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各地区茶文化各具特色。庐山产茶历史悠久,庐山云雾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向深层发展的必然。庐山云雾茶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能为庐山云雾茶产业和庐山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尹长丰 《特区经济》2009,(5):196-197
区域旅游整合开发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全面整合旅游资源,联合开发出一个特色鲜明、文化深厚、可游性强的区域性旅游圈,对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合六巢"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合六巢"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飞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9):114-116
文化旅游资源是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进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则是提高区域旅游业持久生命力与吸引力的关键.文章从资源整合的理论依据入手,在分析古徽州文化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徽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可行性和初步构想,指出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构建徽文化旅游圈是徽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齐齐哈尔边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资源整合、开发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推进资源发展,联动文化与旅游等是齐齐哈尔实现文化大发展的优先选择。以此可宣介实现优秀旅游城、争创历史文化名城等目标,继而实现文化与旅游联署规划、互动开发,推动文化业与旅游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星子是人口小县,财政弱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星子要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实现争先进位、奋力崛起,就必须错位竞争,甘当配角、差别发展。一、与庐山错位竞争,大力建设百里休闲旅游走廊庐山是世界文化遗产,是星子旅游业发展的一张王牌,打好这张牌是加快星子旅游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要与庐山错位竞争,进一步开发“三泉”,建设环庐山百里休闲旅游走廊,形成“一条走廊、十大景区、百家宾馆、千幢别墅、万张床位、十万就业、百万游客、千万税收、亿万产值”。突出休闲与会议,加强对接与互动,借助两地市场,达到资源互补、线路…  相似文献   

6.
江门市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已成为本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古村落旅游正在成为古村落发展经济的一个典型模式,古村落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加强环境保护,文化内涵挖掘,旅游资源整合,生态文明古村建设中有非常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徐佳 《魅力中国》2010,(33):161-161
安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文化资源更是多姿多彩,具备开发徽文化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但在当前情况下,安徽的人丈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本文通过对皖南古村落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探讨,旨在不断提升安徽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业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8.
孙冬英  沈中印  杨云仙 《改革与战略》2010,26(5):153-155,160
区域旅游一体化已成为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潮流,旅游联动发展已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文章从庐山和鄱阳湖区位上的毗邻、生态旅游资源的互补和互长、旅游市场需求的趋势、便利的交通四方面分析了两者进行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的优势条件,提出了实施政府主导、整合旅游市场、整合旅游形象、整合旅游产品的对策,旨在实现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贵州民族饮食文化作为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和旅游业的关系十分密切,将饮食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在一起是提高旅游地旅游的重要因素.贵州饮食文化在旅游开发中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挖掘、开发贵州饮食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饮食文化是贵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现代旅游是一种大规模的各种文化的交流,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对饮食文化所起的作用随着旅游业的友展,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庐山作为江西省独立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具有三个世界级招牌的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具有发展旅游经济并带动江西旅游的艰巨任务。在以形象驱动旅游目的地高速发展的今天,游客和潜在的游客对庐山的印象相对于粗略和落后,要发展庐山的旅游经济,必须做好庐山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策划,因此庐山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研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陈姗姗 《特区经济》2011,(7):161-162
旅游资源的整合是在市场新形势下旅游资源开发的一种新模式,它是塑造区域旅游新形象、提高区域旅游知名度、提升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南太行"旅游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评价分析,提出旅游资源整合模式,从而促进南太行旅游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锐  张宏程 《改革与战略》2011,27(6):107-10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各地旅游业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联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关中—天水经济区在旅游资源、经济基础、交通设施、产业政策等基础条件方面具备比较优势,为区域内旅游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可能性。关天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应从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共同打造精品线路,构建无障碍旅游区,建立共享信息市场,实现区域旅游整体促销,鼓励区内各地市民互访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3.
范春 《改革与战略》2012,28(3):119-122
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是当今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文章首先分析了长江三峡旅游一体化的基础条件,接着指出大三峡旅游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其次从发展战略角度指出大三峡旅游一体化应在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发展空间格局有所作为;最后提出一体化推进措施,即建立一体化推进机构、一体化营销体系、投融资平台和统一的一体化服务标准。  相似文献   

14.
产业融合视域下江西罗霄山区传统村落的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艳萍 《科技和产业》2021,21(5):235-238
江西罗霄山片区内分布着5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明显.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传统村落区域产业发展的交通区位条件日益改善.在产业融合视域下,传统村落要以旅游产业为引领,以区域特色产业为主导,以创意产业为补充,文旅农商融合发展,从而促进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红贤 《特区经济》2008,235(8):49-50
为了将长三角旅游区打造成国际上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业一体化发展势在必行。长三角旅游圈是我国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一,区内经济发展水平高,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空间分布优势互补,客流关联互动性强,旅游业一体化发展基础较好。本文从旅游经济和旅游地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长三角旅游圈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并对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进行了探讨,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颖 《科技和产业》2019,19(7):29-32
为优化粤北山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均衡协调发展,收集2013—2017年粤北山区5个城市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四大维度的统计数据,运用生态位理论,对其旅游生态位发展态势、生态位扩充程度进行评测与排序。从分析结果可见,韶关综合生态位排名第一,为粤北山区旅游城市中的双核心城市。韶关、梅州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处于扩充状态,其区域旅游业影响力日益增强。通过粤北山区旅游生态位综合分析,可见要实现区域协调均衡发展,重点在于搭建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平台,致力于产业集聚与优势互补,注重旅游经济投入与产出比优化,从而实现弱势旅游地的突围与转型。  相似文献   

17.
衣传华 《改革与战略》2011,27(12):48-50
旅游产业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先导性产业,旅游产业因其较强的前瞻、后顾效应,在推进西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起步迟,拥有后发优势,应借鉴东部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借助发达地区的产业平台,发挥本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优势,通过集成重要生产要素,实行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突出营销重点,开展空间的跨行政区划合作,设计必要的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上海与苏南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枚 《特区经济》2010,(8):152-154
推动苏南与上海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有利于苏南和上海共享2010年世博会的重大机遇,发展现代服务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此,苏南和上海要确立资源整合,同城开发;旅游拉动、效益共享的指导思想,采取联手开发旅游项目、打造旅游联动服务平台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的能级和活力。  相似文献   

19.
袁国宏 《特区经济》2014,(11):186-190
基于目的地系统管理的整体性原理和综合性原理,以广州市为案例,针对目的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途径-目标整合战略模型,提出特定类型目的地系统管理的战略,以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为了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各类社会资源的优化、组合、提升和完善功能,需要对行业进行重新整合,以促进广州市旅游资源系统的功能涌现;需要对区域进行重新整合,以促进广州市旅游区域系统的结构涌现;需要对旅游要素进行重新整合,以促进广州市旅游经济系统的效益涌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