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论文以2001至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业绩预告这一公司具有较大自由选择余地的预测性盈余信息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治理特征对信息披露准确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发布业绩预告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保守特征;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利于增加业绩预告的准确程度,具体表现为降低预测误差并有效地抑制业绩预告中的激进和保守倾向.  相似文献   

3.
新型的国际分工模式催生了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过程是通过国际化生产模块化等方式对世界各地的生产性资源进行整合。该文通过分析新国际分工、价值链整合及中国企业战略的共同演进过程与机理。以联想公司为案例.深入剖析了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控制高附加值环节和整合全球资源的战略转型过程。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实施基于新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战略。最后。对中国企业嵌入国际经济体系,走向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转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应该继续扩大出口还是转而对外直接投资,它们应该如何在不同的国际化路径间抉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和难题.本文以国际贸易前沿的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为基础,扩展了理论模型,得出生产率高的企业应该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而生产率低的企业应该选择出口贸易的结论.同时,选取我国36个行业的1997-2006年的数据,用三种不同的方法估算和矫正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将理论应用到实际,解析和得出了我国不同行业应有的国际化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6.
臧铖  冼国明  初晓 《南方经济》2022,41(7):69-86
文章首先通过定量识别《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构造出我国外资开放度指标,然后,采用价格法测算了我国省际地区市场分割程度,同时借助贸易增加值核算框架测度了我国各省市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产业升级;在此基础上,将交互模型与非线性模型相结合,实证考察了市场分割视角下外资开放对产业升级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外资开放与产业升级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第二,市场分割的弱化会对外资开放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倒U型"关系起到缓解,甚至翻转的作用,特别是在外资开放程度较高时,外资开放对产业升级的抑制作用会随着市场分割弱化而得以缓解,甚至转变为促进作用。换言之,我国在持续深化外资开放以推动产业升级过程中需要配合统一的大市场。第三,在解决内生性问题、替换指标、加入更多控制变量以及剔除部分样本之后,结果依然稳健。上述研究表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而打破市场分割促进以统一大市场为基础的国内大循环的畅通是当前阶段重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张文平 《特区经济》2010,(9):233-235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企稳复苏的关键时期,抵制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后金融危机下愈演愈烈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积极主动进行妥善有效的应对。本文以中、美轮胎特保案为例,据此提出在新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下中国外贸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使用混合Logit模型考察了企业自生进口网络对出口市场选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引入自生进口网络的扩展引力模型,本文使用“矩不等式”估计方法进一步分析了自生进口网络影响企业出口市场选择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向某国(地区)的出口决策不仅受到上期从该国(地区)进口经验的影响,还会受到上期从与该国相近的国家(地区)的进口经验的影响;(2)企业自生进口网络会影响企业的出口市场选择,潜在目标国(地区)与企业前期进口国家(地区)之间的平均距离越小,企业进入该市场的信息搜寻成本越低,从而使得企业出口至该市场的概率越高,这意味着,企业的出口市场选择会同时受到进口经验和出口经验的影响,并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3)结构估计证实了企业自生进口网络影响企业出口的路径机制,即企业自生进口网络显著提高了企业获取出口目标国(地区)市场信息的效率,降低了市场进入的沉没成本,从而提高了企业出口概率,因此企业更倾向于出口至位于自生进口网络范围内的目标国(地区)市场。  相似文献   

9.
大萧条前夕中国经济表现优于西方国家,但关于市场和政府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仍有争议。本文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为中心考察自由银行体系的运作及法币改革对银行行为的影响。在竞争性货币体系下,中行沪行作为发行的银行恪守谨慎发行、按金融季节调整的发行政策;作为商业性银行极其注重信贷业务,放贷谨慎又不失灵活性;通过银行同业公会发行公单救济陷入危机的银行,发挥银行之银行的作用。在经济稳定时期,中行沪行根据金融季节调整兑换券发行以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保持上海物价稳定;在大萧条前夕,面对白银内流通货膨胀,主动减少兑换券发行;在白银风潮时期,面对白银外流通货紧缩,主动增加兑换券发行以平抑物价波动。但法币改革后中行沪行兑换券发行刚性增长,信贷规模膨胀,导致物价水平快速上升,虽然使中国经济在短期内恢复增长,但却为国民政府统治下的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了货币制度的种子。本文证明自由银行体系的金融稳定器功能,为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理论提供了一个中国的历史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