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鑫 《经济师》2010,(9):28-2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空间开发失序,资源和要素空间配置效率不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管理思路和战略的重大创新,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丰富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贯彻实施,要求必须准确把握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内涵,深刻认识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倩 《经济纵横》2007,(7):21-23
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是针对区域的科学发展评价,是差别化的区域绩效评价,是引导、约束、调控主体功能区开发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主体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的内涵、实质、意义、动因及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与原则等方面,对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是针对区域的科学发展评价,是差别化的区域绩效评价,是引导、约束、调控主体功能区开发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主体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的内涵、实质、意义、动因及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与原则等方面,对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而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布局形成的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产生了新的合作关系和模式。根据区域功能定位以及主体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该文提出三种区域经济新合作模式:主体功能竞争型合作、主体功能互补型合作和主体功能共享型合作。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这是一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福建省陆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地势两北高、东南低,其中山地、丘陵和平原分别占75%,15%和10%.山地基本是林地,坡度陡,人类难以居住生活,更发展不了工业,但绿化的山地使福建拥有63%的森林覆盖率,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福建的丘陵有的是林地,有的是梯田,现在各地都在寻找低矮的缓丘陵,用推土机推出一些平地和台地来,建设工业园区,拓展城镇,拓展居住用地.  相似文献   

6.
西藏主体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的生态过程对保障我国乃至东亚生态安全具有独特的屏障作用。受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西藏生态环境问题日渐凸显,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受到威胁。本文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按照西藏生态经济分区和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原则,并在分析西藏生态经济系统和区域经济开发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地域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西藏主体功能区划的思路和西藏主体功能区划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目的是试图在发展经济学与主体功能区宏观调控政策之间建立起必要的联系。主体功能区的宏观调控政策会受制于空间结构,路径依赖和选择是重要的政策机制,因此宏观调控政策应以引进人才,发展高薪技术企业,加大R&D投入为主。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宁夏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布局为基础,探讨适合宁夏主体功能区划的方法,提出了先采用AHP-信息熵-模糊数学组合,对宁夏生态约束性与社会经济综合潜力分析评价.然后进行空间分析(如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的综合区划方法.运用此方法,对宁夏进行了主体功能的初步分区,并提出了分区规划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9.
龚新蜀  王超 《当代经济》2010,(15):76-77
新疆主体功能区的定位是新疆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新疆主体功能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是新疆经济驶入快车道的前提,它对新疆经济发展将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推进作用.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将新疆主体功能区划分为Ⅰ类重点开发区、Ⅱ类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三类,希望通过分类,明确新疆各地的发展重点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主体功能区管治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功能区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创新.在明晰主体功能区管治内涵的基础上,文章指出,主体功能区管治具有目标上的多元统一性、政策与机制的配套性、手段与目标的一体性、主体的模糊性、层次上的多级交错性等管治特征;应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动态开放、因地制宜、规范有序等管治原则;理论层面上,"双层制多中心"管理体制是主体功能区管治模式的基本架构,实践上应通过"复合行政"实现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联合管治;管治政策上,在通过区域性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管理、环境保护、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等政策实现分区管治的同时,应注重政策的细化、扩充、对接与协调,实施主体功能区分级管治.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就是生态环境恶化。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按照该要求,作为生态补偿主要形式的财政转移支付目标应与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经济发展目标相一致。基于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主体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走上环境友好型城市化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主体功能区划,旨在通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潜力、可开发程度的评价将国土空间进行战略性、基础性规划,以期能在全国范围内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开发结构,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文章分析阐述了主体功能区划规划蕴涵的"反规划"思想和内容。  相似文献   

13.
马文军 《时代经贸》2008,6(19):220-221
本文利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审视主体功能区的区域属性、形成基础、差异性与差别化发展以及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过程中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分析了主体功能区从现实系统到达未来系统的区划、规划、政策、绩效评价“四位一体”。  相似文献   

14.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一五"时期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之一.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空间规划与建设,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此,分析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并从八个方面提出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宁夏主体功能区划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主体功能区划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一项有别于以往所有区划的创新性任务。文章简述了主体功能区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参照部分省市实践方案及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原则,以宁夏19个县市为基本研究单元,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建立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指标层包括17个具体指标。运用SPSS13.0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划分出四种类型区的县市范围,结合主体功能区划的内涵及宁夏实际情况,确定出各类型区的修正范围,并利用ARCVIEW软件显示其空间分布,及从不同层面构建四大区域的建设管制模式。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主体功能区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布局为基础,探讨适合西北地区主体功能区划的方法,提出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县域为研究单位,对西北地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分析评价,然后进行空间分析(如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的综合区划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划思路并结合云南自身区域特点,以县级单位作为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基本单元,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权重处理、综合计算和聚类组合评价等将云南省129个县区划分为六大功能类型区,并对各类型区的发展路径和产业选择作出阐述。最终拟通过该区划使尽可能多的社会经济活动配置在开发潜力大、环境敏感性低、开发成本低的空间条件下,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文章立足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制度的形成背景,以十三五期间山西省经济发展为发轫,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推进思路进行探讨,提出建设大西高铁经济带、太榆新城、沿黄河生态经济廊道、太行山绿色生态转型区为重点的省域发展战略和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京津冀大首都圈、长江经济带的区际合作战略。最后提出要落实市县级的建设方案、中期评估、适应性评价等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它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开启了我国地理区划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进行初步探索,认为它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对地域要素高度综合的前提下,突出地域主体特征,使区划落地区域,具有地域性、主体性、层次性、综合性、和谐性特征.具有独立的政策体系,包括明确规划层次,健全法制保障;科学利用土地,实施生态补偿;统筹投资融资,优化产业结构;分异评价指标,突出功能特色.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主体功能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核心在于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管治,促使不同区域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选择差异化的发展道路,通过区域联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不同主体功能区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存在明显差异。以落实主体功能区空间管治目标为中心,有效融合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区域发展战略,制定实施差异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有利于主体功能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