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品牌定位已经不符合目前市场的消费潮流,产品不能紧随时代潮流,加之国内消费需求持续低迷,又遇国内外其他时尚品牌的“围剿”,班尼路、佐丹奴、Esprit、绫致时装、森马等老牌的大众时尚品牌的代表,都存在势态渐衰的情况. 而之前“无绫致,不商场”的绫致时装,也从此前拥有一件杰克·琼斯品牌衣服即变“潮人”的时尚之巅,跌落到现在线上线下打折促销不断的窘境,而寄望通过020转型的愿望尚看不到希望.老时尚品牌如何焕发新春已经成为众多品牌一道待解的难题. 近日,绫致时装宣布以13亿丹麦克朗(约合2.4亿美元)收购英国网上时装商店M and M Direct,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收购有助于增加公司在网络服装销售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对消费进行宏观调控是稳定经济运行势态的需要。目前亟须对消费调控的主要手段、西方国家可借鉴的经验等方面进行研究,并针对国内消费调控的基本思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试论品牌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正在逐渐成熟,中国的消费品市场已逐步从"商品消费"时代进入"品牌消费"的时代.品牌消费就是人们在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将品牌作为首要的决策因素,按品牌购物的行为.品牌商品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具有了较高的信誉度,也获得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同,品牌消费是一种安全消费,是一种个性消费,还是一种身份消费,品牌日益成为一种象征,一种身份的符号.在这样一个追求品位、彰显个性的品牌消费时代,我们的企业应重新审视现有的品牌管理,不仅要重视品牌的开发,更要重视品牌的维护;不仅要重视品牌的宣传与推广,更要在品牌中注入文化内涵;品牌管理要专业化,重视品牌经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营销下一站     
赵宇 《全国商情》2012,(9):48-49
"爱潮流,爱网购,爱名牌,更爱地摊货。不跟风,不爱主流,不爱储蓄,将消费进行到底,这就是青年享乐派!"如果说"未来的消费市场属于现在的年轻人",应该没有人会反对。据统计,未来世界的消费者逐渐年轻化,中国现在的青少年约4亿,这些15~24岁年轻富有的一代消费者很快就会成为未来消费大军的主流。3月底在天津举行的世界零售业大会亚太分会上,BBOO Proximity Shop公司亚太地区总经理珍妮·派瑞称:"年轻一代消费者在物质方面有着很强的寻求和满足感,拥有收入也善于支配收入,他们更善于自我发现和认知,更重视服务、产品和体验。"  相似文献   

5.
中庭吸金术     
正当体验式消费成为购物中心的发展趋势,中庭经济以带动商场人气成为备受商家重视的商业模式。门口"站"着两只巨大的英伦风格HELLO KITTY猫,走进建筑内,更多巨型KITTY猫造型、飞船、房屋展现在顾客面前,来到楼上,巨大的KITTY猫头像前几十对情侣正进行着现场制作卡通蛋糕活动。以上描述并非在HELLO KITTY主题乐园,而是上海西藏北路的大悦城举办的HELLO KITTY主题活动。这些带动商场人气、消费的活动所体现的正是备受商家重视的"中庭经济"。吸引客流目前大多数购物中心,尤其是这几年的新建或改建项目中都会留有中庭,一般中庭位于商场一层,是一片无视线遮挡的空地,面积从100多平方米到数千平方米不等。  相似文献   

6.
品牌信任是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忠诚客户关系的基础."80后"消费者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其独特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决定了进行专项研究的必要性.本文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独特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基础上,进行品牌信任测试,运用因子分析的研究方法,挖掘出影响"80后"消费群体品牌信任的主要因素,并在消费资本化理论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品牌营销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品牌信任是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忠诚客户关系的基础."80后"消费者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其独特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决定了进行专项研究的必要性.本文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独特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基础上,进行品牌信任测试,运用因子分析的研究方法,挖掘出影响"80后"消费群体品牌信任的主要因素,并在消费资本化理论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品牌营销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绿色消费是随着人类消费观念变化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目前正成为我国消费发展的潮流。本文从绿色消费的特征出发,对于物业管理企业在其管理服务过程中应如何推行绿色消费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经济日益繁盛,城市商业强劲发展,加上政治上的波荡起伏,社会各阶层相互间的流动与渗透日益加剧,出现了"士商互动"的社会潮流,这诸多方面共同促成整个社会消费伦理观的变化。这些新变化,既表现在文化消费上的趋新与通俗、物质消费上的尚奢与夸富,又表现为部分有识之士着眼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对奢靡之风进行的冷静反拨。  相似文献   

