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2 毫秒
1.
文小才 《特区经济》2013,(2):127-130
河南居民收入水平相对偏低,决定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不利于经济社会的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河南城镇居民收入主要来自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占比较低;农村居民收入主要来自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从基尼系数、城乡收入差距等指标看,河南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比较大。河南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比重都呈下降趋势,劳动报酬在河南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一、安徽省初次分配总收入构成及变化趋势2007年,安徽省初次分配总收入6832.72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分别为1660.56亿元、265.13亿元、426.82亿元和4480.21亿元,各占24.3%、3.9%、6.2%和65.6%。近十年来,我省初次分配总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3.
一、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环节看。企业部门分配比例偏低,需要作出相应调整。(一)从初次分配环节看:1990年以来,初次分配持续向企业部门倾斜,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所占比重都有所下降。但与国际经验数据对比,企业部门所占比例偏低,不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独立以来,政局动荡,经济急剧衰退。据世界银行统计,1990-1998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下降7%,其中:农业增加值平均每年下降6.9%,工业增加值平均每年下降8.1%,服务业增加值平均每年下降4.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由1990年4110美元下降为1998年的2300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由6440美元降为3950美元。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反映居民收入不均等程度的基层系数已由1990年的0.24扩大到1998年的0.487。该年10%最高收入所占比重为10%最低收入所占比重的22.76倍。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都偏低;分配关系不舍理,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大;分配行为不规范,分配秩序混乱。体制性弊端是形成现有收入分配格局的根本原因,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财税政策作为收入分配调控功能的主要杠杆。应在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社会通过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同时,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失衡,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最突出地表现为,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都偏低,资本所得不断上升,劳动所得不断下降,现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都与此有关.从根本上看,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是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问题,就必须从初次分配开始,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弱化权力在要素市场的支配关系,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通过公共决策减小既得利益制度化的几率等.  相似文献   

7.
贝永和  陈刚 《广西经济》2004,(12):34-35
一、现状:农业税收占县乡财政入比重大 贺州市辖三县一区67个乡镇,2003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7.06亿元,其中农业四税收入7770万元,占财政收入比重的11%,虽然在全市占的比重并不大,但从县乡财政来看,占的比重却不小:2003年昭平、钟山、富川、八步区农业税收分别为981.8万元、1246.6万元、2590万元和2520.3万元,分别占财政收入比重的38.5%、52.8%、27.3%和36.3%。按照国家新出台的政策,能在从事养殖业、种植业、捕捞业的高收入者中征收个人所得税为数不多。  相似文献   

8.
《产权导刊》2009,(12):45-46
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在保持企业和政府收入继续增长的同时,着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从宏观角度看,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面临的问题表现为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往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孙怡 《中国经贸》2012,(22):64-65
初次分配作为整个收入分配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持续下降,较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研究发现,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其原因在于劳资矛盾与冲突突出、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及企业利润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高,针对于其原因,本文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采取三方面措施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并对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意义做出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各种媒体报道上不断出现这样的说法: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连年下降,说明国民收入分配体制严重失衡。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劳动者的报酬收入占GDP比重偏低,且持续下降。二是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显著低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的平均水平。三是私人消费下降,中国人不消费是因为不敢消费,政府没有给老百姓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老百姓未来的生活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所以即使有钱也不敢花。但是统计的结果是老百姓的支出远远大于收入。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应该合理摆正收入和分配的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其次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时政府要长期保持高投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却存在国内消费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偏低,居民收入差距增大,收入增长慢于经济增长,初次分配秩序不够规范合理,再分配体系尚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我国应调整收入结构,提高劳动者的报酬,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让国民富裕起来,以促进国内消费,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申红 《天津经济》2008,(1):32-35
党的十七大提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想做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工作,必须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总收入(GNI)的分配过程和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对全国和本省市两次分配的现状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肖媚  杜平 《浙江经济》2014,(6):50-51
浙江国民收入分配关系近年来发生了积极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决于GDP增速,劳动所得占GDP比重有所上升,初次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拐点”或已出现。但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收入分配失序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收入分配格局仍待进一步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是对我国分配政策的重大战略性调整,本文将深入剖析调整初次分配制度、提高劳动者报酬的历史背景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 从收入法核算的GDP看,在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在此期间,统计口径的调整是其原因之一。即便考虑这一因素,劳动者报酬占比偏低、下降过快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影响了居民消费的增长。近年来我国储蓄率持续上升,主要是企业储蓄上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当前形势下,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两个比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国企分配模式表征及其现实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入的初次分配用技术关系,再次分配用社会关系。初次分配是由要素的边际报酬决定的,因此导致的结果是利润侵蚀工资,宏观上表现为利润占GDP的比重越来越高,而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趋于下降;再次分配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它导致的结果是,要素所有者或者其代理人利用其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使再次分配向他们倾斜,宏观表现是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薪酬的畸高和这些行业平均工资水平偏高。  相似文献   

19.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要抓紧制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20.
李华 《珠江经济》2008,201(5):14-24
本文在国内外有关数据比较基础上,勾勒了广东宏观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分别对广东宏观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环节进行分析,采用协整模型、状态空间模型等计量方法对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进行剖析。针对广东居民所得占GDP比重下降过快、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过低、地区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提出要调整分配结构,提高劳动报酬所占比重;缩小地区发展差异,实现协调发展;加强政府调节功能,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分配格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