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荒政述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中国古代荒政是历代统治者稳定社会,维护统治,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措施。明代是我国历史上灾害发生频繁时期,明王朝为了安定社会、维护统治,始终把荒政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荒政涉及面广,内容庞杂,它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有着密切关系,其发展的程度是衡量社会控制自然能力的标志,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体现。通过明代荒政特点、救荒措施、荒政评价等方面的论述,察古知今,绸缪未来,对当今的救灾事业,应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林则徐的荒政思想与实践——以江苏省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的熏陶、与朋友的切磋及注意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使林则徐逐渐形成了系统的荒政思想。在实践中,他提出“与其过荒补苴,何如未荒筹备”的积极主张,创立丰备义仓;灾后注意安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剪除荒政中存在的弊端,同时号召地方社会协助政府救灾,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清代荒政日渐废弛的情况下,林则徐的荒政活动却卓有成效,难能可贵。成功的荒政实践是林则徐一生中继抗击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之后的又一个闪光点。  相似文献   

3.
林则徐的荒政思想与实践-以江苏省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的熏陶、与朋友的切磋及注意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使林则徐逐渐形成了系统的荒政思想。在实践中,他提出“与其过荒补苴,何如未荒筹备”的积极主张,创立丰备义仓;灾后注意安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剪除荒政中存在的弊端,同时号召地方社会协助政府救灾,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清代荒政日渐废弛的情况下,林则徐的荒政活动却卓有成效,难能可贵。成功的荒政实践是林则徐一生中继抗击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之后的又一个闪光点。  相似文献   

4.
南宋董编撰的《救荒活民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研究荒政问题的专著。《救荒活民书》内容丰富,措施具体,是其以荒政思想的集大成。曾被宋宁宗赵扩称誉为“南宋第一书”,并刊行于各郡县,此后,历代文人也撰有荒政专著,如明代杨希元的《荒政丛言》、陈龙正的《救荒策会》、清代俞森的《荒政丛书》、汪志伊的《荒政辑要》等,均属此列。《救荒活民书》共有三卷,外加拾遗部分。上卷叙述和评论了宋代以前的救荒情况和议论,中卷是全书的重点,集中阐述了作者各项救荒建议和措施,内容分为常平、义仓、劝分、禁遏籴、不抑价、检旱、减租,贷种、遣使…  相似文献   

5.
清代乾隆时期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乾隆认为:民庾即天庾。为了解决灾民的食粮问题,他在其有关荒政思想的指导下,一方面通过截拨漕粮、调拨银两和以丰济歉等手段,直接向被灾地区调拨入大量粮、银;另一方面主要采取遇灾暂免粮食关税,暂解米粮入海、入口之禁,严禁地方官员遏籴等间接的截拨措施,充分发挥中央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在政策上引导市场对灾区进行粮食调拨。最终基本达到了裕食灾民、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魏章柱 《中国农史》2002,21(3):60-67
台湾是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 ,清代台湾的自然灾害主要有风灾、水灾、震灾和旱灾 ,这些自然灾害给台湾农业带来极大的破坏性 ,甚至影响到当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清朝统治者及地方官员采取的一些救灾措施 ,对恢复生产 ,缓和灾害造成的损失及抗灾防灾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汪志伊《荒政辑要》所见之荒政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中 《中国农史》2006,25(4):63-69
汪志伊是清乾嘉年间的封疆大吏,曾任工部尚书、湖广总督、闽浙总督等职。其《荒政辑要》是清前期一部有影响的荒政著作,在书中他对荒政之策作了简明而周全的论述,体现了一系列积极荒政思想,如注重荒政人才素质培养厦主观能动作用发挥;救灾要标本兼治,既要注重即时救济,更应注重根治灾荒之源;还要在学习古人成法时多灵活运用,提倡民间贫富互济等等,有非常现实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清代前期,满族统治者为保护祖宗的发祥地,把东北划为“四禁”地区,森林得到较好的保护。但其他地区,随着人口过快增长,为安抚流民、解决粮食问题,清政府不得不采取鼓励毁林开荒的政策。致使各地森林大量消失,由此所引起的生态后果极为严重。由于永定河、黄河、长江等河流经常泛滥,清代皇帝多提倡河堤植树,但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解决国家财政,供统治者消耗,清代在各地设税关征收林业赋税。清朝政府虽颁布过一些与林业有关的护林植树诏令或条文,但没有全国统一的森林法规。地方上的山林保护,主要依靠乡规民约。因而护林碑大量出现,但所起作用相当有限。  相似文献   

9.
保定历代土地官制郝毅生我国自古就有土地管理机构。今天,回观历史,借鉴历史,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保定市所属市、县绝大部分从西周以前就有了管理土地的机构,当时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就以人(劳动力)及土地为基础征收赋役,相应建立了机构,从上到下管理此事,历...  相似文献   

