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我国推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人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萧 《经济师》2004,(1):124-125
我国目前的证券发行上市通道制降低了券商之间的有效竞争 ,不利于券商和证券市场的发展。用保荐人制度取代通道制 ,不仅可以在券商和上市公司之间形成制衡机制 ,促进券商做大做强 ,而且可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2.
《资本市场》2012,(10):97-98
<正>目前,国内券商仍以传统业务为主.而直投作为一项创新业务将改变券商现有业务模式.增加券商盈利渠道,平滑因市场波动而造成的业绩波动,并且有利于深层次地挖掘客户价值。6月19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直投子公司金石投资有限公司设立中信并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批准.中信并购基金是目前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第一只并购基金.该基金的成立标志着传统券商业务取得了一次创新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陈曦 《经济导刊》2010,(2):78-79
创业板开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效应,IPO企业身后频现的券商直投因在短期内获取巨额浮盈而引人瞩目。直投业务的开展将为券商增加盈利渠道,平滑因市场震荡而引起的业绩波动,有助于促进股权投资市场的繁荣;同时运行模式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的目的在于设计一套完整实用的券商绩效综合评价体系,既能全面合理地反映证券公司的经营绩效水平又能有效地剔除股市波动的影响,为此笔者设计了七个主要指标反映券商在业务发展、资金运用、风险控制三方面的表现,运用因子分析对这七大指标进行综合,在此基础上对每年的相对表现进行加权得出综合绩效排名.此外笔者应用这套评价体系对我国券商的绩效情况进行了排名.  相似文献   

5.
王宇 《时代经贸》2010,(24):49-50
本文的目的在于设计一套完整实用的券商绩效综合评价体系,既能全面合理地反映证券公司的经营绩效水平又能有效地剔除股市波动的影响,为此笔者设计了七个主要指标反映券商在业务发展、资金运用、风险控制三方面的表现,运用因子分析对这七大指标进行综合,在此基础上对每年的相对表现进行加权得出综合绩效排名。此外笔者应用这套评价体系对我国券商的绩效情况进行了排名。  相似文献   

6.
股价波动与证券市场多元利益主体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股价波动进行了定义、分类,对股价波动的内在原因进行了研究,以及对股价波动对各利益主体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股价的市场作用机理与股市的自我加强特性,为政府有效引导股价走势,为投资者正确分析股价,为上市公司争取自身利益,为券商与中介机构正确引导投资者提供理论依据与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新股价格制定及市场反应中的会计信息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定价及其价格波动与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密切相关。在股票发行定价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券商、一级市场投资者、二级市场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反应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8.
券商发债融资的契机允许符合条件的券商发债,可以使券商获得一个稳定、低成本的中长期资金来源,拓展了券商的融资空间。发行债券也将改变中国券商长期债务偏低的现状,优化券商的财务结构和资产结构。更深层次地看,允许券商发债的更大意义在于:通过发债门槛这一市场的手段,会使券商更加分化,强者更强,进一步促进券商界的分化、重组,  相似文献   

9.
刘景德 《资本市场》2006,(11):49-50
券商上市近期成为众人瞩目的热门话题,从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成功上市,到一批券商纷纷策划借壳上市;从证券业协会在北京召开券商上市问题专题研讨会,到各家媒体连篇累牍刊登有关券商上市的各类文章;从过去对券商上市存在认识误区,到现在管理层、券商逐渐对券商上市形成共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目前券商上市已经受到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众多券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些券商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上市的准备工作。这里,我们暂且不谈券商上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不讨论券商上市的标准及方式,只是重点分析券商上市时机的选择。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2013年末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作为研究样本,运用Stata12、 Excel软件,通过统计描述分析、分类回归、截面多元回归等分析了不同机构投资者对股价的差异性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机构总体、基金、其他机构、券商和社保对股价的影响有较高的显著性;基金、券商、保险持股越高越有利于降低价格冲击指数,缩小有效价差,但降低了市场深度,社保和信托作用则正好相反;基金、社保和QFII持股增加使股价波动率增加,不稳定性增加,其他机构、券商、保险与信托则作用相反。国家监管机构须引导和鼓励机构投资者理性投资、业务创新和开展高端竞争并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券商竞争力的主要评价指标是其股票承销数量和股票承销金额,而券商回头率能够反映上市公司对券商承销业务质量的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券商的竞争力。本文利用29家券商及182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从单一客户回头率和综合客户回头率两个角度研究了我国券商的发展问题。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比较重视券商的声誉,券商声誉越高,券商回头率越高。关系型资产与券商回头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我国资本市场对券商的推荐报告服务认可度不够,明星分析师制度尚未建立,导致推荐报告服务对券商回头率没有显著影响。券商定价能力对券商回头率的影响还比较小。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承销业务属地性这一特征正逐渐消失,非市场因素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发挥的作用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12.
证券业竞争日益激烈,券商作为证券业的从业主体,应搞好自身的经营管理,积极推行 市场营销策略。所谓券商的市场营销策略,就是券商在开展各项业务活动中,以市场需求为 中心,以顾客为导向,在经营管理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以招揽更多的市场份额,获 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客户的需求。   一、加强券商的文化营销,培养自身独具特色的券商文化理念   所谓券商文化,就是通过管理者有意识地选择和建立券商的基本价值观、行为规范和文 化理念,将券商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统一起来,形成整体优势,从而达到券商一…  相似文献   

