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我注意到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出现的一个新的提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我认为这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后经济理论和政策上又一个进展。在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专门有一节“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这一节中写道:“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计划体制地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中央集权型的计划体制已经被否定了。把指令性计划转化为市场导向型计划,通过计划控制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实行以间接调节为核心的指导性计划,已成为计划体制改革的主要倾向。这对于克服原有计划体制的弊端,调动企业,地方的积极性,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越性,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对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认识不够,改革中有急于求成的思想,加之某些错误理论观点的影响,某些方面的放权让利过猛,指令性计划缩减过多,过分夸大了市场调节的功能,宏观计划调控权力分散和缺乏应有的经济实力,使得一个时期以来,供需总量失衡,经济结构扭曲,经济秩序混乱,经济效益低下。为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制度,在治理整顿期间必须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调节经济运行。实践表明,在市场经济下,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价格决策都是最重要的经济决策之一,都离不开及时、准确、系统的价格信息。所以,加强价格信息咨询服务,是政府物价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转变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阐述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主要职能时,明确规定了"汇集和传布经济信息,掌握和运用经济调节  相似文献   

4.
20世纪西方社会科学界围绕社会主义经济计划的理论辩论,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计划经济的理性核算问题,二是官僚主义、管理、激励及其他相关问题。中央计划体制的困境与其说是经济核算的困难,不如说是官僚主义的僵化和保守、高效生产激励不足、过度集中的权利和决策制定、对个人原创性和批判性判断的抑制。改革实践表明,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能够"克制官僚主义"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引入市场机制。计划与市场是互补而非矛盾的关系。市场是计划的工具,具有严格界定的优先性范围。计划是高效市场的前提,以实现社会经济福利改善为目标。因此,社会主义需要的改革是创造更复杂、高效且定义明确的计划机构,同时给予自治以新的激励。  相似文献   

5.
崔辙 《经济师》1992,(5):13-15
<正> 一、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争论 1、一个历史的命题:布鲁斯模式 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互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甚至先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早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前,就有人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无市场的集中计划体制,而1907年也有人主张计划经济下的模拟市场。到1920年,法国经济学家冯·米塞斯发表了《社会主义经济计算》一文,从而挑起了一场社会主义存  相似文献   

6.
如何设计新的计划体制模式,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计划体制模式是经济体制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计划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为加速新旧体制模式的转换,我们必须精心探索和设计新型  相似文献   

7.
<正>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计划体制,应该是统一性同灵活性相结合的体制”。建立这样的计划体制应当从哪里着手?我认为应当从如何有效地实施指导性计划着手,从如何扩大同指导性计划相关联的市场调节的范围着手。关于指导性计划的实质和意义什么叫指导性计划?它的实质是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还得回到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8.
<正> 邓小平同志在年初巡视南方时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些重要论断,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计划与市场问题的一个崭新的理论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计划与市场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一、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  相似文献   

9.
“六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互不配套的消极影响说明,需要尽快地制定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明确改革的目标模式。计划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明确计划体制的目标模式更为迫切。计划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原则主要是:计划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计划体制改革要做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随着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计划管理由直接控  相似文献   

10.
总结广州市“六五”期间计划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改革旧的计划体制,一定要遵循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基本理论,紧紧抓住“增强企业的活力,完善市场体系,建立间接控制体系”这三个方面,从计划管理的角度来想问题、出主意。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1.
<正> 一资源配置是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从理论上讲,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分别对应于两种经济体制:市场体制与计划体制。追求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运行的直接目的。资源配置的效率包括两方面含义:资源在各种竞争性用途之间如何分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资源在单个企业之中如何使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期实践表明,由于缺乏一系列有关前提,尤其由于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的支撑和健全的动力系统的推动,资源配置的计划体制难以解决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9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明显地扩大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权力,缩小了计划对资源的配  相似文献   

12.
徐小龙  张炳光 《发展研究》2001,(10):11-11,17
一、福建工业技术创新体制的变化过程 福建工业技术创新体制经历了从政府计划推动型向市场拉动型转变的发展过程。 在传统计划体制及随后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福建工业技术创新主要依靠政府计划推动进行。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深化过程中,福建工业技术创新由政府计划推动逐步转变为市场拉动。  相似文献   

13.
魏杰 《经济纵横》1991,(5):8-12
<正> 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因为价格的形成及其变动是在市场中自动实现的,不需要计划直接管理,即不需要计划直接确定价格。但是这并不是说价格不需要计划进行必要的调节。计划虽然不能直接确定价格,但是要在价格自动形成和变化的基础上,对价格进行间接的计划调节。因此,价格体制也应该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体制,充分反映和体现着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原则。具体来说,价格体制中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主要  相似文献   

14.
一、计划价格的调整与供需关系 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实现计划经济的调节手段是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统一。相应地,社会主义的价格也有计划价格、浮动价格和市场议价。计划价格是社会主义价格的基本形式,它的存在,不仅是实现计划经济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经过几十年的不无痛苦的实践摸索和理论探求,人们终于认清了这样一个事实: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在本质的意义上是要把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实质上是自然经济)模式转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观察,这也就意味着从传统的单一的计划模式转为有计划的市场模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就是放大市场功能。  相似文献   

16.
肖欣 《经济纵横》1992,(12):5-8
<正> 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和飞跃.以市场经济为目标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解决好四个重要问题.一、以商品经济规定性重构公有制实现形式现存国有制形式是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的经济基础.它的基本特征是产权高度集中、大统一、单一主体和行政化;正是这种产权关系才形成了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并造成政企不分和"两个大锅饭"的弊端.实行市场经济,不打破这种财产关系并按商品经济的特性来重构公有制不行.  相似文献   

17.
张光全 《经济导刊》2009,(12):40-41
所谓政府经济行为,是指政府运用行政的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干预经济,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目的的效果。政府经济行为存在的意义是普遍的,不论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的历史都留下了政府经济行为的深刻痕迹。如日本的“政府指导与产业政策”,法国的“指示睦经济计划”,美国的“向贫穷开战”,“经济复兴计划”等,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表现。而在社会主义国家,政府采用集中计划体制,用计划、行政命令等直接干预经济,政府制订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30年来价格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排头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坚持市场化取向,大胆实践,积极创新,采取渐进方式实现了计划价格体制向市场价格体制的基本转变,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伟业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9.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所谓调节市场,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手段或措施,主动地来调节市场的供求和价格,缓和供求的紧张状态,防止价格暴涨暴跌,以利于市场的稳定和价格的稳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社会、市场和国家的性质所决定,调节市场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它是专指社会主义国家按照市场的供求和价格的状况,自觉地依据和运用客观经济规律,主动地、有计划地通过各种调节经济的系统,采取必要的调节手段和调节措施,对整个市场或某类商品的供求和价格进行调节,这种调节不只是缓和供求的紧张状态,防止价格暴涨暴跌,以调剂供求、平稳物价为限,更重要的是要组织社会商品的供求平衡以稳定市场局势和改善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条件下,认真探讨社会主义商品的计划价格,对制订和执行党的价格政策,贯彻执行社会主义的经济计划,加强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安定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在这些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