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启东市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城市化发展水平偏低、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土地利用效率低和城市化推进存在制度障碍等几个方面。提升启东市城市化发展水平,可针对性采取促进“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均衡发展;大力有选择地发展城市(镇)工业经济;完善小城镇发展规划、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和加快启东市农村城市化进程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面对农村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浪潮,少数具备条件的新型镇(街道)即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是中国发达农村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种趋势.本文以浙江龙港为例,分析了现行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是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制度瓶颈,探讨了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对策,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是小城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李萍 《消费导刊》2012,(12):34-36
小城市培育试点是浙江推进新型城市化、打造瓤的经济增长极的一大创新举措。本研究通过点上解剖麻雀,阐述浙江小城市培育的具体实践,剖析由“镇”向“城”历史性跨越中的存在问题和疑惑,并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初步提出进一步推进小城市发展的对策举措。  相似文献   

4.
《财经界(学术)》2006,(5):82-83
城市化曾经被当作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但由之而来的大城市与小城镇的二元结构、城市“漂流族”引起的犯罪等问题,让其饱受诟病。当前,在城乡协调发展深入人心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出现,将使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财经界》2006,(5)
城市化曾经被当作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但由之而来的大城市与小城镇的二元结构、城市“漂流族”引起的犯罪等问题,让其饱受诟病。当前,在城乡协调发展深入人心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出现,将使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化发展的必然规律,城市化是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城乡缩小差别的重要标志。根据我国国情,我国城市化不能走重点发展大城市的道路,而应当走大中小(包括小城镇)城市并举的道路。因此,我们切不可小视小城镇的建设,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已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有利于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有利于较快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有利于大城市的工业向小城镇分流,从而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都起着重大作用。可见,发展和建设小城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冯小武 《市场研究》2002,(9):15-15,17
<正>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而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城市化进程快慢的关键。随着我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人口由1978年的8.3%上升到现在的30%以上,其中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在推进我省城市化进程中功不可没。目前,我省小城镇人口由80年代初期的100多万增长到今天的近700万,占城镇总人口34%左右。这不仅推进了河南省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且也加快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不断加快城乡统筹步伐,积极推进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承载功能和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54.9%,山东省、青岛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和第二届中国小城镇发展高层论坛暨沿海地区试点小城镇镇长峰会相继在我市召开。  相似文献   

9.
王小鲁 《中国市场》2010,(46):44-48
近一时期,"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似乎已成为未来政策考虑的一个重要部分。但过去向小城市和小城镇倾斜的政策被证明是不成功的。在城市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不能代替大城市发展。政策向小城市和小城镇倾斜会导致资金和土地资源浪费,应采取均衡的城市化政策,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搞好区域布局规划和城市规划,消除逆市场的政策倾斜,促进城市规模优化。  相似文献   

10.
刘亭 《浙商》2013,(3):18-18
事件 Event 2012年11月26日举行的“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上,浙江初步考虑建立小城市试点镇用地指标单列制度,争取国家在浙江率先开展撤镇设市试点,  相似文献   

11.
镇级市是由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乡镇建成的类似于小城市的特大镇,建设镇级市是我国城市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中西部地区强镇相对于东部地区强镇而言,吸纳人口能力较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中部地区强镇应该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而不是设市扩权;东部地区强镇应以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为目标,重点是设市扩权,统一户籍与社保制度。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福建省把小城镇改革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工作推进实施,积极促进特色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一、主要做法(一)以特色小城镇为重点推进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一是突出分类发展。根据区位优势、资源特点,分类指导、明确定位。如漳州角美、泉州水头等基础好、发展空间大的镇,定位为中小城市或卫星城培育型;福州荆溪、莆田西天尾等中心城市周边的镇,定位为中心城市拓展型;其他试点镇走各具特色、宜业宜居的中心镇发展路  相似文献   

13.
建国初期,我国城市化道路为城市发展工业,变消费性城市为生产性城市,城乡之间存在互帮互助、统筹发展的辩证关系。改革开放后,城市化思想百花齐放,除了初期占主导地位的小城镇理论外,大城市重点论、中等城市重点论和城市体系论都受到过关注。新世纪以来,充分发展大城市得到越来越多的赞同,同时也  相似文献   

