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新世纪初,特别是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理论界对后发现代化和率先现代化的取舍展开了争论。从均衡与非均衡相结合的发展、效率与公平双向调控的结果、参与全球化进程的需要和国家安全战略的要求等方面的观点来看: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应从基本国情出发,从全局出发,考虑政治、经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诸多因素,走率先现代化和后发现代化的统一之路,这是一种理性的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商》2015,(41):41-42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顶层宏观设计和架构的重要环节,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一个崭新的国家发展思路。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之一,具体的包括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必然要求国家治理能力的加强和提升,本文着重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内涵及其主要构成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产生和发展的产物。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在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治理最大化方面的作用已成为当今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商》2015,(2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这表明中央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放在了显著的位置上。那么,什么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商》2016,(9)
新加坡共和国现代化成就巨大,经验丰富可贵。新加坡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对于今天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有着学习和借鉴的价值,对于中国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分析新加坡共和国成立和如今现状的对比、李光耀治理新加坡实现现代化的方式,最终综合得出了新加坡现代化给予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人口迁移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稳定、健康地发展起来,日趋活跃的人口迁移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进而探讨人口迁移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7.
提升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是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的主导方向.本文在深入阐释城市现代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中150个现代化统计条目,确定了城市经济现代化、城市社会发展现代化、城市居民现代化、城市文化现代化、城市生态环境现代化和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6个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维度,并甄选出33个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基于此构建了我国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周峰 《江苏商论》2011,(12):44-47,87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现代商业和商业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在中国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不诚信"这一现象也可能通过现代化的手段造成更大的危害。针对这一状况,可以通过法律、行政、企业等途径的控制与调节解决问题,以保证我国现代商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四川物价》2006,(4):47-47
座落在中国石刻之乡、中国柠檬之乡的安岳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1年,经过半个多世纪卓有成效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一家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服务功能配套,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现代化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国家爱婴医院。  相似文献   

10.
《商》2015,(3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法治中国建设做了系统部署,并提升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确立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国家治理法治化的过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特别是众多发展中国家所孜孜以求的。它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历史性产物,也是实现富国强民的一条历史必由之路。中国如何实现自己的现代化?应该通过什么途径和模式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早有结论,至今仍在深思和努力探求的一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的进程,突出和合理调节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行政法治与政策过程现实地结合起来。另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外部推动了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与政策过程的结合。从人治走向法治的中国在今后必然推动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13.
创业型社会是中国富强的根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11月,《商业周刊》曾将中国与美国现代化的历程加以比较,指出两者具有高度的近似性,只不过中国现代化的速度与规模要超过美国,并且影响力也将遍及全人类社会。面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契机,也许我们应该探索造成美国富强的关键因素,以此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参考。许多研究显示,美国之所以在19世纪逐渐超过欧洲,并在20世纪成为世界强国,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能持续孕育相当浓厚的创业精神,并在比较早的时间形成创业型社会。  相似文献   

14.
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农业与中国社会一道共同进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走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问题和矛盾也逐渐凸现,只有重视和解决这些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在21世纪全面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的进程,突出和合理调节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行政法治与政策过程现实地结合起来。另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外部推动了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与政策过程的结合。从人治走向法治的中国在今后必然推动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作为人类历史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面对的课题。它自发端于西欧起,就以不可阻挡和不可逆转之势席卷全球,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现代化的历史潮流。对于中国而言,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是鸦片战争后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旋律。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过30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应如何推进,国内外都非常关注。简要分析了近现代中国的现代化启动与推动的历史,认为在器物、制度、文化三者的追求中,文化领跑的现象既符合中国的国情,又反映了中国作为外源现代化国家的特点。而中国在现代化推进方面对世界要作更大的贡献,还必须在器物、制度、文化三者之间找到契合点,使之能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相继开放了上海、广州、宁波、厦门、福州等沿海口岸城市。中国早期现代化在这些开埠通商城市率先启动和发展,开埠通商城市成为当时连接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桥梁,西方现代文明成果通过口岸城市陆续传入中国。开埠通商有效促进了沿海城市现代工业发展,推进了市场化进程,使口岸城市走上以港兴市、商贸兴市的发展道路。选取上海为研究对象,对其城市发展历史进行考察,深入分析开埠通商与口岸城市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薛慧  李启宁 《商》2013,(7):186-186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原则的确立,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基本方略的提出,法制的基本精神逐渐深入人心。21世纪中国生活从政治到社会的重要目标已经开始迈向依法治国。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欢喜的局面,可是与此同时,许多人也都在疑惑"为什么中国现在才可是实现法治""到何时中国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的现代化,这一理想离我们还有多远",在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前,我觉得还是应该弄清楚法治现代化和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20.
李箫箫 《商》2012,(15):176+165
现代化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问题。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就开始了真正意义上对现代化的自觉探索。在特殊的背景之下,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的现代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探索,取得不同领域的成就。本文就建国前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化的探索,进行简要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