10.
于德源 《中国农史》1996,15(1):29-37
本文根据清朝历史文献,详尽地考察了清代北京京、通二仓的规模、管理机构和收放制度。清朝对于京、通二仓的管理既有其成功的一面,也有其失败之处。清朝对于八旗甲米发放方式的屡屡改变,反映了统治者为维持兵丁生计和利用甲米平抑粮价的努力。尽管这种努力并不太成功。根据有关文献的记载和对清代北京人口及粮食消费量的分析,笔者认为清代北京除八旗以外的一般居民,其食粮来源主要并不是京、通二仓平粜漕粮和流于审面的俸甲米石,而是商人自山东、河南贩运而来的小麦、杂粮。在北京粮食市场上,商人贩运的粮食占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1.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灾害群发期”,伴随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朝廷的荒政制度、仓储制度的订立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随之而起,与此同时,全社会灾荒赈济协同机制的构建也渐渐趋于规范化、体系化和制度化。边疆治理的本质是国家希望区域治理与基层治理平稳有序,这不仅符合国家经略边疆的方针和政策,而且契合国家的根本利益,朝廷出台灾荒赈济机制的目的也在于此。清代云贵地区赈灾机制的构建最大程度地满足了这一要求,因而推动了西南边疆地区社会公众的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客观上提升了朝廷经略边疆的水平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清代直隶地区的水患和治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河北地区历史上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有清一代直隶水患甚为频繁,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同时也直接威胁着清廷的漕运和京师的安全。因此;清代的统治者对直隶的水患治理较为重视。特别是清前期,直隶各地的水利事业较为兴盛,众多的水利工程对于防治水患产生了积极作用,本文对清代直隶的水患和治水成就及特点等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古代社会以农耕经济为主,粮食生产是国泰民安的根本保证。虽然我国古代法制思想与天道、神道密不可分,但就法律制度层面,却呈现出较为彻底的现实主义特征。由于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古代盛世时期的统治者采取以严禁侵占耕地和保护生产力为核心的刑法措施保障粮食安全。挖掘古代维护粮食安全刑法措施中的合理因素,可以给我们当今的粮食安全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清代前期的榨油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青 《中国农史》1994,13(2):59-68
油的消费与生产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经济发展而扩大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清代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作为在产品加工业的榨油业发展,地域扩大,商品量增加。榨油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我国即是一个多灾害的国家,灾害频度之繁、强度之深、广度之大,世所罕见。可以说,在我国几乎是无年无灾,无年不荒。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一部抗灾救荒史。与此相应,我国又是一个“荒政”书籍极丰富的国家。为了“古为今用”,笔者对我国的“荒政”文献资料进行了一些研读,并“东鳞西爪”记下粗浅心得体会。这里,简要评述两部被专家学者称道的“荒政”名作,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所谓“黄宗羲定律”,是对一种历史现象的概括: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当农民负担到了不能忍受的极限时,历朝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都会对农民所征税费进行一些改革,将明暗正杂诸税(包括赋、役)“悉为一条”、“一切总征之”,并且明令不得在此之外再加征另外的税(赋、役)。但是改革之后,用不了多长时间,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会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走到了改革目的的反面。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灾害、战争频发,粮食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饿死人的现象屡屡发生。"民以食为天",历朝历代都视粮食为头等大事,清代也是如此。乾隆田间调研,奖励"优秀农民"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尽管忙于杀伐征战,但对粮食生产、开垦屯田仍极其关心,经常带着大臣和将领们视察农耕,这为清代统治者做了榜样。  相似文献   

18.
折色即税粮折征。明政府对折色对象、种类及其实施程序等都有一定要求。明时期,风阳府灾荒迭发。明政府在风阳府开展救荒时,就曾采取了折色这一荒政手段。就明代风阳府情况而论,首先在折色次数上。嘉靖年间以后的年次大大多于其前时期;其次,折色种类方面,成化时期以前以征他物为主,但从帚泰年间始,折色主要为征银;再次,改折税粮在漕粮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和折征银两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灾荒的轻重程度。同时,改折价格在明前期与后期、夏税与秋税、正兑与改兑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最后,折色虽具有减缓百姓税负、缓解矛盾、维护社会安定等作用,但受制度和体制,以及灾荒打击下的非“常”社会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折色之举往往难如人意。  相似文献   

19.
刘正刚 《中国农史》2003,22(4):79-84
清代台湾社会开发的主力军是闽粤移民,但牛在乡村社会的发展中,充当了极重要的生产力角色。牛在台湾乡村社会的土地开垦与工商业发展中独当一面,在民众生活甚至风俗中也占显要位置。牛是清代台湾乡村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万红 《中国农史》2003,22(1):53-59
清初全国耕地面积较之明代中期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清初统治者实行的剃发、圈地、投充、逃人、迁海等一系列弊政对社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致使耕地大面积抛荒;二是由于顺治年间局势动荡,统计者实行的垦荒政策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军事差派和军馈开支,因而成效并不显著。本文就这两方面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