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文海 《市场论坛》2009,(10):41-42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公司资金短缺问题,为了更好的投资那些能为公司带来更高收益的项目,以提高公司市场价值。可现实并非如此,很多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金融债券等形式为公司募集大量的资金,这些通过募集来的资金在运作流向方面呈现很多不规范之处。文章在阐述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流向现状及分析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后果的基础上,提出若干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及时、全面、精确地披露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信息可使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同时维护公司的声誉、树立公司诚信形象,从而增强公司外部融资能力。本文通过对风帆股份募集资金变更投向的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针对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信息披露制度内容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上市公司在IPO发行或后续再融资时,是针对项目募集资金,所以势必涉及募集资金变更的问题。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变更的行为是否向市场传递出一种有价值的信号。变更行为是顺应市场的变化而做出的适当调整,还是因为其本身在募资时,对融资项目未进行全面考量,以致现阶段项目已不再具有价值而变更;变更募集资金是否影响公司绩效以及市场将如何做出反应,文章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投向及其运用效果,颇受人们关注.尤其是资金的运用效果,更是引人注目,因为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现时或潜在投资者的直接收益。然而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频繁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现象日益突出,己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上市公司随意地变更募集资金投向,不仅对证券市场的诚信建设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即直接影响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而且还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开展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问题研究,对规范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金晶 《计划与市场》2001,(11):31-32
上市公司在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以后,必须在现有财务状况的基础上,选择好投资方向,为投资者创造丰厚的回报机会。上市公司必须认真筹划募集资金的投向,做好公司盈利前景的预测。为此,上市公司必须首先认真地做好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募集资金投向是资金成功募集的关键,上市公司成功募集资金的背后却屡屡发生投向变更,已引起广大投资者密切关注。以沪市2017年发生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5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超额收益率指标来分析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显示,上市公司发布资金变更公告后,股价下降,产生负的超额收益率。通过分析,认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变更资金投向持反对意见,最后为上市公司如何消除这一负面影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分析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自身的选择性信息披露、部分公司存在造假行为、募集资金的投资水平及使用效率较低,以及中介机构不能发挥很好认证作用等。结合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自身特点提出了构建严格的信息披露和审批制度强化中介机构的责任,出台对财务造假公司的终身市场禁入法规和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等进一步完善创业板上市公司IPO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文艳 《商》2012,(6):176-177
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筹资渠道也出现了多样化,企业根据自身条件来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将有利于企业提高投资报酬率,获取更大企业价值。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资金募集效率普遍低下,不利于企业的扩大生产和追加投资,因此本文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资金成本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介绍了我国目前募集资金频繁发生变更和资金闲置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我们应采取的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行为严重损害了债权人和中小股东利益,扰乱了证券市场的定价和运行秩序。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的表现是非理性股权融资偏好、募集资金闲置、随意改变募集资金投向等非理性融资行为。其主要原因是股权融资的资本成本较低、举债融资成本与公司规模负相关、大股东的利益驱使以及利益相关者约束缺位。  相似文献   

11.
徐雪梅 《北方经贸》2015,(4):104-105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资金投入资本市场,参与对上市公司的投资,也就带来社会大众对上市公司的发展和内部资金状况有了更高的关注度.上市公司将自身财务信息进行透明化的公开处理,能够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自身发展情况,更好地提高公司的可信度,吸引更多资源.然而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造成社会大众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产生了质疑,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为此应完善公司内部结构;健全法律体系;加大惩罚力度;加强业务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对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介绍了我国目前募集资金频繁发生变更和资金闲置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我们应采取的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3.
《商》2016,(9):178-179
自创业板成立以来,便逐渐出现一些问题,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选取2009-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的环保行业的25家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样本公司上市前一年、上市当年及上市第二年的经营业绩为基础,对样本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样本公司募集资金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样本企业募集资金投入率、公司成立年限正相关于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管理层持股负相关于募集资金使用效。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股价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向增友通常认为会引起股价下降,从而侵害散户的利益.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通过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4月到2008年4月期间公告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公告前后的超额收益率来验证市场对该事件的反应,从而证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公告具有明显的正股价效应.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实证了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会使股东普遍获利,从而为更多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融资或股权优化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陈玮 《新财富》2009,(12):42-44
创业板企业个个超额募集资金,然而钱多了也会惹祸,要引导它们合理、有效地使用超募资金,监管部门应加大对违规者的处罚力度,放宽对募集资金使用方向的规定,并进一步打通上市和融资渠道。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超募问题,还在于将发行核准制逐步转为注册制和程序制,改变上市公司供给不足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募集资金投向发生改变的情况,国家政策针对这一现象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在回顾了国家监管历程的基础上,重点以上市公司2007年的数据为基础,描述了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现状,并针对这一现实背景,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对募资投向发生的动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静  张颖 《现代商业》2014,(8):253-254
近年来上市公司募股资金的计划及其使用公告引发了不小的市场反应,也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以云南省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通过对募股资金投向公告效应的研究,来检验市场对上市公司投向不变和投向变更行为所引发的市场反应。研究证明:云南省上市公司募股资金投向变更公告给市场带来了整体上的负面效应,而投向不变的公告给市场带来了整体上的正面效应。该研究力图能为公司管理层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投资者合理预测公告后公司股价的变动以及政府监管部门有效监管募集资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使用监管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的新股发行询价制度自2009年6月开始实施,依托于国内宏观经济的回暖,证券市场估值重心逐步上行,新股发行价格也随之不断走高,上市公司实际募集资金额大大超过拟募集资金额的现象开始凸显.据统计,自2009年6月以来,国内主板和中小板企业IPO企业平均超募比例分别为37.56%和90.08%;而创业板首发上市企业的平均超募比例更是达到了136.16%,这也导致上市公司出现由于超募资金没有科学的规划而滥用的情况.因此,为了确保广大投资者的根本利益,需要对上市公司超募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管,以提高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中国证券业及上市公司对GDP贡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创造性地探索出中国证券业增加值和上市公司增加值的测算方法,并运用通过各种途径所获得的权威数据,分别估算了证券业和上市公司中的募集资金对GDP的全部直接与间接贡献.估算结果表明:(1)从对当年GDP的贡献来看,将全部直接与间接贡献加总在一起看,股票市场对全国GDP的生产起到了较大的作用.(2)证券业与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对当年GDP的静态直接贡献并不算太突出.(3)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来看,股票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快速提高,对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芳  陶娟 《新财富》2011,(11):82-88
成本上升、实业经营竞争加剧,导致上市公司不差钱但难赚钱。投融资环境背离的影响下,部分公司在募集资金使用、对外担保、委托理财等方面的运作有失规范,而那些在逆境中坚守诚信者,将收获更多投资者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