14.
朱建成 《商场现代化》2006,(19):283-284
城市化发展思路是基于区域经济市场非均衡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充分考虑我国西部地区要素禀赋、区位特点而做出的创造性地实施西部大开发设想。积极发挥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充分重视中心城市、核心城市的发展极作用,形成以西部城市(镇)发展为依托的经济增长带,构建西部城市网络体系,从而推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城市化发展战略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现实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八车道、超高层、中央广场、CBD、高新产业园……往日这些专属于繁华大都市的标志名词,如今却出现在了一些小城镇开发项目上,我们不禁思考,这样的复制是否会出现水土不服?我国已进入到了城市化的"加速阶段",日益壮大的大规模城市化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要么控制大城市的规模,避免造成严重的城市问题,要么重点发展小城镇建设,鼓励人口分流,这两个方面成为了一些专家学者解决城市化规模膨胀问题的一致共识。从长远来看,第二  相似文献   

16.
周丽苹“走以大城市为主导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一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2003年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规模效益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我国城市综合效益与城市规模呈正相关的结论,为“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发展方针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该文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富有创新性。这种创新性不仅体现在研究方法的新颖,也体现在所选取变量的综合性。该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来测量我国各级规模城市的城市规模效益,突破了过去利用线性回归和人均指标来评价城市规模效益的传统方法。在…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是国家发展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有可能带来某些负面后果。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期,拉美国家城市化进程中有些经验教训很值得关注。一、坚持走城镇化道路,防止“大城市化”“城市化”与“城镇化”不过一字之差,却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方针。拉美地区城市化最主要的失误就是“大城市化”“、超大城市化”。1950—1980年,拉美经历了一个城市化加速期,城市化率由41.6%提高到65.6%;1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由7个增加到48个;有10多个国家的首都分别集中了全国人口的40—66%;墨西哥城的人口由300万人增加到1500万人,圣保罗由250万人增加到1…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实际上是农村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现在这种主导型区域经济已经发展到了尽头,从而必然要向城市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方向转变.这就要求应以城市为发展重点,推进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城市化战略强调的是城市,而不是小城镇.在农村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小城镇确实是"大战略",但在城市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新阶段,小城镇的战略意义已处于次要的地位.必须通过城市经济中心的幅射功能,形成以市区为中心,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区域城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经济圈.一些中小城市由于经济技术基础比较差,尚没有能力构建城市经济圈,有的本身就处于大城市经济圈辐射的空间范围.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应打破行政界限,我们应顺其自然地实行城市经济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城市经济圈的发展道路,逐步提升城市经济实力,带动区域经济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财经界》1997,(11)
在数字化生存的时代,一系列简明的统计数据或许就能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发展小城镇的意义和作用的大概。据有关部门估计,目前我国农村实际上有劳动力4.5亿左右,预计到2000年将有2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逐步转向二、三产业。如果这些人全部进入大、中城市,则在未来几年内需要新建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200个,或50万人口的城市将近400个。而我国到目前为止,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只有32个,50~100万人口的城市只有41个。若按新增一个大城市人口的基本建设投资计算,共需要投资13000多亿元,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只能是一部分进入大中城市,补充第二产业和发展第三产业,更多的是将依托乡镇企业就地就近进入小城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格局将是呈宝塔型的;塔尖是大城市,塔身是中小城市,塔座是数量众多、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也就是说,在当前以至今后很长一个时期,中国城市化的关键是乡村城市化问题。而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是当今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城镇的崛起本身就是对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冲击,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土地的开发管理、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等等问题解决的根本所在。为此,我们组织策划了这一期专题,并选择各具特点的典范小城镇,如旅游型的康庄、综合型的宁海、特色市场型的柯桥等加以介绍,以此来具体反映中国小城镇的经济建设、发展风貌。  相似文献   

20.
钟世臣 《现代商业》2008,(2):274-275
城市化发展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没有一定比例的城市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城镇化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城镇化建设中,要注意大城市、小城镇、农村三者的利益关系。要在整体规划上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实现整体的、长远利益;要着眼于小城镇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来进行城镇化改造;要立足于农村发展、农民富裕来建设发展小城镇;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还要根据小城镇的具体特点,注重文化建设,形成本地特色,真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