含义不同,在法律上的地位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宋铭欣 《魅力中国》2009,(31):72-72
电子证据带着一幅崭新的面孔悄然来到我们身边。它不像人证那样绘声绘色,也不像物证那样掷地有声。它更像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幽灵,在人类执法活动的许多领域都发挥着神奇的证明作用。无论是新型的电子商务或政务案件、计算机犯罪案件,还是传统的民事侵权案件、行政执法案件与劳动纠纷案件等等,都有可能成为电子证据大显身手的舞台。不过,长期以来我国证据法停滞不前,迟迟未能明确赋予电子证据以合法的身份。虽然司法实践中采用电子证据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法律规范中有关电子证据的条文仍然少得可怜。本文拟从电子证据的归类、电子证据的可采性和证明力等方面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以起到一种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1 手机短信的可采用性 我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等7种证据形式。书证是以其内容来证明与待证事实有关情况的文字材料。凡是以文字来记载的思想和行为以及采用各种符号、图案来表达人的思想,其内容对待证事实具有证明作用的物品都是书证。手机短信应属于书证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在行政诉讼中,对行政机关证据的从严审查已成为重要的司法要求。但在许多知识产权案件中,权利人往往利用行政机关在查处中调取相关证据,并在随后的民事赔偿案件中提交法庭。对于一些行政机关不规范取得的证据是否应被采用的问题越来越凸现出来。本文力图从一件具体案件的分析得出结论:在民事案件中,对行政机关不规范调取的证据,也应利用行政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则予以规制,以体现司法证据采信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何建国  唐子文  许婷 《魅力中国》2009,(27):122-123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控辩双方的平等,建立庭前证据开示制度已经十分必要,但《刑事诉讼法》与修改后的《律师法》的冲突明显存在,成为证据开示制度建立的一大障碍,同时建立证据开示制度所需的配套制度、诉讼理念在我国的缺失也成为证据开示制度在我国建立的重要背景障碍。面对冲突和缺失,我们应当做到《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协调一致;健全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法律援助的范围;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建立完善的证人保护制度;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建立可预期的被告人认罪程序。  相似文献   

6.
非法证据之证据能力是各国刑事诉讼立法,尤其是司法所无法回避而又难以抉择的棘手问题.本文研究了非法证据之证据能力的一般理论,解析了非法证据之内涵,认为非法证据之外延包括提供证据和实物证据,分析了证据能力与证明力之间的关系,并对非法证据之证据能力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7.
黄巧 《特区经济》2022,(9):128-131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证据类型也在不断创新,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新的证据类型也在逐渐发展。虽然我国已经将电子数据作为法定证据种类,但是针对电子证据公证保全这一问题却没有提及,特别是对于时常发生的互联网侵权案件,电子证据保全在处理此类案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本文:首先,阐释了电子证据、电子证据公证保全的相关概念和目前我国的立法现状,其次,论述了电子证据公证保全的基础理论,重点在于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互联网电子证据公证保全的存在问题,提出自己的相关完善建议,以期构建更好的电子证据公证保全体系,推动互联网的健康运行和保障权利人切实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更加广泛的应用,更多新的问题也会不断涌现。电子证据具有技术依赖性、隐蔽性、外在多样性、易被破坏性等特点,司法人员如何有效地依靠电子证据定案,成为困扰司法实践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异常证据是指一批证据中有少数或部分证据与其余证据相比明显不一致,从而导致证据冲突程度的增大,甚至带来错误的合成结果.文章分析了异常证据的定义及其分类,在对证据距离和冲突程度进行详细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距离和证据冲突程度的异常证据简易检测算法.算法具有计算量小、易于编程实现等特点,该算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人们的人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著作越来越多,对于该规则的制度设想也不断被提出。本文正是希望通过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基本概念和价值的讨论,试图为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强化证人出庭和保护制度,互联网时代检察机关在证据的收集、保存和运用等方面遇到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探讨在Web2.0时代,如何进一步适应网络特点,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的新规定。提出网络时代运用电子证据,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有效打击职务犯罪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周海 《重庆与世界》2013,30(2):48-50
在任何案件的审理中,查明案件事实关键都在于证据。证据提交法官后由法官按照法定程序审查,对符合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的证据予以采信,即具有可采性的证据,这些被法官采信的证据是法官对案件事实作出判断的根据,被称为定案证据。定案证据有别于证据,两者在概念、外延、证据属性、所处诉讼阶段、使用主体等方面存在差别,但两者又存在必然联系,定案证据来源于证据,证据与定案证据的使用目的都是证明案件事实。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现行刑事诉讼立法对于非法证据的效力尚无明文规定,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建构我国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我国刑事程序正当性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诉讼观念的转变和有效减少、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从而保障人权,实现司法公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建立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是抗辩式审判方式的重要标志,是诉讼科学化、民主化进程之必然.目前,由于理论认识上的偏差、体制设计不够完善以及现行法律规定不够具体,致使我国在有关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之前,新律师法的出台赋予了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审判阶段完全的阅卷权,如何构建完善中国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已成为我国刑事诉讼中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及其效力问题 ,涉及到保护人权与制裁犯罪的关系问题 ,制约非法证据效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各国的相关立法和理论也不尽一致。我国立法对于非法证据效力的态度不明确 ,必须完善有关立法 ,并建立证据的庭前审查等有关制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司法活动逐步迈向数据化,传统的证据和证明活动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大数据证据通过算法将海量、复杂、多样的数据事实材料转化为对事实材料规律性的认识和分析结果,在刑事司法中拥有广泛的运用场景,使得司法活动更加科学和高效。目前,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采取法定证据种类制度,立法未明确大数据证据的证据种类,司法实践对大数据证据种类的认定不一。现有大数据证据的证据种类学说主要包括电子数据说、鉴定意见说、证人证言说和单独证据种类说,本文主张将大数据证据作为一种新型证据种类进行立法确认,并从保证大数据的真实性、大数据证据与待证事实的相关性和大数据证据结果的可靠性三个维度构建大数据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17.
论手机短信广告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移动电话用户的迅速增加,手机短信及其广告的业务收入也成为了营运商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本文探讨了目前手机短信广告发展的瓶颈,并对手机短信广告的发展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电子证据是随着科学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形式的证据,是指以电子形式存在的、用作证据使用的一切材料及其派生物:或者说,借助电子技术和电子设备而形成的一切证据.电子证据有不同于传统证据的特点,如今,各国对电子证据的研究都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立法还很不成熟.笔者仅从电子证据的取证中存在的缺陷作出研究,进一步完善电子证据的取证.  相似文献   

19.
骆驼 《环球财经》2014,(4):14-14
人们发现了宇宙暴涨和引力波的第一个证据。如果没有意外,古斯将在两年内成为新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相似文献   

20.
李淼 《魅力中国》2011,(5):154-154
证据裁判原则作为当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所认可的一项刑事诉讼原则,是建设法治和理性社会对刑事裁判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我国历史和政治等各种特殊国情,使得证据裁判原则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法律保障。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证据裁判原则的现状,进而从裁判事实的内涵以及裁判证据的要求两方面探讨了其对应的改革措施,从而完善我国的证据裁判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