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反"反倾销"硬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静 《大经贸》2004,(2):14-15
join the game,play the game,in the game——参与、竞争、共赢。中国加入 WTO 两年时间,一些潜在的深刻变化在静悄悄进行。随着关税壁垒的逐渐退却,非关税贸易壁垒成为国际上斗智斗勇的主战场。一些重大的事件也在频频引爆。中国彩电、家具遭遇美国反倾销的迎头痛击,"反倾销"也成为2003年曝光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而国外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势头仍在高涨。反倾销是何物?1979年,中国出口的糖精钠遭到独联体反倾销,"反倾销"首次出现在中国出口企业的词典里。25年过去了。随着"中国制造"的强大,反倾销愈演愈烈。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的中国企业遍体鳞伤,一败涂地;有的却笑到最后。虽然中国出口企业还不能说:"应对反倾销,没问题!",虽然中国反倾销应对体系依然不尽如人意。但是,企业已经开始学习、领会,甚至是主动应用规则。没有是非,没有对错,没有输赢,只有在运用规则中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构成了中国在 WTO 框架下生存和发展的图景。  相似文献   

2.
王磊 《大经贸》2002,(9):87-87
中国商品曾走过规避这条路,但都不同程度被欧盟再征反规避税……所谓反规避,就是反规避反倾销措施。规避反倾销措施,就是出口商将受制于反倾销措施的产品化整为零,在进口国或者第三国组装,以避开反倾销措施  相似文献   

3.
吴桐 《大经贸》2004,(8):34-36
反倾销案使美国人怨言颇多。在美国对中国虾的反倾销案中,美国消费工业贸易行动联合会和美国海鲜食品经销联合会宣布成立"虾特别行动组织",以对抗美国南方虾业联盟,阻止这起反倾销案的通过。  相似文献   

4.
务实看待"非市场经济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后,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例仍在激增.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4年5月底,已有34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637起涉及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诉讼数量占全球的15%,其中70%最终都被裁定为倾销,以机电、五金化工和轻工等行业最为集中,影响了我国近200亿美元的出口贸易.也就是说,在全球范围内,平均每7起反倾销案中就有1起涉及中国产品,因此,中国一直是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的最大受害者.目前,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胜诉率只有35.5%,这种比较低的胜诉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常使我们应诉时处于不利的地位,此现象在学术界、企业管理层再次引发对"非市场经济地位"条款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所谓"反倾销陷阱"是指某国的某类出口商品因在某进口国遭遇反倾销调查后,又连续遭到多个进口国的反倾销调查,被征收反倾销税的现象.在国外反倾销调查中,我国已有多种商品遭遇"反倾销陷阱",如鞋类、自行车及零件、彩电、纺织品、玩具、化工原料、钢材等.这些出口商品因国外"反倾销"的连锁反应时刻受到多国反倾销调查的困扰,出口市场的空间不断受到挤压,损失巨大,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更加艰难.在遭遇国外"反倾销陷阱"的商品中尤以彩电出口的遭遇最具有典型性,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我国彩电出口就分别遭到欧盟、墨西哥、阿根廷、美国、土耳其等多个国家的反倾销调查,陷入了国外的"反倾销陷阱.本文将以此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市场经济的五条共性标准,借鉴外国专家的分析,结合我国在反倾销案中的实际,提出了我国是否是市场经济国家不需要别国的承认;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市场经济国家"标准;"市场经济国家地位"这个问题应谨慎地局限在反倾销诉讼中加以讨论,而不应被放大到整个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层面;在反倾销讨论中,我们不应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市场经济地位"上,而应更多地注意完善我们的出口贸易秩序,协调好国内企业产口出口的数量和价格,提高产品档次,增强品牌营销与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和意识等观点.  相似文献   

