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权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为了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和完善,就要对产权的类型、模式和效率及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进行深入考察和分析.允许产权所有者能够按照供求关系自主行使财产权利,是整个经济体制从行政主导转化到法制化、市场化运行的关键所在.当前产权体制当中存在的缺乏统一标准、类型复杂和不同产业和行业差距较大等问题,不利于整个经济体制的效率提高.土地产权是深化体制改革及制约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探索集体土地产权的实现形式和制止人均耕地面积的缩小是土地产权法制化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无法回避的话题.适当放宽土地用途管理制度,释放土地产权的市场发展空间是提高整个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央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平罗县通过对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进行尝试性改革,重点解决土地产权的物权化和土地使用收益权抵押融资等核心问题,开辟了农民融资的新渠道,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本文立足宁夏平罗县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融资的实践与创新,总结归纳了土地使用权流转及抵押融资的主要做法,以期对进一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信贷方式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土地问题是我国农村的重大问题,土地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土地实现了从资源到资产再到资本的转变,这其中涉及到土地权属、土地流转和土地收益分配等问题。本文以佛山市南海区的土地股份合作制为例,试图呈现经济发达地区具有代表意义的土地产权改革过程。我们从中发现,南海的农地产权改革实现了从最初农地产权权能相对单一、模糊和残缺的土地产权形态到产权权能相对多元、具体和丰富的产权结构形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方宁 《企业家天地》2007,(4):140-141
在分析我国城市土地资产经营与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要有效解决城市土地严重流失的问题就应对土地资产进行公司化运营、成立城市土地资产公司,本文针对公司化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产权结构改革、城市土地资产公司职能的明确及委托代理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城市土地资产的公司化运营提供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5.
农民的土地产权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5年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综合研究中的农村数据,分析了农民的土地产权偏好及其影响因素。从偏好的分布来看,有37.2%的农民偏好土地调整,而62.8%的农民偏好稳定的土地产权,但他们对永久土地使用权的偏好(23.9%)并不太强烈。农民的土地产权偏好主要受个体、家庭和社区三类解释变量的影响,从研究结果来看,土地情结说难以成立,而政策变量的影响不确定;理性小农的特点虽然明显,但不能解释全部;村庄社区变量对农民的偏好有重要影响,但呈减弱的趋势;区域因素也会影响农民的偏好。因此,在较长时期内,土地调整的压力依然很大,但在农民认同、规则明确的条件下,村组内部的土地调整与产权稳定可以相容。  相似文献   

6.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从土地与农村社会保障关系出发,认识到土地流转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切入点。针对当前土地产权不清和现今农村社会保障滞后等现状,本文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实地调研基础上, 重点阐述了土地资产在国企改制中的作用、存在问题, 对土地产权处置方式、权能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土地产权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实地调研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土地资产在国企改制中的作用、存在问题,对土地产权处置方式、权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土地产权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实地调研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土地资产在国企改制中的作用、存在问题,对土地产权处置方式、权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土地产权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从土地与农村社会保障关系出发,认识到土地流转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切入点.针对当前土地产权不清和现今农村社会保障滞后等现状,本文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农村不断出现新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的核心是土地制度的流失。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是土地利益流失的根源,这个制度在生存保障的前提下解决了激励问题,它的产生和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存在若干的制度缺陷,表现为集体土地产权不明晰,产权残缺。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土地利益的流失加剧。目前,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是建构合理的土地利益分享机制的关键,要进一步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和完善土地利益分配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任何一次伟大变革都不可能不涉及到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起的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将土地制度改革聚焦于广袤辽阔的农村集体土地。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应是"钢化"集体土地所有权,核心应是重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重点应是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使用权改革,突破口应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改革。要保障依上述思路进行的这轮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必须构建起和谐统一的集体土地制度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弱化土地征用制度的同时,加强政府对集体土地的监管和调控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运行中产生的一个问题是土地经营细碎化,无法取得规模经济.目前理论界有观点认为使农地产权私有化,可以促进土地流转和集中,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获得规模经济.通过对日本和中国台湾的农地制度变迁与土地经营规模变化的研究,表明农地产权私有并不必然产生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的显著上升,土地产权的私有化既不是土地经营规模扩大的充分条件,甚至也不是必要条件.可以考虑在维护我国现行农地制度及其产权安排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产权改革,完善农地承包经营权功能,克服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残缺,在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鼓励以多种形式流转农地承包经营权和发展多种规模经营主体、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现存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的产权关系不明晰,降低了农民对土地的利用效率;土地流转的困难,制约了土地的规模经营,降低了土地资本的增值效率。如何解决目前土地制度存在的这两大问题?明晰农地产权的各项权能并赋予其应有的法律地位;推动土地的有序顺畅流转。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着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土地产权内容残缺等方面的法律缺陷,导致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遭受严重损害。为弥补上述法律缺陷,应从立法上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加以完善,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确立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并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通过赋予农村土地所有权应有的处分权能、适当放宽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限制、完善农村土地产权的收益权能等途径完善农村土地产权权能。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适应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台湾相应制定了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土地产权流转政策,利用行政化和市场化的方法就土地产权的使用权、转让权和收益权全部流转和部分流转,历经了土地公有向私有转变、土地整合规模经营以及农业企业化经营.一系列土地产权流转政策制度的实施使得台湾粮食产量不仅能自给自足,...  相似文献   

17.
农民收入增长障碍:关于土地产权和农村金融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农村最早实行产权改革,但改革并不彻底,这种不彻底性在后期使得土地无法自由流转,这样土地集中形成的规模收益不能为农民获得;同时,产权改革不彻底也阻碍了农村金融对农转工的投资支持.因此,土地产权的不明晰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真正障碍;城市工业对农民的转移,并不是一种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上海的迅速城市化对土地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租界带有明显西方土地管理思想影响的管理为上海土地管理提供了一个模式。在租界与华界鲜明对比的刺激及城市化的压力下,上海土地管理思想开始实现近代化的转变。研究租界土地管理思想是分析上海近代土地管理思想的前提,本文以产权管理为例,分析了其在产权登记、流转方面的管理思想,试图揭开租界土地管理思想的一角。  相似文献   

19.
梁玉  沈梦茹  方超 《西部金融》2022,(11):75-80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现代农村产权融资体系,对于新时期盘活农村资产、壮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农村产权1改革演进逻辑入手,围绕农村产权融资押品种类,系统梳理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农民住房财产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村产权权能属性及法律规定,总结分析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分类推进农村产权融资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城市土地供给的产权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中国快速城市化和市场化改革中,城市土地供给的新产权体系。改革思路是以现行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两权分离为制度框架,以强化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权能为核心,以土地公有私用、保护私用为重点,以有利于城市管理和房地产市场发展为目标,通过增设城市地上权、城市地役权和土地发展权,构建城市土地使用权为核心的新土地产权体系.同时,还必须与土地供给管理体制改革相互配套。城市土地供给的产权重构,是城市土地供给管理由单一行政手段向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并用的法律基础,它更适应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