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数字货币使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尤其是有央行背书的法定数字货币的深入发展,未来数字货币作为传统货币的补充在跨境支付和结算场景应用的可能性持续增强。在此背景下,研究数字货币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多维度影响,对于全面审视数字货币给跨境支付领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新机遇下如何完善数字货币监管体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都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全面阐述数字货币对跨境资金流动影响基础上,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利用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方法,实证分析数字货币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货币将放大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减弱跨境资金流动“惯性”,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也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凸显。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应对数字货币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06-2012年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对人民币汇率预期与经常项下跨境资金流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经常项下跨境资金流动与人民币汇率预期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人民币升值(贬值)预期能够导致跨境资金的大幅流人(流出)。通过对样本企业调查发现.汇率预期在微观角度上影响着跨境资金流动机制的形成。最后,本文对完善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跨境资金流动、人民币汇率预期、境内外利差是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稳定的三个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这三者时间序列的实证分析,考察这三个因素之间的长短期内在影响效应,并根据实证分析结论,从维护我国国际收支平衡与深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大局着眼,就营造和谐市场环境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本在阐明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已从单边流入,转变为双向波动格局的前提下,从国内外宏观经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到微观企业、个人的避险需求,详细分析了影响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各项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跨境资金规模日益扩大,并直接影响到一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大幅顺差,对跨境资金流入的特征、形态及推动因素的研究有利于合理有效使用国际资金,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可能有针对性地应对异常资金流入对本国资本货币市场的冲击.本文对2003年9月至2010年12月之间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与利差、汇率预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阐述了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变化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显著影响,分析提出调控货币升值预期的重要作用.指出现阶段经常项目跨境收付是我国跨境收付的主要构成,货物贸易及直接投资是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压力的主要来源.资本管制可能改变跨境资金流动的结构,上述结构与我国资本管理现状密切相关.本文还从国际金融秩序重塑、深化本国金融市场发展及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管理手段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跨境资金流动是一个经济体资金流出入的总体状况,即资金跨越经济体管辖区域范围流动的情况。本文紧密结合经济发展与跨境资金流动的相关性,提出构建和完善实体经济发展及跨境资金流动管理体系的目标、原则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关于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决定将对跨境资金流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系统研究了金融改革中要素的变化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认为利差和汇差是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动因,实体生产要素价格、资本项目可兑换及人民币国际化也将影响跨境资金双向流动,并深入研究了市场化改革对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影响和现行跨境资金流动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稳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和调控、督导市场主体合规经营意识、构建全方位监管机制并实施动态监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不断加剧,其中货物贸易作为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主要项目,对跨境资金流动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北省为例,首先分析了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流动形势,深入剖析了市场因素对资金流动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汇率、利率和国家货币供给因素构建SVAR模型实证分析各市场因素变动对河北省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判别影响程度和广度,提出有针对性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9.
庞川  杨光 《金融与经济》2021,(5):26-33,51
借鉴市场参与者在不确定性状态下的风险决策理论,提出人民币汇率预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假设,并实证检验理论假设.研究发现,中国外汇市场存在"私房钱效应"和损失规避效应,在这些效应影响下,汇率预期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具有非对称性影响.为刻画这一影响,首先验证了预期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显著影响,其次采用门限回归模型验证汇率预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是可变的,市场参与者具有风险厌恶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刻画这种时变影响并发现:汇率预期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具有显著影响.即期汇率是市场预期的参照点,升值阶段与贬值阶段预期弹性系数变化具有不对称性,央行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汇率预期的非理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利勇 《金融与市场》2010,(11):34-35,33
本文对近年来异常跨境资金的流动渠道及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阐述.并结合异常资金流动的利益驱动机制,对外汇管理面临的困境和难点进行了分析,从制度上对现行外汇管理模式进行了反思,从转变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运用2000~2015年的月度数据,利用计量模型测度中国短期跨境资金的波动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VAR模型对其波动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后特别是2011年之后,我国短期跨境资金流动双向波动的特征比较明显,波动率水平大幅上升,且近年来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波动、中美利差、资产价格收益率、本国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对短期跨境资金波动率都有影响,尤其是通货膨胀的影响最为显著;全球因素特别是全球风险因素(VIX指数)对短期跨境资金波动率也有一定影响,且影响的时间比较长。  相似文献   

12.
李彩虹 《河北金融》2011,(11):42-43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实施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造成全球流动性泛滥.加之人民币升值预期,本外币正向利差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外汇资金“净流入”态势明显.因此,有效抑制外汇资金大规模流入,做好跨境资金流动监管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本文分析了抑制外汇资金大规模流入,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并提...  相似文献   

13.
分四步构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一是测算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并将短期资本流动比例作为基准变量;二是通过计算灰色关联度选取同步指标,并以灰色关联度为权重合成危机系数;三是确定先行指标,并用主成分法合成预警指数;四是确定危机指数和预警指数的信号区间并实证检验。最后,分析上述体系创新点及不足,提出体系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银行代客跨境收支数据,构建交易性、投资性收支指标,采取趋势移动平均方式,对不同方向、不同性质跨境资金流动趋势进行测量、分析、判断,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趋势影响因素、不同时期内跨境资金流动影响机制变化等进行实证研究,并从外汇管理角度提出需关注的重点及相关建议,为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分析、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推进外汇管理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广义可加模型对影响跨境人民币流动的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贸易进出口总额对跨境人民币流动的线性作用与非线性作用不一样.随着一国贸易进出口总额的增加,对跨境人民币流动的非线性影响呈现由正向转为负向的趋势;人民币的有效汇率对于会造成跨境人民币流动水平小幅波动;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对于跨境人民币流动的影响是水平线性的.最后,本文比较了广义可加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协整模型的差异,体现了广义可加模型用于经济领域研究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青海金融》2014,(7):4-8
中国作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中美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势必会影响到中国外贸、跨境资金流动的规模.本文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VEC模型实证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进出口及跨境资金流动影响;并结合实证结论和中国实际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跨境资金存在流动异常现象及呈规模扩大之势,异常资金通过多种虚假或变通形式借道货物贸易途径能顺利实现跨境流动,现行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监管制度存在漏洞和效率缺陷,针对性地完善制度设计、加快推进监管制度改革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数额迅猛增加,流动频繁.跨境资金的流入或流出,反映出国内经济均衡和国际经济均衡之间的一种动态调整.正常跨境资金流动与货币市场及商品市场的均衡变化相关,异常跨境资金流动与投资者信心及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相关.IS-BP-LM分析框架表明,IS曲线及LM曲线的移动过程中,BP曲线位置发生改变,此过程伴随跨境资金流动.  相似文献   

19.
汇改以来,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突出特点是迅猛发展与跌宕起伏并存;而在此影响下的汇改、经营与监管,则表现为主动适应形势且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主要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比较和传导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定量研究其对我国外贸和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影响最大,在短期内会对我国出口产生负面影响,而欧洲和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