7.
国内有不少学者对我国在WTO框架下的反倾销诉讼,即反倾销申诉与反倾销应诉中存在的“疲软”现象进行了剖析,他们分别从外贸体制、运作机制、思想观念、法律层面找出了许多原因,应该说这些研究是切中时弊、卓有成效的。但从会计信息的视角去探究原因.寻找对策的文章则相对不足。笔认为,我国现行会计信息的质量不高、数量不足、时效不强,恰恰是我国反倾销诉讼有时“疲软”的重要原固。  相似文献   

8.
后危机时代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新特点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彪 《价格月刊》2012,(12):35-39
通过分析相关反倾销理论,对比分析了危机前后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新特点,进而研究了后危机时代美国加剧对中国实施反倾销的原因及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对美国反倾销措施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面临的"双反"困局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产品的出口数量和品种急剧扩大,各国对华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愈演愈烈,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占全球40%的反倾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我国纺织品服装遭受反倾销状况和反倾销对涉案产品出口价格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我国遭受反倾销的10个涉案纺织品服装为代表,通过具体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就国外反倾销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价格的实际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国外反倾销对出口价格的影响方向和大小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渠道"若"渠"     
<正>销售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管理工作。消费者需求是企业营销源头活水,销售渠道如灌溉系统。从中国农民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田间管理经验中,我们的销售工作似乎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事实上,在我们的销售工作中,制造商这一大水库,一直控制着整个灌溉系统流量。经销商是分散在各地的小水库,它从制造商那里获得水,并通过水渠向田间送水;零售商就是田间地头的蓄水池,农民从池里取水浇田。从大水库列小水库再到  相似文献   

12.
曹玫 《电子商务》2005,(1):37-39
<正>一旦诚信问题被化解,网上商城与传统卖场的尖峰对话时刻也将不远矣在国美、大中、苏宁三大巨头奋力鏖战,分角必争之时,数码网上商场的主力“搜易得”,消除羁绊,大举发力,提前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它的参与,使零售业的市场格局变得更加微妙,也让三大巨头深感危机。  相似文献   

13.
14.
15.
茅于轼 《大经贸》2001,(7):12-14
茅于轼要为中小企业正名。在国外,政府"帮小"不"帮大",在我国,政府是"帮大"不"帮小",中小企业甚至往往成为打击和刁难的对象。这几年,政府花大力气关闭五小企业,理由是技术落后、破坏环境、恶性竞争。茅于轼认为,三条理由似是而非,都站不住脚。而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就必须善待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6.
"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上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两者合一研究的文章很多,有的观点则将两者归为“异名同质”问题。本文从物流与供应链的概念、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研究的对象及内容出发,针对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的认识提出质疑,认为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目标的一致性并不能证明二者工作性质的一致性;既要看到二者部分管理内容的重合性,也要看到管理范围的局限性:“企业物流一体化”向“供应链一体化”的转变,是对物流服务对象的认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既有相互联系、相互包容的一面,也有其各自的运行规律,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不仅对设置与专业发展相关的课程、培养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企业清晰管理组织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韦峰 《大经贸》2001,(8):90-91
2000年底,由美国中国商会、美国太平洋开发集团、美国零售连锁企业协会和美国采购商联盟等联合组织的美国采购团,开始了在华的第一轮采购.按照规划,从当年12月份开始,美国将派遣采购团每月来华采购一次,预计年采购额将高达4亿美元.大采购的第一站选在了美方认为国际贸易发展最先进的北京地区,计划中的采购金额为4000万美元.而最后结果却出人意料,首轮采购以无果告终.分析造成这一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北京企业的电子贸易化程度太低,无法与美方习惯采用的电子化、网络化国际贸易操作方式配合协作,因而不能正常地进行商务沟通和运作.……  相似文献   

18.
现今的营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发现顾客的芳心已越来越难打动,顾客的购买已越来越精明了。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在准确分析全球技术贸易的格局及中国所处地位的基础上,力图从理论上探讨“新技术民族主义”的合理性,进而深刻地认识基于WTO规则下的技术贸易和技术发展的实质和特征,借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及其措施,以促进中国的科技进步及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