10.
高级时装定制一直是时尚界的顶级服务,而现在,基于3D人体扫描技术的精准测量更让其如虎添翼;而且,3D人体扫描技术能为时尚注入的新动力显然还不止于此,世界上第一款基于微软Kinect的"虚拟试衣间"已经于3月开始在美国正式"接客"。到目前为止,诸多让人耳熟能详的时尚品牌已经纷纷开始了"虚拟试衣间"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何苗  涛涛 《新智慧》2007,(8):60-61
他们衣着鲜亮,日常工作就是穿梭在巴黎、米兰、香港等时尚大都会,流连于精品店、时装发布会和Party;每一季,你在时尚杂志和商场橱窗中看到的潮流新品都直接来自他们的选择……在大众的想象中,这就是“买手”这一新兴职业让人艳羡的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王敏 《现代经济》2007,6(4):56-57
绿色消费是随着人类消费观念变化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目前正成为我国消费发展的潮流.本文从绿色消费的特征出发,对于物业管理企业在其管理服务过程中应如何推行绿色消费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或许让传统零售商最为郁闷的,不是人们不去实体店消费了,而是拿着智能手机在他们店里"消费"。80后90后是在互联网上长大的,网上购物对他们说来天经地义。许多地面零售店沦为这些年轻人showrooming(店内浏览商品、试衣,然后到网上购买)的场所。而吸引更多的80后90后到地面店购物成为各大商场关注的话题。先在商场看好商品,然后上网搜索最低价进行购买的"showrooming"购物族越来越多。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将商场购物可以现场确认商品质量的优点与网上购物价格低廉的优势结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拉大,存在众多层次的消费群体,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至少在短期内不可能形成集中的消费热点。而我们则要在无消费热的情况下寻求刺激消费需求的良策,从生产方面挖掘经济增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镇居民衣着消费的基本趋势:1957—200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服装潮流的不断冲击、消费需求的逐渐细化和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城镇居民衣着消费存在着消费意愿外移、消费断档和消费差距拉大等问题,无论在支出金额上还是在购买数量上,最低收入组无论大人还是孩子竟不及或仅相当于最高收入组一个孩子的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网购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理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章指出了网购潮流下大学生消费价值观存在的理财意识不强、盲目攀比网购、投入大量精力、维权意识淡薄的问题,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即消费教育的欠缺、同辈群体的盲目跟风、网络媒体的宣传和销售模式的多样、自身缺乏维权意识和自控能力,并提出了完善消费教育、避免跟风消费、增强辨识能力、加强自我管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逐步提高,出现了消费率屡创新低且低于国外市场经济国家水平、城乡消费差距明显、区域消费差异较大、消费层级差距显著和"消费悖论"等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以利于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相似文献   

18.
吴彤  马大力 《全国商情》2014,(12):23-24
正2012年开始,在亚太地区门店扩张的速度上,快时尚品牌已经抢占了头把交椅,赶超了奢侈品的霸主地位。快时尚品牌的迅速崛起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它们如何进行市场定位也颇值得研究。本文首先对品牌定位概念的产生、发展,以及主要内容进行了叙述,又通过对ZARA、凡客的定位分析,得出快时尚品牌定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冯雪 《全国商情》2012,(7):38-39
"诸多新兴消费趋势构筑了当下别样的消费生态,消费者的核心地位在任何一个商业时代都无法替代,如何拥有消费者是一个永恒的命题。"近年来,中国消费者的购物频率不断下降,而购物量则稳步上升。去年北京人均GDP达80394元,接近富裕国家水平。告别了温饱型消费时代,人们纵情消费几乎不需要理由,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的钱容易赚。国人的消费力足够令世界瞠  相似文献   

20.
评所谓"消费资本化"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消费资本化"论者认为,消费行为可以转变为投资行为,消费可以"资本化",这是对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的极大误解,是极其错误的,它在实践中必然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因此,对这种"理论"应予以抵制,并倡导文明、科学、合理的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