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目前,宁夏全域旅游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宁夏文化旅游产业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驱动力,而全域旅游又为宁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为进一步促进宁夏全域旅游发展,宁夏应从打造旅游演艺精品、开发文化旅游商品两方面注重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同时还应积极创建文化旅游综合体。  相似文献   

2.
杭州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在旅游产业发展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旅游西进战略和旅游国际化战略,紧盯创新、人本、环境、品质、竞合、和谐等六大范畴,不断提升杭州旅游产业品质。本文从产业概况、产业集群和产业政策等方面分析杭州大旅游产业的发展,站在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对杭州旅游产业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杭州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在旅游产业发展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旅游西进战略和旅游国际化战略,紧盯创新、人本、环境、品质、竞合、和谐等六大范畴,不断提升杭州旅游产业品质。本文从产业概况、产业集群和产业政策等方面分析杭州大旅游产业的发展,站在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对杭州旅游产业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杭州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是众多研究者的研究方向。本文从旅游资源、市场需求状况、相关产业支持状况、政府的作用和杭州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等五个方面来分析杭州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塑造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金霞 《商业时代》2006,(24):101-102
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和必由之路,而产业集群品牌的塑造是旅游企业打开市场、赢得竞争力、取得利润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新突破的重要保证。本文从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塑造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意义,阐述了旅游产业集群品牌与旅游企业个性品牌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塑造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旅游产业集群探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张建春 《商业研究》2006,(15):147-150
集群化是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提升目的地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旅游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在我国和世界许多地方已初露端倪。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吸引物及相关要素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集中的趋向和过程。因此,明确旅游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形成机理,培植旅游产业集群,提升目的地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已成为我国旅游产业经济亟待探讨的一个命题。  相似文献   

7.
卞显红  闫雪 《商业研究》2012,(8):180-187
通过对内生型、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基本特征、空间演化过程、空间演化特征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具有较为明显的演化阶段与过程,每一个过程都具有鲜明的特征,而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很难划定明显的演化阶段,较多地受到政府及旅游投资者的影响;内生型、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虽然不同的空间演化阶段特征与主导动力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均具有空间创生、空间自我增强、空间扩散、空间一体化的空间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前,关于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尚处在探索阶段,这与日益发展的旅游产业集群的实践是不相适应的。另外,由于旅游产业的核心产品是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旅游资源开发还是旅游产业发展都是政府主导,政府在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治理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总结旅游产业集群实践,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理论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业集群基本理论,还可以为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论文从城市概况、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旅游保障、旅游形象和旅游满意度六个方面对徐州、连云港、开封、枣庄四个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对比研究,提出龙头项目带动,形成产业集群;进行区域合作,谋求联动效果;搭建旅游载体,构建全域旅游;多重旅游保障,重视人才培养;打造旅游品牌,细分旅游市场;智慧旅游试点建设,提升旅游满意度等徐州旅游产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尝试运用空间基尼系数、CRn指标对旅游产业进行了定量分析。总体上看,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的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与旅游产业集群有关的行业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集聚趋势;东中西旅游产业集聚的差距正在减小,但旅游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地区仍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为主。同时,笔者指出,旅游业是一种资源导向产业,为旅游目的地营造优良的社会资本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成功的旅游产业集群,需要管治思维的介入。  相似文献   

11.
基于转型升级的广东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颜 《商业研究》2012,(9):169-173
文化是旅游活动产生的主要驱动力,发展文化旅游是旅游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回归分析实证表明,广东旅游业对一、二、三产业及广东整体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拉动效应。但广东旅游产品仍然以观光旅游为主,应当顺应消费者需求变化及需求特点,努力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以实现旅游转型升级和提高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旅游经济增长与要素投入密不可分。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索洛余值构建旅游经济增长计量模型,对2001-2010年江苏省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因素进行定量测算与分析。研究发现,十年间,江苏省旅游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并表现为典型的要素驱动型增长,其中资源要素对江苏省旅游经济增长贡献最大,资本投入要素次之,劳动投入要素居于第三位,而技术进步对于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小。因而为了加快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江苏省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技术进步将是旅游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循环型工业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旅游是我国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江苏省沿江地区为例,就循环经济的思想与工业旅游开发融为一体,阐述循环型工业旅游的内涵,探讨循环经济在工业旅游中的应用价值,对循环经济在工业旅游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王伟 《江苏商论》2014,(5):37-39
旅游业态创新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融合是产生旅游业态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基于产业融合路径对旅游业态创新进行研究成为旅游研究中重要的命题之一。本文阐述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探讨了基于产业融合路径旅游创新的内涵及发展模式,并对产业融合路径旅游创新的产生原因和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一直是旅游经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探讨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发挥旅游业对经济的增长作用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出发,探讨旅游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效应。  相似文献   

16.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以洛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有助于准确反映城市旅游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潜力,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文章构建包含三层七类43项指标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对洛阳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针对洛阳城市旅游竞争力现状提出了文化因素、产业集群与多元投资的三项竞争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东北工业遗址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业遗址旅游是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产生的新兴旅游形式,东北地区开展工业遗址旅游应该坚持理性开发,突出主题特色,展示工业遗产文化。  相似文献   

18.
旅游容量由最初对资源质量和游客自身的体验研究,逐渐发展为广泛应用于旅游地管理的一系列管理工具,并在旅游地的旅游业管理、旅游资源管理和游客管理中逐步得到应用。对于旅游地的管理,应以旅游资源管理和产业发展为核心,建立合理的市场机制,实施网络化管理,完善宏观监控管理手段,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郭峦 《江苏商论》2011,(11):110-113,122
旅游创新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融合是产生旅游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基于产业融合路径对旅游创新进行研究成为旅游研究中重要的命题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接着讨论了基于产业融合路径旅游创新的内涵,其次对产业融合路径旅游创新的产生原因和过程进行了探讨,然后分析了产业融合对旅游创新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基于产业融合的促进旅游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