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高质量发展成为学术界和决策层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此背景下,“第二届全国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论坛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学术研讨会——庆祝新中国经济与管理发展70年”学术会议结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国内外背景,围绕中国高质量发展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与会专家发表的主要观点如下:要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增加理论上的指导力和理论对实践的阐释力,在微观—宏观范式结构中引入域观范式,增强对现实世界的识别评价功能,不断提升指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水平;过去70年中国经济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需要把握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在技术创新、人才支撑,尤其是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等方面,加强规划引导,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底蕴会造成截然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中国的企业文化强调情感管理,而西方企业文化重视制度管理、理性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和跨国公司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的联系将日趋紧密,企业文化也将出现趋同的趋势,文章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文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企业文化产生于80年代初的美国。它的形成是以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美日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为背景的。一百多年来,美国一直是西方世界企业管理的领路人,从泰罗等人的科学管理到行为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发展,都给美国带来了巨大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世界500强排名前6位国家的企业,从行业结构、企业国际化水平、品牌的知名度和企业的性质四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寻找出了中国企业在大企业分布的行业宽度不够,跨国性大企业的数量比较少,属于中国企业自己的世界知名品牌少,非国有企业和非垄断性行业的企业规模、实力和竞争力比较小等方面存在着差距,提出了从制度层面深化改革发展中国的非公经济企业、培育中国企业的知名品牌、重点培育高科技等领域企业做强做大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一、背景 当今中小企业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如果说大企业体现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实力,则中小企业体现着经济发展的活力。中小企业机制灵活,发展潜力大,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6.
煤炭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供给,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和能源安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其独特、重要的激发和凝聚作用,是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实现的重要思想保障。新形势下构建科学的企业文化,对促进煤炭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当今经济发展现状和煤炭行业现处的发展阶段为背景,探讨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四点问题,并从六个方面入手,发掘企业文化建设优秀资源,有效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软实力的不断提升,促进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竞争是非常的激烈的,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国家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国家经济实力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经济.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就是企业总体的发展水平,大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是我们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企业能否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是有多方面的原因所决定的,但是如果在企业中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不会有积极向上的竞争精神,也就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所以,一定要在企业的发展中建立起自己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8.
崔璐莹 《活力》2010,(8):328-328
从历史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二者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中国儒学所倡导的伦理文化与西方世界的伦理文化作一个比较,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儒家伦理文化倡导“仁”的思想,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礼义廉耻,是孔子教育人的主导思想。把追求理想社会和完善人格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而古希腊、罗马文明,也对于伦理有着深刻的研究。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品德教育是教育的最主要目的。罗马著名的教育家昆体良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美的演说家。  相似文献   

9.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孙红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奇迹般地发展。奥秘之一在于他们把东方的哲学思想、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理论与日本传统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加以改进和完善,形成了自已独特的企业文化。正是这些企业文化的作用,把日本企业职工凝聚起来,产生了1+...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常使用一些独特招术,这些招术在促成企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汇集了一些大企业的作法,希望能对中国企业改革起到一点借鉴作用.下面简单介绍一些著名大企业在人才使用培养、商品营销和企业文化方面的独特做法.  相似文献   

11.
毛倩 《总裁》2008,(11)
儒家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现代价值,是探讨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日本经济的腾飞、东亚经济的崛起,儒家管理思想在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给予其企业经营管理以深刻的影响.中国的企业在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时,应该利用好儒家管理思想这一人文资源,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2.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江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针对加快工业化进程,孟书记强调:江西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十分重要。他说,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更加与全球经济融为一体。在开放的条件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会出现一大批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大企业作为支持国民经济的支柱,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强或弱,就是看这个地区大企业的多少或实力的强或弱,它不仅是取决于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当然这也是重要指标,而且还在于它的质量,大企业数量多,规模大,质量好,这个地区经济实力一定是强的;反之,一定是弱的。怎么来推动大企业增强发展?从亚洲金融风波看,韩国有经验,但韩国也有教训。孟书记指出:完全依赖政府,推动大企业的发展,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当色,政府要支持,要帮助,但不能是依赖政府。  相似文献   

13.
一、新时期的企业文化发展现状企业文化在中国落地发展的三十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三十年中,中国与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为企业文化,尤其是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使新时期企业文化有了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从现代企业文化的历史和现状看,东西方的企业文化都还在发展、成长过程中,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它是与市场经济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14.
任何企业都有它特有的企业文化,只不过有的企业有意识地提炼、总结、培育、创新发展了自身的文化,而有的企业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忽视了自身文化的发展。管理学界对文化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例如著名的霍桑实验揭示了工作中员工的情感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美国企业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竞争中被日本企业取代时,引起了西方企业界和管理学家对日本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研究,认为日本企业具有的独特的企业文化是其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原因,从而使企业文化在西方理论界和企业界迅速传播开来。  相似文献   

15.
《中外管理》2015,(4):69
广州花都·金马九龙湖公主酒店·2015年4月17日~18日诚邀关注修德以诚立业天下当伦理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商业与自然生态遭遇破坏,当诺奖得主宣称"中国世纪元年"到来之时,我们更无意宣扬所谓经济实力,而更应向世界传递五千年来对生命、自然与民生社会的深切怀柔与善护之传统人文精神。而作为主推社会向前的企业组织,理当群发善愿,善尽生命责任,并以真正的文化软实力创造新生机,扭转社会生态危局!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企业投资海外,布局全球,与世界互联互通已是大势所趋。问题是如何开启行商世界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美国与日本。在中国珠宝首饰加工行业粗放型生产方式背景下,潮宏基却以其独特的企业文化独树一帜。本文以潮宏基的以文化为核心的制度构建为切入点,提出了在中国法制有待健全的背景下,完善制度建设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同时,不可否认,潮宏基的成功也得益于良好的环境条件与地域文化,其成功的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论证。  相似文献   

17.
耿琦 《现代企业》2011,(12):15-16
百强名单中的中国大陆企业,大多为大型国有或者国有控股企业。中国大陆民营企业仍然少之又少。国内媒体只是报道中国世界500强公司数量超日本,仅次于美国,创造了历史,如果细心做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入榜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尽管在不断增长,但是利润增长和产业分布情况并不十分理想。所以,我们在看到自身已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的巨大差距,事实表明,中国企业在很多领域基本上没有形成世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世界成熟企业发展的经验证明: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因素。日本企业在全世界迅速崛起并不是偶然的,主要得益于日本企业文化的成功,中日两国相邻而居,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因此对日本企业文化的研究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维与西方的管理科学化的企业文化理念有机结合,并应用在企业管理中,这是企业文化的中国化20世纪70年代末,突然崛起的日本经济,对美国乃至西欧的经济巨头地位构成了挑战,同时也引起了各国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们的思索。尤其是美国企业家们在一夜之间发现日本在某些方面已超越自己,在惊讶之余,他们对日本企业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果发现日本与欧洲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存在着显著的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企业家在东方儒家柔性文化与西方科学管理思想的双重冲击下,往往容易造成身份的迷失。事实上,无论从国家战略层面还是企业的长远考虑,中国企业家在新经济时代必须有自身明确的身份定位。基于此,通过分析中国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难以形成自身独特竞争优势的原因,以期找出中国企业家应有的角色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