13.
张叶 《江南论坛》2005,(12):30-31
近年来,证券市场持续低迷,盈利下降,成为高风险券商问题暴露的导火索。券商的各项违规操作频频被曝光,多家券商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继2002年8月鞍山证券被证监会撤销始,相继有十几家券商退出市场。而对这些券商进行托管进而处置成为解决券商市场退出问题的主要方式。在我国,对  相似文献   

14.
作为证券市场上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金融机构, 券商扮演着重要角色, 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的充分、有效发挥要求稳定、有效、充足的资金来源。我国券商融资渠道一直比较缺乏,严重制约了我国券商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证券法》的出台不仅对我国券商融资渠道进行了规范, 而且指明和确定了拓展券商融资渠道的指导原则和长远规划。现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增资扩股、允许券商进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国债回购市场、允许券商以自营证券作质押向商业银行申请质押贷款、允许券商发行金融债券和积极开展证券公司间的重组与并购等方式来有效拓展券商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众多券 商都被迫缩减甚至 取消自营业务的规 模,这不但将有助 于消除券商坐庄给 整个股市形成的风 险,而且还将就此 形成券商回归中介 本色的浪潮。如通 过将大部分券商自 营牌照收回的制度 来迫使券商刮骨疗 毒,可能更加容易 促成券商的新生。  相似文献   

16.
两时期非合作博弈模型结论表明:互动程度(券商彼此吸引客户对对方的影响程度)及模仿程度(券商对自身或其他券商服务方式、技术的学习、模仿能力),在不同市场结构下对券商选取最优服务质量水平影响不同。在垄断情况下,模仿程度越高,垄断券商越愿意提供较高的服务质量水平。在垄断竞争情况下,互动程度较高时,较高的模仿程度降低了券商对提升服务水平的投资;而互动程度较低时,券商采取的策略并不确定。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管理层在大力整肃券商的同时,密集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不可否认,这些措施的出台对我国券商走出危机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这些就券商论券商的政策措施效力将极为有限,我国券商危机的彻底解除还有待股市整体的根本性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18.
俞枫  刘仲英  邵建利 《经济论坛》2007,(13):132-135
一、引言 从2001年开始的大熊市,使得中国证券业方方面面的缺陷纷纷暴露,券商整体身陷危境,2004年114家券商亏损额为149.93亿,全行业处于亏损状态.经纪业务作为券商最重要的基础业务,也是券商最稳定的收入来源,其成败对券商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2001年下半年来,证券市场持续低迷,券商的日子愈发艰难。资产管理业务盈利能力大大减弱;多家券商在包销中被深度套牢;佣金政策改革使经纪业务遭受到沉重打击。与此同时,2005年后中国证券业的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内券商面临着国际的激烈竞争。这迫使国内券商重新思考自身定位和生存策略,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以建立起与国外券商抗衡的实力。关于券商的盈利模式,理论界尚无统一的定义和系统的论述。近两年由于受市场低迷的影响,国内证券界对券商盈利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券商的资金缺口是一种超额信贷资金缺口,这种缺口主要是由券商的超额风险产生的。通过券商质押贷款,一方面可以解决券商的超额资金缺口;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平衡风险,关键在于进行有效的风险平衡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